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积碳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9813发布日期:2020-03-27 19:32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积碳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对飞机内活塞式发动机的维修及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积碳工具。



背景技术:

对于我国使用的活塞式发动机飞机,经常发生发动机瞬间抖动故障或滑油泄露的飞行事故,经检查发现大多属于排气门卡阻现象。发生排气门卡阻现象的原因是发动机排气门套内排气门杆附近有胶质积碳,使得排气门杆与气门导套配合间隙变小或间隙消失;同时我国使用的20号航空润滑油杂质多,含碳量高,且未采取除尘装置,这些硬质积碳进入气门导套中,引起气门阻滞。

综上经验,飞机制造厂在日常维护细则中提出,发动机在使用到达200h左右时,水平线以上各缸需要对排气门进行除积碳工作。且除积碳后仍不能排除抖动故障时,需逐个拆下气缸,分解检查排气门,对积碳彻底清理且不能损伤机件。

目前排气门套清除积碳是采用的手工操作,在不拆卸气缸的情况下使用砂纸缠绕手柄上对排气门套进行打磨或全部拆卸进行清洗。第一种维护方法的缺点在于空间狭小操作不方便,用力不均匀;第二种维护方法耗时长。目前的工作方式均给维修维护带来大量繁琐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用完全拆解发动机,能够快速清理发动机推气门套内积碳的除积碳工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除积碳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与所述手持部固定连接的往复机构、旋转杆、驱动输出轴与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的电机以及与设置在所述旋转杆上的除碳单元;

所述手持部上设置与所述旋转杆平行的导向轨以及沿导向轨往复滑动的轴承套板,所述旋转杆与所述轴承套板转动连接。

通过电机驱动所述除碳单元旋转运动,同时驱动往复机构,使往复机构以及旋转杆上的除碳单元进行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蜗杆、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机构还包括铰接在所述蜗轮上的固定轴、与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的轴座以及一端铰接在所述蜗轮上的连杆。

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手持部铰接,所述轴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轴承套板,所述蜗轮与所述连杆的铰接点远离蜗轮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杆包括与所述电机另一端传动连接的转轴以及与转轴铰接的推板。

进一步的:所述除碳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上的固定套、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外表面的弹簧,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弹簧另一端的除碳体。

进一步的:所述除碳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弹簧另一端的调整块,固定连接在调整块外侧的除碳体。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蜗轮上的齿轮、与齿轮啮合的齿条以及与齿条滑动连接的滑轨;

所述齿条与所述手持部固定连接;

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到所述手持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还包括固定在手持部上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的滑槽座以及与所述固定板卡接的护罩。

进一步的:所述护罩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护罩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还包括与电机连通的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使用电机带动旋转杆,并通过往复机构的蜗杆与蜗轮啮合,蜗轮端面偏心铰接的连杆以及固定连杆的手持部实现除碳单元的旋转运动的同时可以往复运动,除碳体在排气套内均匀并持续接触,并通过除碳单元中的弹簧与调整块的微调整,使得除碳体逐步进给对积碳的清除,由于除积碳工作是周期并且大量性工作,电机的使用可节约大量人工劳动;

由于减速电机的恒定输出,作用到除碳单元表面的作用力比手工操作更加均衡;

由于除碳单元旋转同时往复运动,使除碳体全面接触推气门套内孔,比人工操作更能全方位清除积碳。

由于采用了蜗轮蜗杆及曲柄滑块机构,即减少了动力原件的使用,又使除碳体实现同时旋转及往复动作,既符合发动机内操作空间小的要求,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本使用新型的使用即避免了存有未清除的积碳,又能避免除碳不净造成气缸及其部件拆卸逐件清洗的繁重工作,使得飞机维护中的除积碳工作更加方便、可靠,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总结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发明总结构俯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调整单元局部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中:1电机;2转轴;3调整块;4弹簧;5除碳体;6固定套;7推板;8轴承套板;9滑槽座;10固定架;11轴座;12连杆;13蜗轮;14固定轴;15护罩;16蜗杆;17手柄;18开关;19导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为使得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相关技术方案更清晰、完整地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情况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不能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有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附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除积碳工具,:包括手持部与所述手持部固定连接的往复机构、旋转杆、驱动输出轴与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的电机1以及与设置在所述旋转杆上的除碳单元;

所述手持部上设置与所述旋转杆平行的导向轨19以及沿导向轨19往复滑动的轴承套板8;

所述手持部还包括固定架10、设置在固定架10下端的滑槽座9以及与所述固定架10卡接的护罩15;所述轴承套板8与所述滑槽座9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座9为所述导向轨19的另一种导向结构,两种结构可以统一或共同实用。

