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芯上端盖及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9451发布日期:2020-05-20 00:5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芯上端盖及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清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芯上端盖及滤清器。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四芯之一的滤清器,能够滤除发动机燃油系统中的有害颗粒及水分,以保护发动机燃油系统的油泵油嘴、缸套、活塞环等部件,减少磨损,避免堵塞。随着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规定日趋严格,滤清器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需要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现有的滤清器在使用时,由于滤芯上端盖上部的空气阻力过大,燃油液面无法上升到设计高度,进而导致滤芯利用效率过低,滤清器的过滤效果不佳,无法保证燃油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滤芯上端盖及滤清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芯上端盖,能够有效提高滤芯的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清器,其过滤效果较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滤芯上端盖,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朝向滤芯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底部设置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排气时,所述滤芯上端盖上方的气体依次经由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排至滤清器的排气管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通孔为上窄下宽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二通孔较窄一端的尺寸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端盖本体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凸台为与所述端盖本体同轴心的圆柱体结构;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第一凸台底部的中心。

作为优选,所述端盖本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端盖本体同心的环形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端盖本体的同侧,所述滤芯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端盖本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凸台开设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凸台设置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凸台的缺口沿着所述端盖本体的周向交错分布。

一种滤清器,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滤芯上端盖,还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滤芯组件和滤芯下端盖,所述滤芯组件设于所述滤芯上端盖和所述滤芯下端盖之间;所述滤芯组件包括中心管和设于所述中心管外周的滤纸,所述中心管的内部设置所述排气管,所述滤芯上端盖上方的空气依次经由所述通气孔和所述中心管后排至所述排气管内。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管包括中心管上盖、中心管下盖和设于所述中心管上盖与所述中心管下盖之间的斥水网,所述排气管设于所述斥水网内部;

所述中心管上盖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斥水网的外围,所述滤芯上端盖上方的空气依次经由所述通气孔、所述排气口和所述斥水网排至所述排气管内。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管上盖为顶端设有敞口的中空圆柱体结构,以使所述中心管上盖套设于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围。

作为优选,所述滤清器还包括限位弹性件,所述第一凸台远离所述滤芯组件的一侧开设凹槽,所述限位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凸台的所述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滤芯上端盖上设置通气孔有效平衡滤芯组件内外部的压力,进而降低滤芯上端盖上部的空气阻力,使得燃油液面可以上升到设计高度,充分利用滤芯组件的有效过滤面积,提高滤芯组件利用率,使整个滤清器具有较佳的过滤效果,保证燃油系统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清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芯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芯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2-限位弹性件;

3-滤芯上端盖;31-端盖本体;32-第一凸台;33-通气孔;331-第一通孔;332-第二通孔;34-第二凸台;341-缺口;

4-滤芯组件;41-中心管;411-中心管上盖;4111-楔形面;4112-排气口;412-中心管下盖;413-斥水网;42-滤纸;

5-滤芯下端盖;6-排气管;7-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滤清器,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滤芯组件4、滤芯上端盖3和滤芯下端盖5,滤芯组件4设于滤芯上端盖3和滤芯下端盖5之间;滤芯组件4包括中心管41和设于中心管41外周的滤纸42,中心管41的内部设置排气管6和出油管7,排气管6用于排出壳体1内的气体,壳体1内的脏油由外至内依次经过滤纸42和中心管41过滤后从出油管7排出。由于滤清器在密封不良或者保养维修时会进入大量气体,因此滤清器在开始使用前,需要通过设置排气管6将滤清器内部的大量气体进行排出,若内部气体过多会导致滤清器内的燃油受到较大气阻,燃油的液位不能上升到设计高度,滤芯组件4得不到充分使用,降低了过滤效果,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滤清器通过排气管6的设置将滤清器内部的气体及时排除,以提高滤芯组件4的利用率。

