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氢气过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6307发布日期:2019-01-08 21:3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防氢气过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除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氢气过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清除汽车发动机内部积碳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吊瓶除碳装置,一种是泡沫除碳装置。这两种装置采用的除碳原料均为化学试剂,利用化学试剂的溶解能力清除积碳,由于化学试剂具有腐蚀性,因此,对发动机引擎室内缸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其次采用传统方式对汽车发动机除碳,排出的积碳尺寸较大,容易堵塞三元催化器。

除碳机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发动机积碳清除机,它是利用氢气发生器产生氢气,通过汽车真空管吸入到急速运转的汽车发动机内,利用氢气的还原作用以及氢气体燃烧生成高温水蒸气,对发动机引擎室内表面的坚硬积碳进行湿润,溶解,然后通过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产生的氢离子对表面变软的积碳还原成易于燃烧的碳基物质。

当汽车发动机停止运转后,除碳机仍在运作中,此时,氢气会积蓄在除碳机内,当氢气达到一定浓度后悔影响除碳机内部结构的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导致爆炸事故等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排出氢气的防氢气过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氢气过压装置,其包括主机框架、净水箱、过滤器、用于制备氢气的氢气发生器、水气分离箱及氢气中转罐,所述主机框架表面设置有电路控制箱,所述氢气发生器、水气分离箱、过滤器及氢气中转罐分别设置在主机框架内,所述净水箱设置在氢气发生器一侧,所述净水箱一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在过滤器一侧,所述过滤器另一侧连接有净水管,所述净水管与氢气发生器连通;

所述氢气发生器的侧部设置有出氢管,所述出氢管连接于水气分离箱底端,所述水气分离箱上端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水气分离箱通过连接管与氢气中转罐连通,所述氢气中转罐连接有氢气输送管;

所述氢气中转罐上端部连接有不同于连接管及氢气输送管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固定设置有压力感应器,用以监测氢气中转罐内的氢气压强,所述排气管末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排气管末端部开口用于连接外部抽真空装置,所述压力感应器及第一电磁阀分别与电路控制箱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水净化器,所述水净化器固定设置在主机框架底端部,所述净水箱设置在水净化器上方,所述水净化器上连接有供水管及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净水箱一侧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气分离箱上端部固定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组及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鳍片组贴合设置在水气分离箱上,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散热鳍片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包括粗过滤器及细过滤器,所述粗过滤器及细过滤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出水管连接在粗过滤器进水口,所述净水管连接在细过滤器出水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水箱一侧设置有水位监测管,所述水位监测管上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净水箱上端部,所述水位监测管下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净水箱下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水箱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二水位感应器,所述净水箱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三水位感应器,所述第二水位感应器及第三水位感应器用于对净水箱内的水位进行监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净水管供水给氢气发生器进行电解产生氢气,氢气通过氢气中转罐供外部汽车发动机使用,当汽车发动机停止工作后,由于氢气发生器仍在持续电解水产生氢气,氢气会在氢气中转罐内积蓄,压力感应器监测到氢气中转罐内的氢气压强超过预设值后,压力感应器发送信号给电路控制箱,电路控制箱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氢气中转罐内的氢气可从排气管排出到装置外部,避免氢气积蓄在氢气中转罐内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氢气过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氢气过压装置隐藏部分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氢气过压装置隐藏部分壳体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氢气过压装置隐藏主机框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氢气过压装置隐藏主机框架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氢气过压装置隐藏主机框架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防氢气过压装置包括主机框架10、水净化器20、净水箱30、过滤器40、用于制备氢气的氢气发生器50、水气分离箱60及氢气中转罐70,所述主机框架10表面设置有电路控制箱11,所述水净化器20固定设置在主机框架10底端部,所述过滤器40、氢气发生器50、水气分离箱60及氢气中转罐70分别设置在主机框架10内,所述净水箱30设置在水净化器20上方,所述氢气发生器50设置在净水箱30一侧。

所述水净化器20一侧连接有供水管21及进水管22,所述进水管22与净水箱30一侧的上端部连通,所述供水管21用于将外部水源输入到水净化器20内,所述水净化器20对外部水源进行过滤,将外部水源内的颗粒等杂质滤除,所述净水箱30通过进水管22将经水净化器20过滤后的水泵入到净水箱30内存储,其中,所述外部水源为生活用水。

所述净水箱30一侧连接有出水管31,所述出水管31连接在过滤器40一侧,所述过滤器40另一侧连接有净水管41,所述净水管41与氢气发生器50连通,以提供氢气发生器50所需待电解水;所述净水箱30内的水通过出水管31进入到过滤器40内再次进行过滤,进一步过滤掉净水箱30内水的细微颗粒等杂质,使得经过滤器40再次过滤后的水质满足电解要求,提高氢气发生器50的电解效率及电解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40包括粗过滤器42及细过滤器43,所述粗过滤器42及细过滤器43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出水管31连接在粗过滤器42进水口,所述净水管41连接在细过滤器43出水口,使得净水箱30内的水通过粗过滤器42及细过滤器43双重过滤作用后,提供给氢气发生器50的水质达到足够的纯度。

