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桨叶拆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8227发布日期:2019-05-31 20:55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桨叶拆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轮机的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轮机桨叶的拆除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桨叶在检修拆除时,受桨叶结构布置以及尺寸、重量、密封间隙较小等限制,拆除过程中桨叶水平保证要求较高,用起吊设备在桨叶尾部挂两台手拉葫芦,同时在端部挂装一台手拉葫芦以三点受力方式对桨叶进行水平调整,利用布置在桨叶密封盖板里面的四个对称螺栓孔安装四个顶丝对称均匀往外顶,最终使桨叶脱离枢轴和转轮体,完成叶片拆除。

在桨叶上采用顶丝拆除桨叶,桨叶水平度要求较高,叶片与转轮体的配合有间隙,若出现桨叶水平超差或桨叶与转轮体密封面有摩擦、划伤现象,用顶丝退桨叶,四个顶丝四个受力点无法精确保证同时受力,如一个顶丝稍有受力不均,极有可能使桨叶卡住或粘住,桨叶很难拆除。在同一位置如果多次使用顶丝退桨叶,顶丝与转轮体的接触部位为点接触,极易划伤转轮体。因顶丝受力点为转轮体内部,而现场又无法修复处理,转轮体的油管内极易出现铁削等无法清扫的杂质,桨叶操作接力器的缸内以及连杆操作机构导向块划伤、粘住的安全风险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不在桨叶外部采用顶丝退桨叶,而是通过转轮体内的操作油管孔安全快速地拆除桨叶的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它是在转轮体内部操作油管的位置安装受力机构,在桨叶枢轴内部安装受力轴,受力机构一端连接受力轴,受力轴分为三~四段,首段受力轴一端面外套第一法兰,中段受力轴两端面分别安装第一圆钢板,并在其中一块第一圆钢板的端面的中心位置加装圆管,在末段受力轴一端面安装第二圆钢板,另一端管口处加装第二法兰。

所述受力机构由支撑架支撑,支撑架由两条横向边框和两条纵向边框组成框架式底座,在底座四角安装支腿,框架上平面安装钢板,钢板上方垫方木。

所述法兰、圆钢板、圆管均与受力轴同心安装。

所述第二法兰距末段受力轴管口50至100毫米。

在第一圆钢板和第二圆钢板的中心配钻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进行桨叶拆除时,不在桨叶外部采用四个顶丝退桨叶,而是通过转轮体内的操作油管孔,将多节受力轴分段放入桨叶枢轴内部并组装成整体,解决了整根受力轴无法通过操作油管放入桨叶枢轴内部的技术难题。在桨叶枢轴对应的操作油管孔中心加装一个受力机构,以作用在桨叶内部中心位置上的一个受力点,由内向外施加一个作用力,从而拆除桨叶。

2、本实用新型受力作用点在桨叶内部中心位置,同时各个法兰、圆钢板安装时与多段受力轴同心,在外作用力的情况下受力点均匀垂直,克服多点同时受力而无法保证各点受力均匀的技术难题,桨叶与桨叶枢轴、转轮体接触面的滑动阻力小,桨叶能够安全快速地与枢轴和转轮体分离,安全系数和施工效率得到提高。

3、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设置,在操作油管内部作业时操作安全,防止任何施工器具掉入转轮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末段受力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段受力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首段受力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受力轴与桨叶装配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是在转轮体内部操作油管6的位置安装受力机构5,在桨叶枢轴11内部安装受力轴,受力机构5一端连接受力轴,整根受力轴受操作油管空间限制,受力轴分为三~四段,首段受力轴2.1一端面外套第一法兰1.1,中段受力轴2.2两端面分别安装第一圆钢板3.1(中段受力轴一般为一段或两段),并在其中一块第一圆钢板的端面的中心位置加装圆管4,在末段受力轴2.3一端面安装第二圆钢板3.2,并在末段受力轴2.3另一端管口处加装第二法兰1.2,第一法兰1.1、第二法兰1.2外径比桨叶枢轴11内径小2至3毫米为宜,通过法兰外径与桨叶枢轴内孔较小的配合间隙,对分段受力轴起到定位的作用。

所述受力机构5由支撑架10支撑,支撑架10由两条横向边框和两条纵向边框组成框架式底座,在底座四角用角钢焊接安装支腿8,整体高度满足受力机构5的水平,框架上平面安装钢板,钢板上方垫方木9,用于支撑受力机构,并调节受力机构5的水平以及与三段受力轴同心。

所述受力机构5后面垫一块底板7,使受力机构5的受力点不与另一侧的桨叶枢轴接触,底板7采用高强钢板加工成方形结构,竖向垂直安装于支撑架10的一条纵向边框上。

所述受力轴采用同一规格(外径、厚度)的钢管制作而成。

所述第一法兰1.1、第二法兰1.2、第一圆钢板3.1、第二圆钢板3.2、圆管4均与受力轴同心安装。

所述圆管4采用厚壁无缝钢管加工制作而成,圆管4的外径比受力轴的内径小2至3毫米。

所述第一圆钢板3.1和第二圆钢板3.2的外径、厚度均相同,厚度保证有足够的强度。

所述第二法兰1.2距末段受力轴2.3管口50至100毫米。

所述第一法兰1.1和第二法兰1.2焊接在受力轴的外壁。

在第一圆钢板3.1和第二圆钢板3.2的中心配钻圆孔13。

当要拆除桨叶12时,首先将操作油管6全部拆除,在其内部安装支撑架10,将首段受力轴2.1从此位置放入到桨叶枢轴11内部,第一法兰端向外,然后将中段受力轴2.2上的圆管4插入首段受力轴内壁,圆管4用于定位;如果还有另外的中段受力轴,依次连接,再将末段受力轴2.3(第二钢板3.2向外)放入到桨叶枢轴11内部,使三段受力轴成一个整体;然后用外力将三段受力轴整体向桨叶12方向推进,同时首段受力轴的另一端与桨叶12的受力面接触;最后安装受力机构5,并在其后面垫一块底板7(厚钢板制作,比桨叶枢轴直径大),同时为保证受力机构5水平,在其下面垫一块方木9。当所有部件组装成一个整体后,在受力机构5上面施加一个外力,整个受力轴向外缓慢推进,从而使桨叶向外退出,完成桨叶的拆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