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机涡流发生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5824发布日期:2019-04-09 21:3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力机涡流发生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具体为一种风力机涡流发生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涡流发生器,是安装在风机叶片表面的一系列小翼片,功能类似潜水时的脚蹼,能够增加气流与叶片的接触面积,提升叶片获得的升力。叶片贴上这层“装备”之后,就能有效捕捉到更多的风,提升运行时的效率。

安装在风力扇叶上的发生器叶片一般固定安装在风力扇叶上无法进行调节,由于发生器叶片是在风力较低的情况下增加与流动空气的接触面积来带动风力扇叶机进行转动并提高风能的利用率,但是风力过大的情况下时由于发生器的叶片无法进行调节,高速气流通过风力扇叶时仍然以相同的接触面积进行运行,势必增加风力扇叶的运行极限,易造成风力机电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力机涡流发生器调节装置,解决了风力过大的情况下时由于发生器的叶片无法进行调节,高速气流通过风力扇叶时仍然以相同的接触面积进行运行,势必增加风力扇叶的运行极限,易造成风力机电的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风力机涡流发生器调节装置,包括风力扇叶,所述风力扇叶的翼形表面上纵向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活动嵌接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的正面焊接固定有发生器叶片,所述风力扇叶的顶部与风力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风力驱动装置上连接有推动装置,所述风力扇叶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

优选的,所述发生器叶片水平横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风力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杆、轴承、连接轴、拨动片、主动伞齿、传动伞齿、传动轴和防雨盖板,所述风力扇叶的顶部与支撑杆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杆远离风力扇叶的一端与轴承的外圈表面焊接固定,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连接轴固定套接,所述拨动片位于支撑杆的右侧,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贯穿轴承并与支撑杆右侧设置的拨动片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贯穿轴承并与轴承左侧设置的主动伞齿焊接固定,所述主动伞齿的齿纹端与传动伞齿啮合,所述传动伞齿的底部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远离传动伞齿的一端贯穿风力扇叶并与风力扇叶内部的推动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装置包括圆形块、弧形凸起块和限位块,所述传动轴远离传动伞齿的一端与圆形块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块的外圈表面与弧形凸起块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块的外表面并靠近弧形凸起块凸起的一侧与限位块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推动杆、活动套管、铰接座和驱动杆,所述推动杆位于推动装置的右侧,所述推动杆的外表面与活动套管活动套接,所述活动套管的外表面与风力扇叶的内壁焊接固定,所述推动杆的外表面并位于活动套管的左侧与铰接座焊接固定,所述推动杆的外表面通过铰接座与驱动杆活动铰接,所述驱动杆远离铰接座的一端与连接销活动铰接,所述驱动杆远离铰接座的一端与连接销偏心设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力机涡流发生器调节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风力机涡流发生器调节装置,当风的流速较低时通过设置风力扇叶顶部设置的拨动片以及横向设置的发生器叶片,可增加风通过风力扇叶翼面接触面积,方便将风力进行推动发电,当风力过大时风推动拨动块可带动风力驱动装置、推动装置和调节装置进行运转,通过调节装置上的推动杆右移可将带动连接销在圆孔中进行逆时针转动,发生器叶片竖置可减少发生器扇叶与流动空气的接触,可实现弱风的强风之间的调节,可使风力发电设备运行更加稳定。

2、该风力机涡流发生器调节装置,连接轴设置在拨动片靠近其顶部的一侧,可在强气流正面通过风力扇叶时推动拨动片活动,可将风力扇叶沿着连接轴进行转动,方便将发生器叶片进行活动调节。

3、该风力机涡流发生器调节装置,通过弧形凸起块的形状呈凸起状可在拨动片推动圆饼块转动时使弧形凸起块与推动杆接触,通过弧形凸起块与推动杆接触可将方便将推动杆进行推动,并通过圆饼块外圈表面上设置的限位块,可在推动杆右移后与限位块接触,通过推动杆外表面与限位块接触可将推动杆进行限位并停止对推动杆的推动,并使发生器叶片保持竖直的状态并减少发生器叶片与气流的接触面,便于发生器叶片随着风力大小进行调节。

