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发动机气门摇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4338发布日期:2018-12-28 20:2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新型发动机气门摇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摇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发动机气门摇臂。



背景技术:

发动机气门摇臂是通过配合凸轮轴的打开方式,来完成发动机的进气和排气的功能,发动机工作时,曲轴通过齿轮驱动凸轮轴旋转,当凸轮轴的凸起部分顶起挺柱时,挺柱推动推杆一起上行,作用于摇臂上的推动力驱使摇臂绕轴转动,从而使得摇臂与发动机气门连接的一端压缩气门弹簧使气门下行,从而打开气门;随着凸轮轴的继续转动,当凸轮轴的凸起部分离开挺柱时,作用在摇臂上的用于使摇臂压缩气门弹簧的力消失,则气门在气门弹簧张力作用下上行,从而实现关闭。

现有的发动机气门摇臂主要包括主轴、轴承总成、轴承套及摇臂体四部分,其中轴承套与摇臂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导致其具有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效率低、容易变形等缺点,同时,因推杆与气门摇臂工作速度快,磨合产生的温度又高,顶力大,使推杆与气门摇臂磨合工作时,摩擦力大,在此情况下,磨损特别快,而目前气门摇臂的结构远远不能满足所需要的高硬度和耐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气门摇臂存在的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效率低、容易变形以及硬度低、耐磨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发动机气门摇臂,包括轴承组件及摇臂体,所述摇臂体开设连接孔,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套,所述轴承套与连接孔铆压连接;所述摇臂体包括推杆球窝,所述推杆球窝由外向内依次为耐磨润滑层、过渡层及摇臂基体。

进一步,所述过渡层为金属钛层或金属铬层;所述耐磨润滑层由外向内依次为氮化铬锆铝钛层及氮化铬锆钛层。

进一步,所述耐磨润滑层与过渡层之间还设有高硬度层。

进一步,所述高硬度层由外向内依次为氮化锆钛层及氮化钛层。

进一步,所述过渡层的厚度范围为15nm-35nm。

进一步,所述氮化钛层的厚度为1.2μm;所述氮化锆钛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氮化铬锆钛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氮化铬锆铝钛层的厚度为1μm。

进一步,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主轴及轴承总成;所述主轴及轴承总成套设于轴承套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发动机气门摇臂,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发动机气门摇臂,利用压铆变形的方法,使气门摇臂的外观美观,没有传统的焊接痕迹,铆压效率非常高,铆紧力容易控制,产品报废率低,同时,推杆球窝内喷涂耐磨润滑层及过渡层,可显著提高推杆球窝内表面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耐热性以及润滑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发动机气门摇臂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发动机气门摇臂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推杆球窝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发动机气门摇臂,包括轴承组件及摇臂体1,摇臂体1开设连接孔5,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套2,摇臂体1开设连接孔5,轴承套2与连接孔5铆压连接。装配时,首先将轴承套2铆压至连接孔5内,再次加压轴承套2,使轴承套2受压变形,外径变大,从而达到摇臂体1与轴承套2紧配合,保证100MPa的连接强度。

摇臂体1包括推杆球窝6,推杆球窝6由外向内依次为耐磨润滑层、过渡层8及摇臂基体7。耐磨润滑层及过渡层8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纳米PVD涂层技术进行喷涂,该技术是在真空条件下,采用低电压、大电流的电弧放电技术,利用气体放电使靶材蒸发并使被蒸发物质与气体都发生电离,利用电场的加速作用,使被蒸发物质及其反应产物沉积在工件上。

过渡层8为金属钛层或金属铬层;耐磨润滑层由外向内依次为氮化铬锆铝钛层9及氮化铬锆钛层10,上述材料喷涂于推杆球窝6内,可显著提高推杆球窝6内表面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耐热性以及润滑性。

为进一步提高推杆球窝6的硬度,耐磨润滑层与过渡层8之间还设有高硬度层,高硬度层也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纳米PVD涂层技术进行喷涂。高硬度层由外向内依次为氮化锆钛层11及氮化钛层12。

为保证推杆球窝6内的硬度、耐磨性及润滑性,同时对于成本进行严格控制,本实施方式经过反复试验论证以及计算,优选的,过渡层8的厚度范围为15nm-35nm,氮化钛层12的厚度为1.2μm;氮化锆钛层11的厚度为1.5μm;氮化铬锆钛层10的厚度为1.5μm;氮化铬锆铝钛层9的厚度为1μm。

新型发动机气门摇臂还包括主轴4、轴承总成3,主轴4及轴承总成3套设于轴承套2内,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