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站尾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7314发布日期:2019-08-17 02:4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电站尾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电站尾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站尾水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发电站,是将自然界蕴藏的各种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二次能源)的工厂。19世纪末,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人们开始提出建立电力生产中心的设想。电机制造技术的发展,电能应用范围的扩大,生产对电的需要的迅速增长,发电厂随之应运而生。现在的发电厂有多种发电途径:靠火力发电的称火电厂,靠水力发电的称水电厂,还有些靠太阳能(光伏)和风力与潮汐发电的电厂等。

水能发电是一种技术十分成熟的环保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其大规模投入生产应用的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近年来,我国对于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也相当的高,水力发电站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尾水,但是,目前对尾水无法合理利用,从而导致尾水中所蕴含的能源的浪费,不能合理利用,并且还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发电站尾水循环利用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发电站尾水循环利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电站尾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土层,所述土层的上端一侧设有第一坝体,所述土层的上端设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上端设有第二坝体,所述第一坝体的一侧设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二坝体的一侧设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坝体和第二坝体上均设有水力发电设备,且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分别与两个水力发电设备连接,所述第一坝体的上端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围墙,两个第一围墙之间共同设有第一引流通道,两个第一围墙的一侧共同设有缓存池,且第二坝体的一侧固定在缓存池的一侧,所述第二坝体的另一侧设有两个第二围墙,且两个第二围墙之间共同设有第二引流通道,所述混凝土层的上端设有尾水渠,所述尾水渠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砾石层,所述尾水渠内的两端均安装有护栏,两个护栏之间等间距放置有多个鱼苗网箱,所述鱼苗网箱的两侧均连接有成鱼网箱,所述尾水渠的一端安装有电动阀门,所述水力发电设备的一端连接有变压设备,所述变压设备的一端连接有蓄电设备和控制机构,所述蓄电设备的一端连接有配电设备,且配电设备和控制机构相互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的一端和电动阀门相互连接,所述控制机构上设有触摸按钮。

优选地,所述护栏的两侧均设有两个通孔,所述砾石层的上端两侧均设有四个和通孔对应的盲孔,所述通孔内贯穿设有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延伸至盲孔内。

优选地,所述鱼苗网箱的长度为1米,宽度为1米,高度为1米,网目为0.5厘米。

优选地,所述成鱼网箱的长度为2米,宽度为2米,高度为2米,网目为2.5厘米。

优选地,所述鱼苗网箱和成鱼网箱均采用毛竹、泡沫塑料、油桶和砖块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围墙的高度大于第二围墙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护栏采用钢筋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均采用陶瓷制成。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成鱼网箱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二坝体的高度大于缓存池的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两个水力发电设备、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利用尾水进行二次发电的功能,降低了用电率,节约了成本;

2、通过鱼苗网箱、成鱼网箱和护栏之间的配合,能利用尾水养殖鱼类,提高了尾水的利用率,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该发明充分利用了电厂直流供水系统在排水中剩余的水能进行水轮机发电,所发电力接入厂用电系统,降低了厂用电率,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同时也符合资源节约型电厂的建设要求,节约了投资成本,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发电站尾水循环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发电站尾水循环利用系统第一网箱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发电站尾水循环利用系统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发电站尾水循环利用系统的流程图。

图中:1第一坝体、2第一排水管、3第一引流通道、4第一围墙、5混凝土层、6缓存池、7第二坝体、8第二排水管、9第二引流通道、10护栏、11电动阀门、12土层、13尾水渠、14鱼苗网箱、15通孔、16砾石层、17连接杆、18成鱼网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2、3、4,一种发电站尾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土层12,土层12的上端一侧设有第一坝体1,土层12的上端设有混凝土层5,混凝土层5的上端设有第二坝体7,第一坝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排水管2,第二坝体7的一侧设有第二排水管8,第一坝体1和第二坝体7上均设有水力发电设备,且第一排水管2和第二排水管8分别与两个水力发电设备连接,水经过第一排水管2和第二排水管8时,水能带动水力发电设备上的涡轮转动,从而产生电能,从而达到发电的效果;

