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9301发布日期:2019-07-27 11:1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滤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滤器支架。



背景技术:

在柴油机使用机带滑油泵时(由发动机驱动的齿轮泵),滑油泵的流量、压力受柴油机转速影响很大,为保证在低转速时有足够的输出,在高转速时机油供油量和机油压力会超出限值,如果机油经过滤器后通过旁通管道返回到油底壳中,会使机油滤器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浪费滤器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滤器支架,该滤器支架可将多余的机油外排掉,不会增加滤器的负担,提高滤器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滤器支架,包括:支架壳体,所述支架壳体上设有未滤油进口、未滤油出口、滤后油进口、滤后油出口和回油口,所述未滤油进口与未滤油出口相连通,所述未滤油进口与所述回油口相连通,所述滤后油进口与所述滤后油出口相连通;所述支架壳体内设有阀门安装腔,所述阀门安装腔内设有常闭的阀门,所述阀门位于连通所述未滤油进口与所述回油口之间的通道上,所述阀门包括阀进油口、阀出油口和阀芯,所述阀进油口与所述未滤油进口相连通,所述阀出油口与所述回油口相连通;滤后油压超限时,所述阀芯移动,所述阀进油口和所述阀出油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支架壳体上设有反馈油路,所述反馈油路的一端与滤后油路相连通,所述反馈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阀门安装腔的内端相连通;所述阀门为直动式溢流阀,所述直动式溢流阀包括阀壳和设于所述阀壳内的所述阀芯、弹簧和弹簧套筒,所述阀壳上设有所述阀进油口和所述阀出油口,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壳的内端滑动连接,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壳之间围成阀油腔,所述阀油腔与所述阀进油口相连通,所述阀壳和所述阀芯上分别设有配合使用的密封面,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撑于所述阀芯和所述弹簧套筒上;当所述直动式溢流阀闭合时,所述阀进油口和所述阀出油口分别位于所述密封面的两侧;当所述直动式溢流阀打开时,所述阀油腔分别与所述阀进油口和所述阀出油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弹簧套筒滑动且密封连接于固定套筒的外表面上,所述固定套筒固定于密封端盖上,所述密封端盖固定且密封连接于所述支架壳体上,所述密封端盖位于所述阀门安装腔的外部,所述固定套筒安装所述弹簧套筒的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的杆部伸出所述固定套筒并抵靠在所述弹簧套筒的筒底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套筒内还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紧定螺钉,紧定螺钉抵靠于所述调节螺钉的头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旋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阀壳内连接有止推套筒,所述止推套筒与所述阀芯的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阀壳与所述密封端盖连接的一端内表面设有环形的卡槽,所述止推套筒与所述密封端盖相连接的一端外表面设有环形的卡凸,所述卡凸位于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阀壳上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位于所述止推套筒和所述阀芯之间。

优选地,所述阀芯的内部设有轴向排液通道,所述轴向排液通道连接有径向排液通道。

优选地,所述阀门为电磁阀,滤后油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磁阀联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支架壳体内设有阀门,支架与滤器相连,当机油压力过高时,阀门开启,多余的未过滤机油由回油口流回到油底壳中,以减轻滤器的负担,提高滤器的使用寿命。且支架壳体上设有多个油口,集成的功能多,油口与油口之间直接连接,舍弃多余的管路,方便了布置。

由于支架壳体上设有直动式溢流阀和反馈油路,反馈油路的一端与滤后油路相连通,另一端与阀门安装腔的内端相连通,来自反馈油路的机油作用于阀芯上,机油对阀芯的作用力与弹簧对阀芯的作用力决定阀芯的移动方向,当过滤后的机油压力超过限值时,阀芯移动,阀门打开,多余的机油通过阀进油口、阀出油口进入到回油路中,由回油路回到油底壳中,当过滤后的机油的压力在限值范围内,阀芯不移动,机油全部进入滤器中。

由于阀壳内设有止推套筒,止推套筒与阀芯之间留有间隙,间隙为阀芯的移动空间,止推套筒对阀芯起到止推限位作用,当机油压力过大时,在保证阀出油口全开前提下能起到限制阀芯的位移,避免弹簧过度压缩,造成弹簧永久变形影响弹性,延长弹簧寿命,增加直动式溢流阀可靠性。

