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换油功能的发动机机油标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7821发布日期:2020-05-15 16:36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换油功能的发动机机油标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机油测量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换油功能的发动机机油标尺。



背景技术:

机油标尺的作用是测量机油静态液面的高度,从而反映出发动机机油存量是否在合理范围。常规机油尺都会有明显的上限位与下限位,只要确保检测出的机油油位在上下之间即可。如果能在中间位置当然是最好。在这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机油不是越多越好,油液液面越高,其实发动机的阻力越大,理想情况下,可将液面保持在中间位置偏下一点,此时发动机的阻力最小油耗最低,同时润滑性能也能保持稳定。

现有的机油标尺只能测量机油液面高度,而无法将沉积的老油抽出,将新油灌入,若需要换油,必须另外寻找换油设备,给相应工作人员带来不便,与此同时目前大多数的机油标尺测量精度不高,导致在测量时会出现较大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换油功能的发动机机油标尺,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利用拉杆反复抽拉排油管的内部空间,可形成一定负压将机油从发动机中吸出,排出老油,从漏斗处可添加新油,通过增加游标刻度尺,利用其原理可提高机油测量的精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换油功能的发动机机油标尺,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呈长方形结构,且手柄底部固定连接有柄把,所述柄把呈梯形结构,所述柄把底部间隙连接有尺杆,所述尺杆正下方滑动连接有游标刻度尺,所述游标刻度尺右侧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呈一排尖齿结构,所述尺杆左侧通过固定环a与排油管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油管呈l型结构,且排油管左侧壁贯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杆头,所述尺杆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固定环b与进油管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油管顶端插接有漏斗。

可选的,所述柄把下端外侧壁套接o型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游标刻度尺包括主尺以及游标尺,所述游标尺滑动连接于主尺底部。

可选的,所述定位槽上卡扣连接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活动连接于尺杆右侧壁。

可选的,所述固定环a右侧间隙连接在尺杆上,所述排油管套接于固定环a内侧壁,所述固定环b左侧间隙连接在支撑杆上,所述进油管套接于固定环b内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实用,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工作时,工作人员单手握住手柄,将机油标尺竖直插入到发动机油腔内部,一直到游标刻度尺触底,再将机油标尺缓缓抽出,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游标卡尺没有办法触底,可以通过拉出尺杆侧面的定位销,使得定位销从定位槽中抽离,这样游标刻度尺失去固定,处于可滑动伸缩状态,将游标刻度尺在尺杆内部的部分拉出,从而实现游标刻度尺的延长,当感觉长度足够时,再重新将定位销卡入定位槽中,重新固定游标刻度尺,通过这一方式,使得机油标尺能够测量各种深度的发动机油腔,大大提升了该设备的适用范围。

2、本实用新型中,机油标尺抽出后,相应工作人员读出机油在游标刻度尺的主尺上所留下的高度值,随后再对其进行精准校对,具体实施方式为滑动主尺下方的游标尺,先将游标尺的刻度起点与主尺的刻度起点对齐,随后根据主尺与游标尺间每个刻度的定差进行相应公式计算,以此完成对发动机油腔高度的精准读取,通过增加将普通机油量尺换成游标刻度尺,大大提升了该设备的测量精度。

3、本实用新型中,在需要利用机油标尺进行换油时,先将机油标尺插入发动机油腔,无需游标刻度尺触底,只需要排油管与进油管没入机油液面以下即可,随即由工作人员握住杆头,拉动拉杆,使得气管吸出大量气体,从而使得排油管内部形成一定负压,通过气体压力差可以将油腔内部的老油抽离并经过排油管排出,老油排干后,工作人员将新油通过漏斗倒入进油管内部,依靠机油自身的重力作用从而落入到发动机油腔内部,完成新油的注入,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对机油进行换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换油功能的发动机机油标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换油功能的发动机机油标尺的游标刻度尺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柄把;3、o型密封圈;4、尺杆;5、游标刻度尺;501、主尺;502、游标尺;6、定位槽;7、定位销;8、固定环a;9、排油管;10、气管;11、拉杆;12、杆头;13、支撑杆;14、固定环b;15、漏斗;16、进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换油功能的发动机机油标尺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换油功能的发动机机油标尺,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呈长方形结构,且手柄1底部固定连接有柄把2,所述柄把2呈梯形结构,所述柄把2底部间隙连接有尺杆4,所述尺杆4正下方滑动连接有游标刻度尺5,所述游标刻度尺5右侧壁开设有定位槽6,所述定位槽6呈一排尖齿结构,所述尺杆4左侧通过固定环a8与排油管9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油管9呈l型结构,且排油管9左侧壁贯通连接有气管10,所述气管10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11,所述拉杆11顶端固定连接有杆头12,所述尺杆4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通过固定环b14与进油管16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油管16顶端插接有漏斗15。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需要利用机油标尺进行换油时,先将机油标尺插入发动机油腔,无需游标刻度尺5触底,只需要排油管9与进油管16没入机油液面以下即可,随即由工作人员握住杆头12,拉动拉杆11,使得气管10吸出大量气体,从而使得排油管9内部形成一定负压,通过气体压力差可以将油腔内部的老油抽离并经过排油管9排出,老油排干后,工作人员将新油通过漏斗15倒入进油管16内部,依靠机油自身的重力作用从而落入到发动机油腔内部,完成新油的注入,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对机油进行换油。