第一坝体1的上端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围墙4,两个第一围墙4之间共同设有第一引流通道3,便于尾水流动,两个第一围墙4的一侧共同设有缓存池6,便于减缓尾水的流速,且第二坝体7的一侧固定在缓存池6的一侧,第二坝体7的另一侧设有两个第二围墙,且两个第二围墙之间共同设有第二引流通道9,混凝土层5的上端设有尾水渠13,便于存放尾水,尾水渠13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砾石层16,尾水渠13内的两端均安装有护栏10,两个护栏10之间等间距放置有多个鱼苗网箱14,鱼苗网箱14的两侧均连接有成鱼网箱18,防止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流出,利用护栏10限定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的活动范围;

尾水渠13的一端安装有电动阀门11,便于控制水位,水力发电设备的一端连接有变压设备,变压设备的一端连接有蓄电设备和控制机构,蓄电设备的一端连接有配电设备,且配电设备和控制机构相互连接,控制机构的一端和电动阀门11相互连接,控制机构上设有触摸按钮,鱼苗网箱14的长度为1米,宽度为1米,高度为1米,网目为0.5厘米,方便放置鱼苗,成鱼网箱18的长度为2米,宽度为2米,高度为2米,网目为2.5厘米,方便放置成鱼,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均采用毛竹、泡沫塑料、油桶和砖块制成,第一围墙4的高度大于第二围墙的高度,护栏10采用钢筋制成,第一排水管2和第二排水管8均采用陶瓷制成,相邻的两个成鱼网箱18之间通过连接杆17固定,提高成鱼网箱18之间连接的紧密性,第二坝体7的高度大于缓存池6的高度,在电动阀门11的作用下,方便根据需求对尾水的水位进行控制。

本发明中,护栏10的两侧均设有两个通孔15,砾石层16的上端两侧均设有四个和通孔15对应的盲孔,通孔15内贯穿设有锚杆,锚杆的一端延伸至盲孔内,方便安装和拆卸护栏10,提高护栏10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安装和拆卸的效率。

本发明中,水在经过第一排水管2和第二排水管8时,水能带动水力发电设备上的涡轮转动,利用涡轮的转动产生电能,从而能进行二次供电,供电结束后产生的尾水流入到尾水渠13内,然后利用毛竹作框架,用泡沫塑料和油桶作浮子,用砖块作沉子,缝制一个长度1米,宽度1米,高度1米,网目0.5厘米的鱼苗网箱14,然后再缝制一个长度为2米,宽度为2米,高度为2米,网目为2.5厘米的成鱼网箱18,将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投入到流速稍慢、温度稍低、且不受阳光直射的养殖水域内,使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在水中完全伸展开,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在水中软化并附着一些附着物之后,将虹鳟鱼苗放置到鱼苗网箱14内,鱼苗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1300尾,鱼苗入箱第三天后,用40摄氏度的温水,在投喂前20分钟浸泡虹鳟开口料,水和料比例为1:1,然后进行投喂,每天投喂3次,时间段分别为早晨9点,中午12点半,下午4点,当虹鳟鱼苗长至15厘米左右转入到成鱼网箱18,成鱼密度为每立方米40尾,然后用虹鳟成鱼料投喂,投喂次数为每天三次,分别是早晨8点,中午12点,下午5点,每次由专人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的摄食情况掌握投喂量,然后负责投喂,每天24小时进行观察,作好日志,每周清洗网箱1次,保证网箱内外水体的对流,并且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破损,防止逃鱼,在七、八、九月份天气最热时,在网箱上言搭起黑色的塑料网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直射水面,水温过高,影响摄食生长,每半月用100克溴氯海因溶于水,然后全箱泼洒进行消毒,每天2次,连续使用三天,并且每月投喂抗生素药饵1次,每次连投6天,从而防治鱼病。

实施例2

参照图1、2、3、4,一种发电站尾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土层12,土层12的上端一侧设有第一坝体1,土层12的上端设有混凝土层5,混凝土层5的上端设有第二坝体7,第一坝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排水管2,第二坝体7的一侧设有第二排水管8,第一坝体1和第二坝体7上均设有水力发电设备,且第一排水管2和第二排水管8分别与两个水力发电设备连接,水经过第一排水管2和第二排水管8时,水能带动水力发电设备上的涡轮转动,从而产生电能,从而达到发电的效果;

