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8500发布日期:2019-08-16 21:46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管,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排气管。



背景技术:

排气管是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一部分,排气系统主要包括排气歧管、排气管和消音器,一般为控制发动机污染物排放的三校催化器也安装在排气系统中,排气管一般包括前排气管和后排气管。汽车排气管对汽车机身的作用而言,起到减震降噪,延长排气消声系统寿命的作用。排气管的主要材质是不锈钢。对于一般的汽车而言,由于汽车的废气离开引擎时压力很大,其产生的噪音可能会让人感觉到发狂,这时起到主要消音的作用就是汽车的排气管,在其内部安装消音器,大大的降低了汽车的噪音。

现有技术中用于汽车排气管的噪音处理通常采用被动降噪,即通过一定的结构设计使得声音在运行中衰减,被动降噪只能对声音造成一定程度的减弱,效果通常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排气管,通过主动降噪与被动降噪相结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排气管,包括:壳体、降噪组件、以及排气组件三部分。

其中,壳体的外侧包裹有吸音绵;

降噪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主动降噪单元,与所述主动降噪单元电性连接的喇叭,以及两个反向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消声筒和第二消声筒;

排气管组件,包括排气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一端的滤网。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声筒与第二消声筒结构相同,包括筒体、焊接在所述筒体内壁且等距离排列的多个隔音盘,以及分别焊接在所述隔音盘上的消声碗。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外壁设有多个长条形吸音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隔音盘为圆环形,所述消声碗为漏斗形,所述消声碗的收敛部分与张开部分的半径之比为1:2。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声筒的一端设有夹紧块,所述排气管与所述第一消声筒通过夹紧块固定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声筒的一端连接有尾气处理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声筒与第二消声筒在壳体内相互连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排气管,通过将主动降噪与被动降噪相结合,通过主动降噪单元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被动降噪依靠第一消声筒和第二消声筒,尤其依靠隔音盘和消声碗,使得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反射、干涉和共振吸声,降噪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消声筒和第二消声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消声筒和第二消声筒的立体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排气管1、滤网2、吸音绵3、壳体4、尾气处理管5、第二消声筒6、第一消声筒7、筒体701、吸音板702、消声碗703、隔音盘704、喇叭8、主动降噪单元9、夹紧块10。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具体的局部组件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排气管1,由壳体、降噪组件、以及排气组件三部分组成。其中,壳体4的外侧包裹有吸音绵3,吸音棉为疏松且多孔的材料,絮状细纤维,纤维和纤维之间为立体交叉,互相缠绕在一起,呈现出许多细小的间隙,能有效地将噪声即声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耗费掉,从而到达吸收噪声的目的;降噪组件包括主动降噪模块和被动降噪模块,主动降噪模块包括主动降噪单元9和与所述主动降噪单元9电性连接的喇叭8,主动降噪单元9能够生成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并通过喇叭8播放与外界噪音中和;被动降噪通过结构方面的设计使得声音在传播途中受到衰减,从而起到降噪的作用,具体包括两个反向固定在所述壳体4内部的第一消声筒7和第二消声筒6,所述第一消声筒7与第二消声筒6结构相同,包括筒体701、隔音盘704和消声碗703,所述筒体701的外壁设有多个长条形吸音板702,所述隔音盘704焊接在所述筒体701内壁、以等距离排列,所述消声碗703分别焊接在所述隔音盘704上,所述隔音盘704为圆环形,所述消声碗703为漏斗形,所述消声碗703的收敛部分与张开部分的半径之比为1: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消声碗703,引起多次反射,造成衰减;排气管1组件,包括排气管1、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气管1一端的滤网2,所述排气管1通过夹紧块10与所述第一消声筒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消声筒6的一端连接有尾气处理管5,所述第一消声筒7与第二消声筒6在壳体4内相互连通。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汽车产生的噪音伴随着尾气通过尾气处理管5排入第二消声筒6内部,通过第二消声筒6内的消声碗703和隔音盘704,由于消声碗703的结构为漏斗形,当声波撞击到消声碗703后被分散开,使得能量大量衰减,被分散后的声波一部分朝向四周,与隔音盘704接触,由于筒体701外壁包裹有吸音板702,声能进入吸音板702后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耗费掉;另一部分声波继续前进,途径多个消声碗703,不断重复前述步骤,通过多通道使声波分流,在由各分流的声波相互冲击,经过多次这样的过程,使得声能被大部分散失,由此达到一级降噪的目的。残留的声波从第二消声筒6内逃逸,在壳体4内不断震荡、消耗,与此同时,主动降噪功能启动,主动降噪单元9生成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并通过喇叭8播放与外界噪音中和;此时完成了二级降噪。由于第一消声筒7与第二消声筒6在壳体4内相互连通,经过二级降噪后逃逸的声波一部分在壳体4内相互叠加、碰撞,被壳体4外壁包裹的吸音棉吸收,另一部分声波进入第一消声筒7内部,第一消声筒7与第二消声筒6结构相同,声波在第一消声筒7内的降噪原理与前述第二消声筒6相同,由此,完成了三级降噪。最终尾气通过排气管1排出,经过上述一次主动降噪与两次被动降噪,最终排出的噪声大大减小。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