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作业的风电机舱轮毂运输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7438发布日期:2019-07-31 22:1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方便作业的风电机舱轮毂运输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作业的风电机舱轮毂运输支架。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设备是将风的动能转变为旋转机械能,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风电机舱轮毂是风电设备关键的部件,风轮包括3个叶片和1个轮毂,轮毂是联接叶片与主轴的零件,其作用是承受风力作用在叶片上的推力、扭矩、弯矩及陀螺力矩然后将风轮的力和力矩传递到机构中去。轮毂最为重要的隐性精度为三轴对中,或称为四线交一点,该中心点是风机机组转子及叶片的旋转中心,直接影响机组安全运行。为了完成组装,需要用到专用的运输支架,其主要由框架和支撑筒构成。轮毂具有壳形结构,体积很大,质量较重,在加工时需要与支撑筒上部的法兰缘固定,这就需要工人钻到支撑筒内部进行固定。以往工人只能从框架下方出入支撑筒,又必须要将整个支架吊起才能进行,非常不方便。

因此,有必要改进运输支架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机舱轮毂运输支架,能够方便工人进出支撑筒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方便作业的风电机舱轮毂运输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框架以及立设于所述框架上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侧边设有门框,所述门框上设有能够启闭的维修门,所述维修门上设有拉手。

具体的,所述维修门一边枢接于门框上,自由边上设有开关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用来抵住门框的卡扣和分别位于所述维修门内外两侧的两个把手。

具体的,所述维修门的边缘设有能与所述门框贴合的密封圈。

具体的,所述维修门的内侧设有一个L形销子,所述L形销子有一个枢接于所述维修门上的竖杆。

进一步的,所述L形销子还具有一个横杆,所述维修门的内侧设有一个能托住横杆并使竖杆离地的托架。

具体的,所述门框的两侧立设有连接所述框架和所述支撑筒的加强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结构在支撑筒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可以进出的维修门,方便了工人进出支撑筒作业,而门框补偿了支撑筒材料缺失的刚性,避免支撑筒负重时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电机舱轮毂运输支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维修门的立体图;

图4为维修门的左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框架,11-加强筋;

2-支撑筒,21-门框;

3-维修门,31-拉手,32-密封圈,33-托架;

4-开关装置,41-卡扣,42-内把手,43-外把手;

5-L形销子,51-竖杆,52-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电机舱轮毂运输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框架1以及立设于框架1上的支撑筒2,支撑筒2的侧边设有门框21,门框21上设有能够启闭的维修门3,维修门3上设有拉手31。本结构在支撑筒2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可以进出的维修门3,通过拉手31推拉,方便了工人进出支撑筒2作业,而门框21补偿了支撑筒2材料缺失的刚性,避免支撑筒2负重时变形。

如图2至图4所示,维修门3一边枢接于门框21上,自由边上设有开关装置4,开关装置4包括用来抵住门框21的卡扣41和分别位于维修门4内外两侧的两个把手(内把手42、外把手43)。维修门3可以从两侧开关使用较方便。

如图3所示,维修门3的边缘设有能与门框21贴合的密封圈32。密封圈32能够防水进入。

如图3和图4所示,维修门3的内侧设有一个L形销子5,L形销子5有一个枢接于维修门3上的竖杆51,L形销子5还具有一个横杆52,维修门3的内侧设有一个能托住横杆52并使竖杆51离地的托架33。当维修门3需要关闭时,L形销子5架到托架33上;工人进入支撑筒2作业中,轮毂会把支撑筒2的上部封死,L形销子5此时放下可以保持维修门3的半开状态,保证工人作业时内部通风。

如图2所示,门框21的两侧立设有连接框架1和支撑筒2的加强筋11。加强筋11可以进一步增加门框21周围的刚性,确保其周围不被轮毂的重量压弯变形。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