第一坝体1的上端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围墙4,两个第一围墙4之间共同设有第一引流通道3,便于尾水流动,两个第一围墙4的一侧共同设有缓存池6,便于减缓尾水的流速,且第二坝体7的一侧固定在缓存池6的一侧,第二坝体7的另一侧设有两个第二围墙,且两个第二围墙之间共同设有第二引流通道9,混凝土层5的上端设有尾水渠13,便于存放尾水,尾水渠13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砾石层16,尾水渠13内的两端均安装有护栏10,两个护栏10之间等间距放置有多个鱼苗网箱14,鱼苗网箱14的两侧均连接有成鱼网箱18,防止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流出,利用护栏10限定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的活动范围;

尾水渠13的一端安装有电动阀门11,便于控制水位,水力发电设备的一端连接有变压设备,变压设备的一端连接有蓄电设备和控制机构,蓄电设备的一端连接有配电设备,且配电设备和控制机构相互连接,控制机构的一端和电动阀门11相互连接,控制机构上设有触摸按钮,鱼苗网箱14的长度为1米,宽度为1米,高度为1米,网目为0.5厘米,方便放置鱼苗,成鱼网箱18的长度为2米,宽度为2米,高度为2米,网目为2.5厘米,方便放置成鱼,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均采用毛竹、泡沫塑料、油桶和砖块制成,第一围墙4的高度大于第二围墙的高度,护栏10采用钢筋制成,第一排水管2和第二排水管8均采用陶瓷制成,相邻的两个成鱼网箱18之间通过连接杆17固定,提高成鱼网箱18之间连接的紧密性,第二坝体7的高度大于缓存池6的高度,在电动阀门11的作用下,方便根据需求对尾水的水位进行控制。

本发明中,护栏10的两侧均设有两个通孔15,砾石层16的上端两侧均设有四个和通孔15对应的盲孔,通孔15内贯穿设有锚杆,锚杆的一端延伸至盲孔内,方便安装和拆卸护栏10,提高护栏10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安装和拆卸的效率。

本发明中,水在经过第一排水管2和第二排水管8时,水能带动水力发电设备上的涡轮转动,利用涡轮的转动产生电能,从而能进行二次供电,供电结束后产生的尾水流入到尾水渠13内,然后利用毛竹作框架,用泡沫塑料和油桶作浮子,用砖块作沉子,缝制一个长度1米,宽度1米,高度1米,网目0.5厘米的鱼苗网箱14,然后再缝制一个长度为2米,宽度为2米,高度为2米,网目为2.5厘米的成鱼网箱18,将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投入到流速稍慢、温度稍低、且不受阳光直射的养殖水域内,使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在水中完全伸展开,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在水中软化并附着一些附着物之后,将虹鳟鱼苗放置到鱼苗网箱14内,鱼苗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1400尾,鱼苗入箱第三天后,用40摄氏度的温水,在投喂前20分钟浸泡虹鳟开口料,水和料比例为1:1,然后进行投喂,每天投喂3次,时间段分别为早晨9点半,下午1点,下午4点半,当虹鳟鱼苗长至15厘米左右转入到成鱼网箱18,成鱼密度为每立方米50尾,然后用虹鳟成鱼料投喂,投喂次数为每天三次,分别是早晨8点半,中午12点半,下午5点半,每次由专人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的摄食情况掌握投喂量,然后负责投喂,每天24小时进行观察,作好日志,每周清洗网箱1次,保证网箱内外水体的对流,并且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破损,防止逃鱼,在七、八、九月份天气最热时,在网箱上言搭起黑色的塑料网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直射水面,水温过高,影响摄食生长,每半月用100克溴氯海因溶于水,然后全箱泼洒进行消毒,每天2次,连续使用三天,并且每月投喂抗生素药饵1次,每次连投6天,从而防治鱼病。