由于固定套筒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的杆部抵靠在弹簧套筒上,拧动调节螺钉,调节弹簧的压缩量,从而调节弹簧弹力,满足不同液压的系统需求,也可以补偿长时间使用带来的弹簧变形,提高直动式溢流阀的整体寿命。

由于紧定螺钉抵靠于调节螺钉的头部,且紧定螺钉、调节螺钉的螺纹旋向相反,紧定螺钉可以起到对调节螺钉的防护和限位,避免调节螺钉设定好后松动移位或者人为误操作,同时螺纹旋向相反,也可以避免紧定紧定螺钉拧入时带动调节螺钉转动,增加直动式溢流阀稳定性、可靠性。

排液口、轴向排液通道和径向排液通道的设置,有利于阀芯移动时将阀芯移动侧的机油排出,避免阀芯不能回位、卡滞或动作迟缓,提高直动式溢流阀灵活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滤器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滤器支架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滤器支架的正视未滤油进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滤器支架与滤器的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滤器;11-滤器进油口;12-滤器出油口;2-支架壳体;21-未滤油进口;22-未滤油出口;23-滤后油进口;24-滤后油出口;25-回油口;26-回油路;27-反馈油路;28-直动式溢流阀;281-阀壳;2811-阀进油口;2812-阀出油口;2813-排液口;2814-密封面;2815-卡槽;282-阀芯;2821-阀油腔;2822-轴向排液通道;2823-径向排液通道;2824-密封面;283-弹簧套筒;284-弹簧;285-固定套筒;286-紧定螺钉;287-密封端盖;288-止推套筒;2881-卡凸;289-调节螺钉;29-阀门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且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说明书附图中表示未过滤机油流向,表示过滤后机油流向。

如图4和图5共同所示,一种滤器支架,包括支架壳体2和设于支架壳体2内部的直动式溢流阀28。

支架壳体2上设有未滤油进口21、未滤油出口22、滤后油进口23、滤后油出口24和回油口25,未滤油进口21和未滤油出口22相连通,未滤油进口21通过回油路26与回油口25相连通,滤后油进口23和滤后油出口24相连通。

支架壳体2上设有阀门安装腔29,直动式溢流阀28安装于阀门安装腔29内。支架壳体2上还设有反馈油路27,反馈油路27的一端与滤后油进口23或者滤后油出口24或者滤后油进口23与滤后油出口24之间的油路相连通,还可以与滤器出油口12或者主油道相连通,反馈油路27的另一端与阀门安装腔29的内端相连通。

如图4和图5共同所示,直动式溢流阀28包括阀壳281,阀壳281上设有阀进油口2811、阀出油口2812和排液口2813,排液口2813位于止推套筒288与阀芯282之间。

阀壳281内设有阀芯282、弹簧284和弹簧套筒283,阀芯282与阀壳281的内端滑动连接,阀芯282与阀壳281围成阀油腔2821,阀油腔2821与阀进油口2811相连通,阀壳281和阀芯282上分别设有配合使用的密封面,即阀壳281上设有密封面2814,阀芯282上设有密封面2824。阀芯282上还设有轴向排液通道2822和与轴向排液通道2822相连通的径向排液通道2823,径向排液通道2823与阀壳281的内端与阀芯283的围成的内腔相连通。

当直动式溢流阀28处于闭合状态时,密封面2814与密封面2824向接触,形成阀的密封面,阀进油口2811和阀出油口2812分别位于阀的密封面的两侧,阀进油口2811和阀出油口2812不连通。

弹簧284的两端分别支撑于阀芯282和弹簧套筒283上,弹簧套筒283滑动且密封套设于固定套筒285上,固定套筒285安装弹簧套筒283的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289,调节螺钉289的杆部伸出固定套筒285并抵靠在弹簧套筒283的筒底上,固定套筒285上还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紧定螺钉286,紧定螺钉286抵靠于调节螺钉289的头部,拧动调节螺钉289,即可调节弹簧套筒283的位置,进而调节弹簧284的弹力,以满足不用压力的系统需求,也可以补偿长时间使用造成的弹簧284的变形,紧定螺钉286用于对调节螺钉289的位置进行固定,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反,以避免紧定螺钉286拧动时带动调节螺钉289转动,增强直动式溢流阀28稳定性、可靠性。

