一种筒式尾气后处理封装外保温隔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1098发布日期:2019-02-15 22:0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式尾气后处理封装外保温隔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尾气后处理封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筒式尾气后处理封装外保温隔热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冷车阶段,由于汽车催化剂未达到氧化还原反应的起燃温度,所以催化剂的活性较差,转化效率低下。通常汽车催化剂的起燃温度为250~350℃,正常工作温度为400~800℃。冷车阶段,由于气缸壁较冷,燃烧不完全而产生大量的co、hc等有害物质。通常,我们检测尾气时,都是以热车怠速进行检测,但这个检测方法是不严谨的,因为冷车阶段排放的有害物质占到整个排放阶段的50%以上,而且排放水平与发动机的工况息息相关,急踩油门时燃烧不完全就会使有害物质的排放增加,这是怠速检测时体现不出来的。随着排放标准越来越严苛,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冷车阶段的排放,并将其纳入检测范围,使得对尾气后处理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发动机的发展趋势是高升功率、节能环保。高升功率意味着单位时间进入气缸的空气流量增加,单位时间喷入气缸内的燃料燃烧更充分,爆发压力与排气温度会显著提高。净化器筒体受高温排气的影响,其表面温度甚至可以达到800℃以上,后处理系统周围布置着大量橡胶、塑料零件,高温会使这些零件老化并丧失功能,严重时会导致汽车自燃,隔热罩可以有效保护后处理系统周边零部件。

现阶段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来降低冷车阶段排放,一种方法是从催化剂入手,调整催化剂配方,尤其是助催化剂的配方,来降低催化剂的起燃温度,使得催化剂在相对低温的环境下就能高效的净化尾气,但是仍有很大瓶颈,起燃温度保持在250℃以下很困难。所以现阶段常从封装结构入手,在相应的封装结构上增加保温结构,使后处理系统能够快速升温。

筒式结构常采用的保温结构为外保温和内保温结构。隔热罩式内保温结构有以下几个缺点:1、内隔热罩要塞入封装筒体中,焊接面只有一端能进行满焊,另一端不能进行满焊,随着气流进入,容易把隔热棉吹出,影响保温效果及催化剂对尾气的处理效果;2、内隔热罩只起到保温效果,筒体外层还需要增加隔热罩保护整车配套零件;3、内隔热罩只能进行筒体部分保温,而外隔热罩能进行全筒体保温,保温效果明显优于内保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筒式尾气后处理封装外保温隔热结构。该外保温隔热结构既能够对后处理系统进行保温,又能够对发动机周边零部件起到隔热保护作用,二者合二为一,设计成一种结构,节约成本,能够满足cng筒式国六对隔热罩的保温、隔热及后处理装车的可靠性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筒式尾气后处理封装外保温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保温隔热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一种筒式尾气后处理封装外保温隔热结构,包括筒体、保温棉和隔热罩,所述隔热罩以两蚌壳合抱式前后翻边形式焊接于后处理筒体表面。

所述隔热罩上设置有横向加强筋及纵向加强筋。

所述横向加强筋的数目为三条以上,纵向加强筋的数目为两条以上。

所述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均紧贴于筒体上。

所述隔热罩一边向内翻边,以保证两蚌壳隔热罩相接焊接。

所述隔热罩与筒体的间隙处填充有保温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既能对后处理系统进行保温,又能够对发动机周边零部件起到隔热保护作用,二者合二为一,设计成一种结构,对后处理系统进行全筒体保温,保温效果更好,同时能够有效地节约成本。

(2)本发明能够克服内隔热罩要塞入封装筒体中,只有一端焊接面能进行满焊,另一端不能满焊,气流容易把隔热棉吹出的不足,可靠性更好,能够满足不同整车厂对后处理总成的装车布置要求。

(3)本发明的结构设计紧凑,外部不需要再增加隔热罩,有效地节约了空间,把两片隔热罩设计成一种结构的隔热罩,只需采用一副冲压模具制作两片隔热罩,有效节约了开模成本。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外保温隔热结构隔热罩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外保温隔热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外保温隔热结构的a-a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2.保温棉;3.隔热罩;4.横向加强筋;5.纵向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筒式尾气后处理封装外保温隔热结构,包括筒体1、保温棉2和隔热罩3,所述隔热罩3以两蚌壳式合抱式前后翻边形式焊接于后处理筒体1表面。

所述隔热罩3上设置有横向加强筋4及纵向加强筋5,来保证隔热罩模态及强度。

所述横向加强筋4的数目为三条,纵向加强筋5的数目为两条。

所述横向加强筋4和纵向加强筋5均紧贴于筒体1上,以保证后处理装车固定于隔热罩上后的强度可靠性要求。

所述隔热罩3一边向内翻边,以保证两蚌壳隔热罩3相接焊接。

所述隔热罩3与筒体1的间隙处填充有保温棉2,以保证对净化模块的保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筒式尾气后处理封装外保温隔热结构,属于尾气后处理封装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外保温隔热结构包括筒体、保温棉和隔热罩,隔热罩以两蚌壳合抱式前后翻边形式焊接于后处理筒体表面,隔热罩上设置有三条横向及两条纵向加强筋,横向和纵向加强筋均紧贴于筒体上,一边向内翻边,以保证两蚌壳隔热罩相接焊接,隔热罩与筒体的间隙处填充有保温棉,以保证对净化模块的保温。本发明把两片隔热罩设计成一种结构的隔热罩,既能对后处理进行保温,又能够对发动机周边零部件起到隔热保护作用,对后处理进行全筒体保温,保温效果好,能够满足不同整车厂对后处理总成的装车布置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惠志君;徐文清;胡忠斌;徐浩新;潘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4
技术公布日:2019.0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