4、该风力机涡流发生器调节装置,弧形凸起块具有磁性无论在拨动片在竖直的状态下还是活动的情况下都能使推动杆与弧形凸起块进行接触,可使推动块与弧形凸起块之间的传动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推动装置结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1风力扇叶、2圆孔、3连接销、4发生器叶片、5风力驱动装置、501支撑杆、502轴承、503连接轴、504拨动片、505主动伞齿、506传动伞齿、507传动轴、508防雨盖板、6推动装置、601圆形块、602弧形凸起块、603限位块、7调节装置、701推动杆、702活动套管、703铰接座、704驱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机涡流发生器调节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风力扇叶1,风力扇叶1的翼形表面上纵向开设有圆孔2,圆孔2的内部活动嵌接有连接销3,连接销3的正面焊接固定有发生器叶片4,发生器叶片4水平横向设置,风力扇叶1的顶部与风力驱动装置5连接,风力驱动装置5上连接有推动装置6,风力扇叶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7,当风的流速较低时通过设置风力扇叶1顶部设置的拨动片504以及横向设置的发生器叶片4,可增加风通过风力扇叶1翼面接触面积,方便将风力进行推动发电,当风力过大时风推动拨动块504可带动风力驱动装置5、推动装置6和调节装置7进行运转,通过调节装置7上的推动杆701右移可将带动连接销3在圆孔2中进行逆时针转动,发生器叶片4竖置可减少发生器扇叶4与流动空气的接触,可实现弱风的强风之间的调节,可使风力发电设备运行更加稳定。

风力驱动装置5包括支撑杆501、轴承502、连接轴503、拨动片504、主动伞齿505、传动伞齿506、传动轴507和防雨盖板508,风力扇叶1的顶部与支撑杆501焊接固定,支撑杆501远离风力扇叶1的一端与轴承502的外圈表面焊接固定,轴承502的内圈与连接轴503固定套接,拨动片504位于支撑杆501的右侧,连接轴503的一端贯穿轴承502并与支撑杆501右侧设置的拨动片504固定连接,连接轴503设置在拨动片504靠近其顶部的一侧,可在强气流正面通过风力扇叶1时推动拨动片504活动,可将风力扇叶1沿着连接轴503进行转动,方便将发生器叶片4进行活动调节,支撑杆501的另一端贯穿轴承502并与轴承502左侧设置的主动伞齿505焊接固定,主动伞齿505的齿纹端与传动伞齿506啮合,传动伞齿506的底部与传动轴507固定连接,传动轴507远离传动伞齿506的一端贯穿风力扇叶1并与风力扇叶1内部的推动装置6连接。

推动装置6包括圆形块601、弧形凸起块602和限位块603,传动轴507远离传动伞齿506的一端与圆形块601固定连接,圆形块601的外圈表面与弧形凸起块602固定连接,圆形块601的外表面并靠近弧形凸起块602凸起的一侧与限位块603焊接固定,弧形凸起块602靠近限位块603的一端距离圆形块601圆心的距离大于限位块603远离弧形凸起块602一端到圆形块601圆心的距离。

调节装置7包括推动杆701、活动套管702、铰接座703和驱动杆704,推动杆701位于推动装置6的右侧,通过弧形凸起块602的形状呈凸起状可在拨动片504推动圆饼块601转动时使弧形凸起块602与推动杆701接触,通过弧形凸起块602与推动杆701接触可将方便将推动杆701进行推动,并通过圆饼块601外圈表面上设置的限位块603,可在推动杆701右移后与限位块603接触,通过推动杆701外表面与限位块603接触可将推动杆701进行限位并停止对推动杆701的推动,并使发生器叶片4保持竖直的状态并减少发生器叶片4与气流的接触面,便于发生器叶片4随着风力大小进行调节,推动杆701的外表面与活动套管702活动套接,活动套管702的外表面与风力扇叶1的内壁焊接固定,弧形凸起块602具有磁性可将靠近弧形凸起块602一端的推动杆701进行磁性吸附,弧形凸起块602具有磁性无论在拨动片504在竖直的状态下还是活动的情况下都能使推动杆701与弧形凸起块602进行接触,可使推动块701与弧形凸起块602之间的传动更加稳定,推动杆701的外表面并位于活动套管702的左侧与铰接座703焊接固定,推动杆701的外表面通过铰接座703与驱动杆704活动铰接,驱动杆704远离铰接座703的一端与连接销3活动铰接,驱动杆704远离铰接座703的一端与连接销3偏心设置。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低速的风通过风力扇叶1时,拨动片504保持竖直的状态且发生器叶片4保持水平状态,当风力过大时通过风与拨动片504接触可使拨动片504沿着连接轴503进行转动,连接轴503的转动可带动推动装置6装置进行转动,推动装置6内部设置的圆形块601与弧形凸起块602连接,圆形块601转动时会带动弧形凸起块602与调节装置7内部的推动杆701接触,推动杆701随着圆形块601的转动会进行向右移动,推动杆701的向右移动可推动驱动杆704活动,驱动杆704与连接销3偏心设置并与连接销3活动铰接,可在推动杆701相右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接销3进行逆时针转动并保持发生器叶片4保持垂直,可减少气流与发生器叶片4接触的面积,方便将发生器叶片4随风力的大小进行调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