所述氢气发生器50的侧部设置有出氢管51及出氧管52,所述出氢管51连接于水气分离箱60底端,所述水气分离箱60上端部设置有连接管61,所述水气分离箱60通过连接管61与氢气中转罐70连通,所述氢气发生器50内产生的氢气通过出氢管51进入到水气分离箱60内,氢气发生器50内产生的氧气通过出氧管52排出到装置外部,由于氢气发生器50是对水进行电解产生氢气,故通过出氢管51进入到水气分离箱60内的氢气会含有部分水气,氢气经过水气分离箱60时会降温,降温后的氢气内含带的水气会在水气分离箱60内冷凝成液态水存储在水气分离箱60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气分离箱60上端部固定设置有散热器62,所述散热器62包括散热鳍片组621及散热风扇622,所述散热鳍片组621贴合设置在水气分离箱60上,所述散热风扇622设置在散热鳍片组621上,所述散热鳍片组621将水气分离箱60内的氢气附带的热量进行传导,再通过散热风扇622排出到装置外部,使得水气分离箱60内的氢气附带的水气能更快地冷凝液化,最后通过连接管61将氢气输送到氢气中转罐70内。

所述氢气中转罐70的下端部连接有氢气输送管71,所述氢气输送管71用于连接外部装置如汽车真空管,以通过外部装置将氢气中转罐70内的氢气导送出去,进而供使用者利用;所述氢气中转罐70上端部连接有不同于连接管61及氢气输送管71的排气管72,所述排气管72上固定设置有压力感应器73,用以监测氢气中转罐70内的氢气压强,所述排气管72末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阀74,所述排气管72末端部开口用于连接外部抽真空装置(图未示),所述压力感应器73及第一电磁阀74分别与电路控制箱11连接,当压力感应器73监测到氢气中转罐70内的氢气压强超过预设值后,压力感应器73发送信号给电路控制箱11,电路控制箱11控制第一电磁阀74开启,此时,氢气中转罐70内的氢气可从排气管72排出到装置外部,避免氢气积蓄在氢气中转罐70内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所述水气分离箱60的底端部连接有水回收管63,所述水回收管6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阀64,所述第二电磁阀64用于控制水回收管63进行开启或关闭,所述水气分离箱60通过水回收管63与净水箱30的上端部连接,当水气分离箱60内的水位到达一定高度后,第二电磁阀64控制水回收管63开启,水气分离箱60内的冷凝水会通过水回收管63重新回流到净水箱30内重复利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气分离箱60内设置有第一水位感应器65,所述第一水位感应器65对水气分离箱60内的水位进行监测,当第一水位感应器65感测到水气分离箱60内的水位过高时,第一水位感应器65发送信号给电路控制箱11,电路控制箱11控制第二电磁阀64开启,从而使得水气分离箱60内的冷凝水通过水回收管63进入到净水箱30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中,所述净水箱30一侧设置有水位监测管80,所述水位监测管80上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净水箱30上端部,所述水位监测管80下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净水箱30下端部,使得净水箱30与水位监测管80相通,进而使得水位检测管内的水位高度与净水箱30内的水位高度相同,从而更好地对净水箱30内的水位高度进行监控,当净水箱30内存储的水的水位过低时能及时提醒使用者增加水的供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水箱30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二水位感应器32,所述净水箱30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三水位感应器33,所述第二水位感应器32及第三水位感应器33用于对净水箱30内的水位进行监控,进而传送信号给电路控制箱11,电路控制箱11再通过报警器12提醒使用者净水箱30内存储水的水位偏高或过低,从而提醒使用者停止加水或再次加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净化器20为XX公司生产的型号为XXXX的结构,具有对外部水源进行过滤、对水净化器20内部进行清洗等功能;所述氢气发生器50为XX公司生产的型号为XXX的结构,属于已公开技术,无需过多再次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外部水源通过水净化器20的过滤作用后,通过进水管22进入到净水箱30内进行存储,净水箱30内的水通过出水管31泵入到粗净化器及细净化器内进行双重过滤,使得通过净水管41提供给氢气发生器50的水质达到足够的纯度;然后纯度较高的水在氢气发生器50内发生电解,电解后产生的氢气通过出氢管51进入到水气分离箱60内进行降温,降温后氢气附带的水气会在水气分离箱60内冷凝成液态水,氢气则通过连接管61进入到氢气中转罐70内供外部汽车发动机使用;当汽车发动机停止工作后,由于氢气发生器50仍在持续电解水产生氢气,氢气会在氢气中转罐70内积蓄,压力感应器73监测到氢气中转罐70内的氢气压强超过预设值后,压力感应器73发送信号给电路控制箱11,电路控制箱11控制第一电磁阀74开启,此时,氢气中转罐70内的氢气可从排气管72排出装置外部,避免氢气积蓄在氢气中转罐70内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防氢气过压装置通过净水管41供水给氢气发生器50进行电解产生氢气,氢气通过氢气中转罐70供外部汽车发动机使用,当汽车发动机停止工作后,由于氢气发生器50仍在持续电解水产生氢气,氢气会在氢气中转罐70内积蓄,压力感应器73监测到氢气中转罐70内的氢气压强超过预设值后,压力感应器73发送信号给电路控制箱11,电路控制箱11控制第一电磁阀74开启,此时,氢气中转罐70内的氢气可从排气管72排出到装置外部,避免氢气积蓄在氢气中转罐70内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