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风能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5294发布日期:2019-03-05 17:4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风能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式风能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风能是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由于太阳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各部分受热不均匀,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平衡,在水平气压梯度的作用下,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形成风,是一种可利用的能量,属于可再生能源,风能动力装置是一种用风车把风的动能转化为旋转的动作去推动发电机,以产生电力。

现如今的旋装式风能动力装置,结构简单,没有减小或者分担风电机组压力的能力,转动轴时刻受到强大的压力,风能动力装置上感应风向的设备外置在装置主体上,风力过大的情况下容易被损坏,风电机组在转换的电能过剩的情况,造成电能损耗。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旋转式风能动力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风能动力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风能动力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支撑塔架、固定底座和风电机组,所述装置主体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支撑塔架,所述支撑塔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机箱组,所述机箱组的中间部位活动连接有机箱门,所述机箱组的镂空部位嵌套连接有机箱腔,所述机箱腔的底端嵌入连接有防潮垫,所述机箱腔的右侧电性连接有调控器,所述支撑塔架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槽,所述支撑塔架的顶端镂空部位嵌套连接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滑杆,所述支撑塔架的中间镂空部位贯穿连接有轴心管,所述支撑塔架靠近放置腔的底端嵌套连接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的顶端和底端均活动连接有圆滚,所述支撑塔架靠近转动腔的底端电性连接有压力感应器,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固定链接有固定底座,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风电机组,所述风电机组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风电机组的右端活动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右端活动连接有风轮。

进一步的,所述转轮和风电机组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塔架的外围中间部位贯穿连接有凹孔。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腔的底端中间部位电性连接有转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电机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且与固定滑杆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腔的底端左侧电性连接有蓄电瓶,且蓄电瓶通过调控器与转动电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旋转式风能动力装置,蓄电瓶,一方面,为转动电机的工作提供稳定的电源,另一方,减少转换电能损耗,风可以通过凹孔上的圆形缝隙吹到压力感应器上,实现把感应风向的压力感应器内置在装置主体的内部,解决了传统旋风能动力装置上感应风向的设备易损坏的问题,转动电机为风电机组的旋转提供动力,固定滑杆和转动轮相互配合可以固定风电机组,转动轮是齿轮状的,它的外围均匀分布有八条半圆凹槽,稍小与固定滑杆上的竖直滑杆,风电机组的风轮处于迎风面时,固定滑杆上的竖直滑杆就会卡在转动轮的凹槽上,提高旋转稳定性,转轮嵌入在转动腔里面的部分是T字形,与转动腔形成一个回扣,和圆滚一起可以三百六十度的转动,两个固定板起到支撑作用,使转动轴所受的力几乎为零,增加了装置主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塔架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机箱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支撑塔架,201、转动腔,202、压力感应器,203、轴心管,204、放置腔,205、固定滑杆,206、圆滚,207、转动电机,208、转动轮,3、固定底座,4、转轮,5、固定板,6、风电机组,7、固定槽,8、转动轴,9、中心轴,10、风轮,11、凹孔,12、机箱组,1201、机箱腔,1202、蓄电瓶,1203、防潮垫,1204、调控器,13、机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风能动力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支撑塔架2、固定底座3和风电机组6,装置主体1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支撑塔架2,支撑塔架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机箱组12,机箱组12的中间部位活动连接有机箱门13,机箱组12的镂空部位嵌套连接有机箱腔1201,机箱腔1201的底端嵌入连接有防潮垫1203,机箱腔1201的右侧电性连接有调控器1204,支撑塔架2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转轮4,转轮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槽7,支撑塔架2的顶端镂空部位嵌套连接有放置腔204,放置腔204 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滑杆205,支撑塔架2的中间镂空部位贯穿连接有轴心管203,支撑塔架2靠近放置腔204的底端嵌套连接有转动腔201,转动腔201的顶端和底端均活动连接有圆滚206,支撑塔架2靠近转动腔201的底端电性连接有压力感应器202,装置主体1的底端固定链接有固定底座3,装置主体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风电机组6,风电机组6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转动轴8,风电机组 6的右端活动连接有中心轴9,风中心轴9的右端活动连接有风轮10。

