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发同抽机组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1677发布日期:2019-04-20 04:1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同发同抽机组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发同抽机组布置结构。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工程。



背景技术:

目前的抽蓄机组大幅提升了电网削峰填谷的能力,为增强其负荷调节范围,通常考虑将一座抽蓄电站内部分机组发电运行,部分机组抽水运行,其缺点在于实现同发同抽功能至少需要启动两台可逆式机组同时运行,集水轮机与水泵功能于一体的可逆式机组调节性能较差且若输水系统为单洞单机布置,则输水系统的水头损失是该工况运行中不可避免的能量损失;若输水系统为一洞多机布置,机组之间可以利用岔管完成水流的局部循环,可相对减少水头损失,但是常规岔管体型对于该运行工况下水头损失很大,因此需要对机组布置及岔管体型进行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同发同抽机组布置结构,以减小水头损失。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发同抽机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水泵和位于水泵上方的水轮机,水轮机的主轴传动连接水泵的主轴,水轮机主轴连接发电机主轴;

所述水泵上接有水泵进水管和水泵出水管,水泵出水管上装有水泵球阀,水轮机上接有水轮机进水管和水轮机出水管,水轮机进水管上装有水轮机球阀。

所述水泵出水管经引水岔管连通水轮机进水管,水泵进水管经尾水岔管连通水轮机出水管。

所述引水岔管为直角分岔、喇叭形岔口的垂直三梁岔管。

所述尾水岔管为直角分岔、喇叭形岔口的垂直三梁岔管。

所述水轮机的主轴经联轴器同轴连接所述水泵的主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水泵安置在水轮机下方,且水泵与水轮机经联轴器同轴相连,可以实现一台机组同发同抽功能,既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又使机组能在较优工况点运行,增强了机组的调节性能。本实用新型中岔管为直角分岔、喇叭形的垂直三梁岔管,从而减少了水头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发电工况运行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抽水工况运行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发电、抽水工况的运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同发同抽机组布置结构,具有水泵2和水轮机1,水轮机1位于水泵2的正上方,水轮机1的主轴经联轴器同轴连接水泵2的主轴,水轮机1主轴连接位于水轮机1上部的发电电动机3主轴。

本实施例中水泵2上接有水泵进水管8和水泵出水管7,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水泵2平顺连接,进、出水管与水泵2相连段为直线段,直线段长度满足三倍其管径的要求;水轮机1上接有水轮机进水管5和水轮机出水管6,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水轮机1平顺连接,进、出水管与水轮机1相连段为直线段,直线段长度满足三倍其管径的要求。本例中在水泵出水管7上装有水泵球阀12,在水轮机进水管5上装有水轮机球阀11。

水泵出水管7经引水岔管9连通水轮机进水管5,水泵进水管8经尾水岔管10连通水轮机出水管6,其中引水岔管9和尾水岔管10均为直角分岔、喇叭形岔口的垂直三梁岔管。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2所示,发电工况运行时,水轮机球阀11开启,水泵球阀12关闭,同轴水泵2进入压水调相运转工况。

如图3所示,抽水工况运行时,水泵球阀12开启,水轮机球阀11关闭,同轴水轮机1进入压水调相运转工况。

如图4所示,当电网多余电量无法满足一台水泵2工作,需要同轴水轮机1补充电量配合时,机组进入发电、抽水工况运行时,水轮机球阀11、水泵球阀12均开启,同轴水泵2正常工况运行,同轴水轮机1根据需补充的电量带部分负荷或满负荷工况运行。

本实施例当电网中的多余电量不足以启动一台水泵2时,可以通过同轴水轮机1进入水轮机1工况运行,来补足同轴水泵2运行所需电量,以增强抽蓄电站的可调节性。

在发电工况或者抽水工况下,同轴水泵2或者水轮机1都进入调相压水工况,当需要进行发电转抽水工况或者抽水转发电工况时,常规抽水蓄能电站分别需要约450s和90s,而本实施例仅需要30s即可完成水泵2与水轮机1之间的工况转换,大大缩短了工况转换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抽蓄电站的灵活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