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转换阀的燃油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7012发布日期:2019-09-20 21:2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转换阀的燃油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加热器,属于机动车燃油系统配套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常温下柴油黏度较小,流动性好,喷雾效果好,燃烧充分,从而排放低,耗油少。

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随着气温降低到零度以下时,柴油时即开始析出蜡状物,变稠无法使用,要换成相应负标号的柴油,负标号越高价格也越贵,增加了使用成本,现有技术提出过柴油发动机加热器,可在寒冷的冬季利用排气管加热器对油箱内的柴油进行加热,但现有的加热器结构和安装较为复杂,其整体笨拙,安装在机车上影响整车结构尺寸,且需要一些特质的零部件实现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柴油受低气温影响变稠,在机车上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带转换阀的燃油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转换阀的燃油加热器,包括底座和加热水箱,所述的底座的下端具有凸起的连接体,所述的加热水箱卡装在连接体上,所述的底座上分别加工有进水通路、出水通路、进油通路和出油通路,所述的进水通路、出水通路、进油通路和出油通路上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出水管、进油管和出油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加热水箱内部连通,进油管和出油管与加热水箱焊接在一起,且进油管和出油管伸出加热水箱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体的上加工有第一进油孔和第一出油孔,所述的底座上加工有第二进油孔和第二出油孔,第一进油孔与第二进油孔连通形成进油通路,第一出油孔与第二出油孔连通形成出油通路;

所述的连接体上加工有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所述的底座上加工有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第一进水孔与第二进水孔连通形成进水通路,第一出水孔与第二出水孔连通形成出水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上还加工有第一阀体安装孔和第二阀体安装孔,所述的第一阀体安装孔与进油通路连通,所述的第二阀体安装孔与出油通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出油孔的孔内还加工有电热棒安装孔,所述的电热棒安装孔贯通底座,电热棒安装孔内安装有电加热棒。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为方形底座或圆形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体上加工有液位探测孔和泄气孔,所述的液位探测孔和泄气孔贯穿整个连接体和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体上加工有环形安装卡槽,所述的环形安装卡槽包络第一进油孔、第一出油孔、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体为圆形,连接体的外圆面加工有外螺纹,连接体的上端面加工有卡瓣。

进一步地、为了减轻整个水电混合燃油加热器连通体的重量,底座上还加工有工艺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底座和连接体形成一个连通体,在连通体内分别设置有进水通路、出水通路、进油通路和出油通路,进水通路、出水通路、进油通路和出油通路分别用于连通进水管、回水管、进油管和出油管,并通过机车水箱中的热水对柴油进行加热,既不消耗机动车蓄电池的能源,又起到对柴油进行加热的作用;而且,在对柴油进行加热地同时,降低了水箱中冷却水的温度,有利于发动机的运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坚固耐用,工作可靠,确保了对发动机内燃油的有效分流,并实现对燃油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底座与进水管、出水管、进油管、出油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底座的轴测图;

图4是底座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右视图;

图6是图4的俯视图;

图7是图4的左视图;

图8是图7中第二阀体安装孔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连接体,3-第一进油孔,4-第一出油孔,5-第二进油孔,6-第二出油孔,7-第一进水孔,8-第一出水孔,9-第二进水孔,10-第二出水孔,11-第一阀体安装孔,12-第二阀体安装孔,13-电热棒安装孔,14-加热水箱,15-进水管,16-出水管,17-进油管, 18-出油管,19-电加热棒,20-液位探测孔,21-泄气孔,22-环形安装卡槽,23-卡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带转换阀的燃油加热器,包括底座1和加热水箱14,所述的底座1的下端具有凸起的连接体2,所述的加热水箱14卡装在连接体2上,所述的底座1上分别加工有进水通路、出水通路、进油通路和出油通路,所述的进水通路、出水通路、进油通路和出油通路上分别连通有进水管 15、出水管16、进油管17和出油管18,进水管15和出水管16与加热水箱14内部连通,进油管17和出油管18与加热水箱14焊接在一起,且进油管17和出油管18伸出加热水箱14底端;所述的连接体2的上加工有第一进油孔3和第一出油孔4,所述的底座1上加工有第二进油孔5和第二出油孔6,第一进油孔3与第二进油孔5连通形成进油通路,第一出油孔4与第二出油孔6连通形成出油通路;所述的连接体2上加工有第一进水孔7 和第一出水孔8,所述的底座1上加工有第二进水孔9和第二出水孔10,第一进水孔7 与第二进水孔9连通形成进水通路,第一出水孔8与第二出水孔10连通形成出水通路。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水通路、出水通路、进油通路和出油通路;其中