弹簧套筒283与固定套筒285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用于防止机油流入弹簧套筒283的内部,避免对调节螺钉289腐蚀和机油外泄。

固定套筒285一体连接有密封端盖287,密封端盖287通过螺栓固定于阀壳281上,密封端盖287位于阀门安装腔29的外部,密封端盖287与支架壳体2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阀壳281内连接有止推套筒288,止推套筒288与阀芯282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即为阀芯282的最大行程,阀壳281与密封端盖287相连接的一端内表面设有环形的卡槽2815,止推套筒288与密封端盖287相连接的一端外表面设有环形的卡凸2881,卡凸2881位于卡槽2815内。

止推套筒288对阀芯282起到止推限位作用,当压力过大时,在保证阀出油口2812全开前提下能起到限制阀芯282的位移,避免弹簧284过度压缩,造成弹簧284永久变形影响弹性,延长弹簧284寿命,提高直动式溢流阀28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阀壳281、阀芯282、密封端盖287和止推套筒288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的空腔,排液口2813和轴向排液通道2822分别与该空腔相连通。当阀芯282向空腔内移动时,空腔内的机油通过排液口2813排出,当阀芯282向阀门安装腔29的内端移动时,将阀芯282与阀壳281的内端之间的机油通过径向排液通道2823和轴向排液通道2822排至空腔中,避免阀芯282不能回位、卡滞或动作迟缓,提高直动式溢流阀28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如图6所示,使用时,将支架壳体2安装于滤器1上,此时,直动式溢流阀28闭合,未滤油出口22与滤器进油口11相连通,滤后油进口23与滤器出油口12相连通,回油口25通过管路与油底壳相连通。机油从未滤油进口21进入支架壳体2内,再顺次从未滤油出口22、滤器进油口11进入滤器1中,机油经滤器1过滤,过滤后的机油顺次从滤器出油口12、滤后油进口23进入支架壳体2内,最后从滤后油出口24进入主油道内,由主油道将过滤好的机油输送至发动机各处。

同时,部分过滤后的机油通过反馈油路27进入阀门安装腔29内,并作用于阀芯282上。如果滤后油出口24流出的机油油压不超过限值,则进入阀门安装腔29内的机油对阀芯282的作用力小于弹簧284对阀芯282的弹力,则阀芯282处于受力平衡状态,阀芯282不移动,直动式溢流阀28处于关闭状态,阀进油口2811和阀出油口2812不连通。如果滤后油出口24流出的油压超过限值,则机油对阀芯282的作用力大于弹簧284对阀芯282的弹力,则阀芯282向外移动,并压缩弹簧284,此时,密封面2814与密封面2824分离,阀进油口2811和阀出油口2812相连通,如图4和图5共同所示,来自未滤油进口21的机油分给C、D两路,C路机油顺次经过阀进油口2811、阀油腔2821、阀出油口2812进入回油路26中,最终由连接在回油口25的管道回流到油底壳中,D路为进入滤器1中的机油,由于C路分流,则D路流量减少、压力减小,因此滤器出油口12流出的机油压力相应减小,流经反馈油路27的机油压力也减小,弹簧284弹力大于机油对阀芯282产生的作用力,阀芯282回位,密封面再次接触,阀进油口2811和阀出油口2812不连通,使整体处于平衡。整个压力调节过程中,反馈油路27中的机油起着反馈和控制滤后机油压力的作用。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仅在于,阀门为电磁阀,支架壳体2上不设有反馈油路27,滤后油进口23或者滤后油出口24或者滤后油进口23和滤后油出口24之间的油路中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主油道或者滤器出油口12上,压力传感器和电磁阀分别与发动机ECU电连接,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机油压力超过限值时,发动机ECU给电磁阀发出指令,电磁阀打开,部分机油从回油口25回到油底壳中,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机油压力在限值内时,电磁阀关闭。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