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蜗轮13、与所述蜗轮13相啮合的蜗杆16以及一端铰接在所述蜗轮13上的连杆12,所述蜗轮13与所述连杆12的铰接点远离蜗轮13中心,所述轴承套板8螺栓固定所述轴座11,所述固定轴14螺栓固定在轴座11上。

所述蜗杆16设置在电机1一端;

所述蜗杆16与电机1传动连接;

所述连杆12的另一端与滑槽座9铰接;

所述旋转杆包括与所述电机1另一端传动连接的转轴2以及与转轴铰接的推板7。

如附图1、3所示,所述除碳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2上的固定套6、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套6外表面的弹簧4、设置在所述弹簧4另一端的调整块3以及固定连接调整块3外侧的除碳体5。

所述蜗杆16平键连接在电机1左侧,转轴2平键连接在电机1右侧;所述电机1左端安装面与轴承套板8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套板8左端固定连接轴座11,固定轴14与轴座11螺栓固定,轴座11上设置深沟球轴承,蜗轮13通过深沟球轴承转动连接到轴座11上;连杆12一端与蜗轮13的端面铰接,蜗轮13与连杆12的转动连接点远离蜗轮13的轴心,连杆12的另一端铰接到滑槽座9上,轴承套板8下端在滑槽座9内滑动,滑槽座9螺栓固定在固定架10的底端,固定架10为u型结构,固定架10上端设置导向轨19,导向轨19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0左端,导向轨19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0右端,轴承套板8在导向杆19上滑动,固定架10下表面卡接护罩15,护罩15上螺栓固定手柄17以及与右侧手柄17弹性连接的开关18,开关18与电机1导通。

所述转轴2右端为固定连接固定套6,固定套6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8个盲孔,盲孔内设置有弹簧4,弹簧4上浮动连接调整块3,调整块3截面为t形块,宽端嵌入盲孔内,窄端可突出固定套6上的盲孔,调整块3突出端端面与除碳体5固定连接,螺杆2右端面螺栓固定推板7。

使用方法:

操作人员首次打开发动机护罩,将发动机推气门上部的气门弹簧挡块卸下,手持本发明手柄将除碳体推入排气门内,当推板顶到排气门杆上端面,并在排气门套上端面停止。此时按动右侧手柄17上的按钮18,减速电机1启动,带动蜗杆16以及转轴2转动,转轴2带动除碳单元中的固定套6旋转,固定套6带动除碳单元中的除碳体5转动,进行旋转除碳,由于发动机内部推气门套与推气门杆间隙小,为配合使用,如果除碳体5相对推气门套压力过大,而操作人员又无法看到打磨效果的情况下,除碳体5极易对推气门套的内孔尺寸进行扩大,会影响发动机使用性能,本发明加入弹簧4、调整块3作为除碳体5打磨时压力的调整,降低维修工作造成机器性能的影响。

当减速电机1启动后,由于蜗杆16与蜗轮13啮合传动,带动蜗轮13进行转动,蜗轮13旋转轴心与蜗杆16旋转中心垂直,蜗轮13上有偏心连接的连接杆12,蜗轮13与连接杆12的转动连接点绕着蜗轮13中心做圆周运动,连杆12另一端固定连接到滑槽座9上,由于轴承套板8下端在滑槽座9内滑动,轴承套板8上端在导向轨19上滑动,而蜗轮13固定连接在轴承套板8上,所以当连杆12一端铰接点随蜗轮13的转动连接点转动时,连杆12另一端铰接点带动往复机构、旋转杆以及固定在旋转杆上的除碳单元做往复直线运动,对推气门套整个工作面进行积碳清理。

实施例2

如附图4所示,与实施例1相同,其区别在于一种除积碳工具所述往复机构包括包括蜗轮13、与所述蜗轮13固定连接的齿轮20、与齿轮20传动连接的齿条21以及与齿条21滑动连接的滑轨22,齿条21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0左端,蜗轮13与齿轮20同心,滑轨22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0上;并增加控制系统,可以是单片机或可编程控制器,对电机1进行定时正反转控制。

工作方法:操作人员开启按钮,通过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使电机1定时正反旋转切换。本实施例图示中蜗杆为左旋,当电机1顺时针旋转,固定在转轴2上的除碳单元顺时针旋转,蜗杆16带动蜗轮13逆时针旋转,齿轮20与蜗轮13逆时针转动,齿轮20与齿条21啮合传动,齿条21带动往复机构、旋转杆以及除碳单元向左移动;当电机1逆时针旋转,固定在转轴2上的除碳单元逆时针旋转,蜗杆16带动蜗轮13顺时针旋转,齿轮20与蜗轮13顺时针旋转,齿轮20与齿条21啮合传动,齿条21带动往复机构、旋转杆以及除碳单元向右移动,从而实现除碳单元旋转并往复运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