实施例3

参照图1、2、3、4,一种发电站尾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土层12,土层12的上端一侧设有第一坝体1,土层12的上端设有混凝土层5,混凝土层5的上端设有第二坝体7,第一坝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排水管2,第二坝体7的一侧设有第二排水管8,第一坝体1和第二坝体7上均设有水力发电设备,且第一排水管2和第二排水管8分别与两个水力发电设备连接,水经过第一排水管2和第二排水管8时,水能带动水力发电设备上的涡轮转动,从而产生电能,从而达到发电的效果;

第一坝体1的上端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围墙4,两个第一围墙4之间共同设有第一引流通道3,便于尾水流动,两个第一围墙4的一侧共同设有缓存池6,便于减缓尾水的流速,且第二坝体7的一侧固定在缓存池6的一侧,第二坝体7的另一侧设有两个第二围墙,且两个第二围墙之间共同设有第二引流通道9,混凝土层5的上端设有尾水渠13,便于存放尾水,尾水渠13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砾石层16,尾水渠13内的两端均安装有护栏10,两个护栏10之间等间距放置有多个鱼苗网箱14,鱼苗网箱14的两侧均连接有成鱼网箱18,防止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流出,利用护栏10限定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的活动范围;

尾水渠13的一端安装有电动阀门11,便于控制水位,水力发电设备的一端连接有变压设备,变压设备的一端连接有蓄电设备和控制机构,蓄电设备的一端连接有配电设备,且配电设备和控制机构相互连接,控制机构的一端和电动阀门11相互连接,控制机构上设有触摸按钮,鱼苗网箱14的长度为1米,宽度为1米,高度为1米,网目为0.5厘米,方便放置鱼苗,成鱼网箱18的长度为2米,宽度为2米,高度为2米,网目为2.5厘米,方便放置成鱼,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均采用毛竹、泡沫塑料、油桶和砖块制成,第一围墙4的高度大于第二围墙的高度,护栏10采用钢筋制成,第一排水管2和第二排水管8均采用陶瓷制成,相邻的两个成鱼网箱18之间通过连接杆17固定,提高成鱼网箱18之间连接的紧密性,第二坝体7的高度大于缓存池6的高度,在电动阀门11的作用下,方便根据需求对尾水的水位进行控制。

本发明中,护栏10的两侧均设有两个通孔15,砾石层16的上端两侧均设有四个和通孔15对应的盲孔,通孔15内贯穿设有锚杆,锚杆的一端延伸至盲孔内,方便安装和拆卸护栏10,提高护栏10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安装和拆卸的效率。

本发明中,水在经过第一排水管2和第二排水管8时,水能带动水力发电设备上的涡轮转动,利用涡轮的转动产生电能,从而能进行二次供电,供电结束后产生的尾水流入到尾水渠13内,然后利用毛竹作框架,用泡沫塑料和油桶作浮子,用砖块作沉子,缝制一个长度1米,宽度1米,高度1米,网目0.5厘米的鱼苗网箱14,然后再缝制一个长度为2米,宽度为2米,高度为2米,网目为2.5厘米的成鱼网箱18,将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投入到流速稍慢、温度稍低、且不受阳光直射的养殖水域内,使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在水中完全伸展开,鱼苗网箱14和成鱼网箱18在水中软化并附着一些附着物之后,将虹鳟鱼苗放置到鱼苗网箱14内,鱼苗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1500尾,鱼苗入箱第三天后,用40摄氏度的温水,在投喂前20分钟浸泡虹鳟开口料,水和料比例为1:1,然后进行投喂,每天投喂3次,时间段分别为早晨10点,下午1点半,下午5点,当虹鳟鱼苗长至15厘米左右转入到成鱼网箱18,成鱼密度为每立方米60尾,然后用虹鳟成鱼料投喂,投喂次数为每天三次,分别是早晨9点,下午1点,下午6点,每次由专人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的摄食情况掌握投喂量,然后负责投喂,每天24小时进行观察,作好日志,每周清洗网箱1次,保证网箱内外水体的对流,并且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破损,防止逃鱼,在七、八、九月份天气最热时,在网箱上言搭起黑色的塑料网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直射水面,水温过高,影响摄食生长,每半月用100克溴氯海因溶于水,然后全箱泼洒进行消毒,每天2次,连续使用三天,并且每月投喂抗生素药饵1次,每次连投6天,从而防治鱼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