其中,所述柄把2下端外侧壁套接o型密封圈3。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当将机油标尺插入到发动机油腔内部时,o型密封圈3可以堵住入口,避免外界的灰尘与水分进入油腔内部,保证了油腔内部机油的成分不被污染。

其中,所述游标刻度尺5包括主尺501以及游标尺502,所述游标尺502滑动连接于主尺501底部。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机油标尺抽出后,相应工作人员读出机油在游标刻度尺5的主尺501上所留下的高度值,随后再对其进行精准校对,具体实施方式为滑动主尺501下方的游标尺502,先将游标尺502的刻度起点与主尺501的刻度起点对齐,随后根据主尺501与游标尺502间每个刻度的定差进行相应公式计算,以此完成对发动机油腔高度的精准读取,通过增加将普通机油量尺换成游标刻度尺5,大大提升了该设备的测量精度。

其中,所述定位槽6上卡扣连接有定位销7,所述定位销7活动连接于尺杆4右侧壁。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拉出尺杆4侧面的定位销7,使得定位销7从定位槽6中抽离,这样游标刻度尺5失去固定,处于可滑动伸缩状态,将游标刻度尺5在尺杆4内部的部分拉出,从而实现游标刻度尺5的延长,当感觉长度足够时,再重新将定位销7卡入定位槽6中,重新固定游标刻度尺5,通过这一方式,使得机油标尺能够测量各种深度的发动机油腔,大大提升了该设备的适用范围。

其中,所述固定环a8右侧间隙连接在尺杆4上,所述排油管9套接于固定环a8内侧壁,所述固定环b14左侧间隙连接在支撑杆13上,所述进油管16套接于固定环b14内侧壁。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定环a8与固定环b14可分别对排油管9以及进油管16进行有效固定,且当排油管9与进油管16需要清洗时,可将排油管9以及进油管16分别从固定环a8以及固定环b14的内部环体中抽离出来,十分便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换油功能的发动机机油标尺,工作时,工作人员单手握住手柄1,将机油标尺竖直插入到发动机油腔内部,一直到游标刻度尺5触底,再将机油标尺缓缓抽出,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游标刻度尺5没有办法触底,可以通过拉出尺杆4侧面的定位销7,使得定位销7从定位槽6中抽离,这样游标刻度尺5失去固定,处于可滑动伸缩状态,将游标刻度尺5在尺杆4内部的部分拉出,从而实现游标刻度尺5的延长,当感觉长度足够时,再重新将定位销7卡入定位槽6中,重新固定游标刻度尺5,通过这一方式,使得机油标尺能够测量各种深度的发动机油腔,大大提升了该设备的适用范围;机油标尺抽出后,相应工作人员读出机油在游标刻度尺5的主尺501上所留下的高度值,随后再对其进行精准校对,具体实施方式为滑动主尺501下方的游标尺502,先将游标尺502的刻度起点与主尺501的刻度起点对齐,随后根据主尺501与游标尺502间每个刻度的定差进行相应公式计算,以此完成对发动机油腔高度的精准读取,通过增加将普通机油量尺换成游标刻度尺5,大大提升了该设备的测量精度;在需要利用机油标尺进行换油时,先将机油标尺插入发动机油腔,无需游标刻度尺5触底,只需要排油管9与进油管16没入机油液面以下即可,随即由工作人员握住杆头12,拉动拉杆11,使得气管10吸出大量气体,从而使得排油管9内部形成一定负压,通过气体压力差可以将油腔内部的老油抽离并经过排油管9排出,老油排干后,工作人员将新油通过漏斗15倒入进油管16内部,依靠机油自身的重力作用从而落入到发动机油腔内部,完成新油的注入,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对机油进行换油。

本实用新型的手柄1;柄把2;o型密封圈3;尺杆4;游标刻度尺5;主尺501;游标尺502;定位槽6;定位销7;固定环a8;排油管9;气管10;拉杆11;杆头12;支撑杆13;固定环b14;漏斗15;进油管1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