但是,由于滤芯上端盖3上部与壳体1之间存在空间,该空间内的空气无法通有效排出至排气管6内,因此导致滤芯上端盖3上部空间的空气阻力过大,燃油的液面仍然不能到达更高的位置,因此,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滤芯上端盖3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地,参考图2、3和4,滤芯上端盖3包括端盖本体31,端盖本体31朝向滤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台32,第一凸台32的底部设置通气孔33;参考图5,通气孔3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331和第二通孔332,在排气时,滤芯上端盖3上部的气体依次经由第一通孔331和第二通孔332排至滤芯组件4的中心管41内,并由排气管6排出。本实施例通过在滤芯上端盖3上设置通气孔33有效平衡滤芯组件4内外部的压力,进而克服滤芯上端盖3上部存在的空气阻力,使得燃油液面可以上升到设计高度,充分利用滤芯组件4的过滤面积,提高滤芯利用率,使整个滤清器具有较佳的过滤效果,保证燃油系统的正常运行。其中,第二通孔332为上窄下宽的锥形结构,第二通孔332较窄一端的尺寸与第一通孔331的尺寸相同。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通气孔33采用上窄下宽的锥形设计,不仅有利于第一通孔331的拔模成型,还能够增大空气通量,使气体能够尽可能多地排出,提高了排气效率。进一步,本实施例中,通气孔33的第一通孔331尺寸设置应满足既能保证脏油尽可能不由第一通孔331进入滤芯组件4,还能保证空气能够由其尽可能地排出。

可选地,参考图3,滤芯上端盖3的端盖本体31为与壳体1的内壁相匹配的圆形结构,第一凸台32为与端盖本体31同轴心的圆柱体结构;通气孔33位于第一凸台32底部的中心设置。

具体装配时,再次参考图1,滤芯组件4的中心管41与滤芯上端盖3的第一凸台32连接,滤芯组件4中的滤纸42与滤芯上端盖3的端盖本体31连接,连接方式均可采用胶接。参考图3,在端盖本体31靠近滤芯组件4的一侧还设有多个同心的环形第二凸台34,滤纸42通过与第二凸台34胶接实现与端盖本体31连接,提高了胶接面积,保证了与滤芯上端盖3的连接强度。可选地,每个第二凸台34均设置缺口341,当在端盖本体31上注胶时,缺口341的存在能够使得胶液在多个第二凸台34之间流动,使胶液的分布更加均匀,滤纸42与端盖本体31胶接时的附着力更均匀更稳固,提高了装配质量。可选地,缺口341可设置多个;进一步可选地,相邻的两个第二凸台34的缺口341沿着端盖本体31的周向交错分布,以保证胶液在第二凸台34之间的充分流动。

中心管41与滤芯上端盖3之间也为胶接连接。具体地,参考图6,中心管41包括中心管上盖411、中心管下盖412和设于中心管上盖411与中心管下盖412之间的斥水网413,其中,中心管上盖411用于与滤芯上端盖3装配、中心管下盖412用于与滤芯下端盖5装配,斥水网413用于过滤燃油中的水。斥水网413可选地呈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排气管6与出油管7均设于斥水网413内部。进一步具体地,中心管上盖411为顶端设有敞口的中空圆柱体结构;具体装配时,在端盖本体31上进行注胶,胶液一直延伸至第一凸台32与端盖本体31的外壁连接处,待胶液凝固到一定程度后,使中心管上盖411套设于第一凸台32的外围,二者粘接在一起。参考图4,优选地,中心管上盖411的内壁上端设置楔形面4111,楔形面4111与第一凸台32和端盖本体31的外壁连接处相对设置,增大了容纳胶液的空间,防止胶液朝第一凸台32与中心管上盖411之间的空隙溢出的同时,还使中心管上盖411与第一凸台32之间能够通过尽可能多的胶液进行固定,提高了二者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中心管上盖411与滤芯上端盖3之间采用套接的方式固定,使滤芯上端盖3的第一凸台32恰好位于中心管上盖411内,对中心管41起到了限位作用,使中心管41在滤清器内部放置稳固。

在中心管上盖411与滤芯上端盖3装配完成后,第一凸台32与中心管上盖411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为了保证滤芯上端盖3上方的空气能够由通气孔33排至中心管41内部的排气管6,参考图4和图6,在中心管上盖411上设有贯穿整个中心管上盖411设置的排气口4112,排气口4112位于斥水网413的外围,空气依次经由通气孔33、排气口4112和斥水网413排至排气管6内。可选地,排气口4112设置有多个,且沿着中心管上盖411的周向呈均匀分布,以保证气体均匀排出。这里将排气口4112设于斥水网413外围,而不是直接与斥水网413的内部相连通的原因是,避免后期脏油充满壳体1时,有一部分脏油由通气孔33和排气口4112直接进入斥水网413内部,降低滤清器的过滤效果。

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4,滤清器还包括限位弹性件2,其设于滤芯上端盖3与壳体1之间,以对滤芯组件4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第一凸台32远离滤芯组件4的一侧开设凹槽,限位弹性件2的第一端与壳体1连接,第二端位于第一凸台32的凹槽内,第一凸台32的凹槽侧壁可以起到限制限位弹性件2偏移的作用。可选地,限位弹性件2为限位弹簧,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