进一步的,转轮4和风电机组6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转轮4嵌入在转动腔201里面的部分是T字形,与转动腔201形成一个回扣,和圆滚206一起可以三百六十度的转动,两个固定板5固定在转轮4和风电机组6上,在风电机组6转动的时候,起到支撑作用,使转动轴8所受的力几乎为零,增加了装置主体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支撑塔架2的外围中间部位贯穿连接有凹孔11,风可以通过凹孔上的圆形缝隙吹到压力感应器202上,压力感应器202 根据受到力可以判断出风向,从而控制转动电机207的工作状态,实现把感应风向的压力感应器202内置在装置主体1的内部,解决了传统旋风能动力装置上感应风向的设备易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的,放置腔204的底端中间部位电性连接有转动电机207,它的一端嵌入在放置腔204上与支撑塔架2形成一个整体,传输动力的一端通过转动轴8固定在风电机组6上,当转动电机207接通电源时风电机组6就会沿着转动轴8水平方向三百六十度的转动。

进一步的,转动电机207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转动轮208,转动轮 208固定连接在转动轴8上,且与固定滑杆205相匹配,起到固定风电机组6的作用,转动轮208是齿轮状的,它的外围均匀分布有八条半圆凹槽,稍小与固定滑杆205上的竖直滑杆,当压力感应器202控制转动电机207工作之前,调控器1204就会控制固定滑杆205向支撑塔架2的外围滑动,使转动轴8可以转动,当风电机组6的风轮 10处于迎风面时,转动电机207就会停止工作,调控器1204就会控制固定滑杆205靠向转动轮208,固定滑杆205上的竖直滑杆就会卡在转动轮208的凹槽上,使风电机组6不在具备旋转的能力。

进一步的,机箱腔1201的底端左侧电性连接有蓄电瓶1202,且蓄电瓶1202通过调控器1204与转动电机207电性连接,它可以蓄电,一方面为转动电机207的工作提供稳定的电源,另一方,在电能过剩的情况下,可以把风电机组6转换的电能储存在其内部,减少转换电能损耗。

工作原理:首先,安装使用装置主体1,蓄电瓶1202它可以蓄电,一方面为转动电机207的工作提供稳定的电源,另一方,在电能过剩的情况下,可以把风电机组6转换的电能储存在其内部,减少转换电能损耗,然后,风可以通过凹孔上的圆形缝隙吹到压力感应器 202上,压力感应器202根据受到力可以判断出风向,从而控制转动电机207的工作状态,实现把感应风向的压力感应器202内置在装置主体1的内部,解决了传统旋风能动力装置上感应风向的设备易损坏的问题,接着,转动电机207它的一端嵌入在放置腔204上与支撑塔架2形成一个整体,传输动力的一端通过转动轴8固定在风电机组6 上,当转动电机207接通电源时风电机组6就会沿着转动轴8水平方向三百六十度的转动,紧接着,转动轮208和固定滑杆205相互配合下可以固定风电机组6,转动轮208是齿轮状的,它的外围均匀分布有八条半圆凹槽,稍小与固定滑杆205上的竖直滑杆,当压力感应器 202控制转动电机207工作之前,调控器1204就会控制固定滑杆205 向支撑塔架2的外围滑动,使转动轴8可以转动,当风电机组6的风轮10处于迎风面时,转动电机207就会停止工作,调控器1204就会控制固定滑杆205靠向转动轮208,固定滑杆205上的竖直滑杆就会卡在转动轮208的凹槽上,使风电机组6不在具备旋转的能力,最后,转轮4嵌入在转动腔201里面的部分是T字形,与转动腔201形成一个回扣,和圆滚206一起可以三百六十度的转动,两个固定板5固定在转轮4和风电机组6上,在风电机组6转动的时候,起到支撑作用,使转动轴8所受的力几乎为零,增加了装置主体1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