1.进水通路包括第一进水孔7、第二进水孔9和进水管15,进水通路的第二进水孔9 与外部热水水源连通,用于将热水通过进水通路输入到加热水箱14内部;

2.出水通路包括第一出水孔8、第二出水孔10和出水管16,出水通路的出水管16将加热水箱14内部的冷却的水分自第二出水孔10排出;

进水通路与出水通路形成一个热水流通管路;

3.进油通路包括第一进油孔3、第二进油孔5和进油管17,进油通路的第二进油孔5 与发动机回油管路连通,发动机回油管路的冷却的柴油自第二进油孔5、第一进油孔3和进油管17进入油箱;

4.出油通路包括第一出油孔4、第二出油孔6和出油管18,出油通路的第二出油孔6 与发动机进油管路连通,经过出油管18抽出的柴油经过加热水箱14内部热水的热量交换,将加热后的柴油输入到发动机进油管路中,提供发动机使用;

进油通路、出油通路与发动机油路形成一个供油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带转换阀的燃油加热器,所述的底座1上还加工有第一阀体安装孔11和第二阀体安装孔12,所述的第一阀体安装孔11与进油通路连通,所述的第二阀体安装孔12与出油通路连通。如此设置,第一阀体安装孔11和第二阀体安装孔12内分别安装有控制阀,控制阀能够控制机车燃油流入和流出,这种在底座1和连接体2上加工的油路和水路结构使得整个燃油加热器功能性强,且结构紧凑,灵活,便于用户安装和使用,为柴油机车提供了使用便利。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带转换阀的燃油加热器,所述的第一出油孔4的孔内还加工有电热棒安装孔13,所述的电热棒安装孔 13贯通底座1,电热棒安装孔13内安装有电加热棒19。如此设置,电热棒安装孔13内部安装有电加热棒19,电加热棒19与油箱内部机车燃油接触,可实现对燃油直接加热。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带转换阀的燃油加热器,所述的底座1为方形底座或圆形底座。所述的底座1和连接体2均为铝制底座和铝制连接体,采用铝制材料能够减轻其整体质量,且增加耐久耐用度。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至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水电混合燃油加热器连通体,所述的连接体上加工有液位探测孔20和泄气孔21,所述的液位探测孔20和泄气孔21贯穿整个连接体和底座,为了减轻整个水电混合燃油加热器连通体的重量,底座上还加工有工艺孔;液位探测孔20内安装有液位探测传感器,液位探测传感器上具有液位探测浮子,通过液位探测浮子能够探测油箱内部液位,进而将油箱内液位信息传递给用户,查看油箱内部油量。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水电混合燃油加热器连通体,所述的连接体2上加工有环形安装卡槽22,所述的环形安装卡槽22包络第一进油孔3、第一出油孔4、第一进水孔7和第一出水孔8。如此设置,环形安装卡槽用于加热水箱的安装定位。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至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水电混合燃油加热器连通体,所述的连接体2为圆形,连接体2的外圆面加工有外螺纹,连接体的上端面加工有卡瓣23。如此设置,连接体的外圆面加工有外螺纹和连接体的上端面加工有卡瓣23,便于整个水电混合燃油加热器连通体与油箱的连接安装。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为总能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铰链连接。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