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机燃烧室冷却水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1227发布日期:2019-09-12 09:2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油机燃烧室冷却水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油机燃烧室冷却水套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限值,2020年目标为5.0L/(100km)。2025年预测值为4.0L/(100km;);同时2021~2025年油耗法规测试循环调整瞬态性更强的WLTC。面对严格的油耗法规,高效汽油机是混合动力总成降油耗的关键技术之一。燃烧系统是实现汽油机高效燃烧的重要系统之一,其中燃烧室壁面附件的冷却水套结构是提高抗爆性和抑制早燃的有效措施。现有技术中,冷却水套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以得到更好的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汽油机燃烧室冷却水套结构,可避免温度高导致缸盖开裂、火花塞侧电极温度高和抗爆性差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汽油机燃烧室冷却水套结构,包括冷却水套本体,在冷却水套本体的一侧设有缸盖进水口,另一侧设有缸盖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套本体上设有位于燃烧室上的燃烧室水套区,沿火花塞周圈布置的火花塞冷却水套区及设于进气侧两进气门中间的进气侧冷却水套区,冷却水由所述缸盖进水口进入导通至所述燃烧室水套区,火花塞冷却水套区及进气侧冷却水套区,经所述缸盖出水口流出。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缸盖进水口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三进水口及第四进水口。

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三进水口汇集连通至排气道上水套上水口,与排气道上水套集成;所述第四进水口连通至排气道下水套上水口,与排气道下水道集成。

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三进水口分别经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导通至所述燃烧室水套区。

所述进气侧冷却水套区宽度为4.5~6mm。

所述缸盖出水口与缸体水套连接,流经所述缸盖出水口的水经缸体水套流回水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汽油机燃烧室冷却水套结构,其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可避免温度高导致缸盖开裂、火花塞侧电极温度高和抗爆性差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油机燃烧室冷却水套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油机燃烧室冷却水套结构上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缸盖进水口,11、第一进水口,12、第二进水口,13、第三进水口,14、第四进水口,2、排气道下水套上水口,3、排气道上水套上水口,4、燃烧室水套区,41、第一通道,42、第二通道,43、第三通道,5、火花塞冷却水套区,6、进气侧冷却水套区,7、缸盖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这种汽油机燃烧室冷却水套结构,如图1、2、3所示,包括冷却水套本体,在冷却水套本体的一侧设有缸盖进水口1,另一侧设有缸盖出水口7,冷却水套本体上设有位于燃烧室上的燃烧室水套区4,沿火花塞周圈布置的火花塞冷却水套区5及设于进气侧两进气门中间的进气侧冷却水套区6。冷却水由缸盖进水口1进入导通至燃烧室水套区4,火花塞冷却水套区5及进气侧冷却水套区6,经缸盖出水口7流出。该冷却水套结构,分布均匀,可以有效改善火花塞周边区域缸盖温度,降低缸盖热负荷以及火花塞侧电极温度,提高其可靠性和表面点火风险;同时设置火花塞冷却水套区5,可以改善火花塞周边温度分布均匀性,可有效解决缸盖在火花塞周边区域开裂问题;设置进气侧冷却水套区6,可有效改善进气门阀座温度,提高进气门可靠性,有利于提高汽油机抗爆性。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缸盖进水口1包括第一进水口11,第二进水口12,第三进水口13及第四进水口14。第一进水口11,第二进水口12和第三进水口13汇集连通至排气道上水套上水口3,与排气道上水套集成;第四进水口14连通至排气道下水套上水口2,与排气道下水道集成。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进水口11,第二进水口12和第三进水口13分别经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和第三通道43导通至燃烧室水套区4。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进气侧冷却水套区6宽度为4.5~6mm。可有效改善进气门阀座温度,提高进气门可靠性;同时降低进气道座温度和两进气门之间燃烧室表面温度,均有利于提高汽油机抗爆性。

本实用新型中,缸盖出水口7与缸体水套连接,流经缸盖出水口7的水经缸体水套流回水泵。

本实用新型这种汽油机燃烧室冷却水套结构,由于高效汽油机采用集成排气道,需上下两层水套包裹,因此从整个缸盖进水口1进入后,在冷却水套本体内水流分为三股,即一股通往排气道下水套上水口2,与排气道下水道集成,本实用新型中仅第四进水口14连通至排气道下水套上水口2;一股通往排气道上水套上水口3,与排气道上水套集成,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进水口11,第二进水口12和第三进水口13汇集连通至排气道上水套上水口3;另外一股通往燃烧室水套区4,经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和第三通道43导通至燃烧室水套区4,此股冷却液呈包裹状从燃烧室排气流向进气侧,经进气侧冷却水套区6,最后通过缸盖出水口7借助缸体水套流回水泵。

本实用新型中,沿火花塞周圈布置的火花塞冷却水套区5,该结构的设置需配合缩小进气门座圈盘径才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缸的燃烧室缸盖水套为例,其他缸总体水套结构均类似,因此多缸机各缸水套流动均匀性优,缸盖温度场各缸一致性易控制,继而燃烧室各缸爆震一致性优,缸盖不易开裂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燃烧室冷却水套结构可提高各缸燃烧室温度均匀性,降低排气温度,及火花塞可有效降低排气道与火花塞间的局部温度区以及温度分布均匀性,避免缸盖开裂;同时火花塞四周均布置冷却水套,可降低火花塞侧电极温度,降低早燃概率以及火花塞高温失效。

本实用新型汽油机燃烧室冷却水套结构,其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可避免温度高导致缸盖开裂、火花塞侧电极温度高和抗爆性差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