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管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7391发布日期:2020-10-02 08:2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管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避免膜片吸入到管嘴、保证歧管内通气无阻、提高歧管工作效率、加快管嘴通气速度的新型管嘴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上歧管的管嘴是一种常见的结构,管嘴起到引导气流快速流通的作用。歧管内通常会设置具有硅膜片的压力传感器。当歧管、管嘴在工作时,歧管内的硅膜片会因为硅膜片上下存在明显的气压差而被吸入到管嘴中,硅膜片卡在管嘴中,堵塞管嘴,导致管嘴通气不畅,使得整个歧管无法正常工作,影响汽车的运行。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0412352c,公告日2008年8月20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内燃机燃料轨内的歧管连接结构、歧管及其制造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燃料轨内的歧管的连接结构,它能够防止结构部件,例如燃料轨、歧管等发生腐蚀,并且还能防止燃料的氧化和其性能的恶化。在内燃机燃料轨的歧管的连接结构中,内燃机的燃料轨和歧管通过连接装置由紧固螺母相互连接,并且所述燃料轨由不锈钢或者至少对其内表面进行了防锈处理的钢制成,歧管由外管和内管形成的双管构成,其中内管相对于位于其内周面上的燃料而言具有比外管的外周面更加良好的防锈能力。歧管和连接装置的连接密封部分具有同歧管的内周表面相同的防锈能力;相对于燃料的包括歧管的密封表面在内的整个液体接触部分被内管覆盖。该专利主要对于歧管进行防腐蚀处理,并没有提出关于膜片容易被吸入到管嘴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歧管中的膜片容易被吸入到管嘴、造成管嘴堵塞、歧管内通气不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避免膜片吸入到管嘴、保证歧管内通气无阻、提高歧管工作效率、加快管嘴通气速度的新型管嘴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管嘴结构,包括与歧管连接的进气口、中空管道和位于管嘴末端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挡筋,挡筋径向布置在进气口中,挡筋的一端与进气口内侧壁连接,挡筋的另一端指向进气口中心,进气口内径从邻近歧管一端向出气口一端逐渐增大,中空管道包括与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道和与出气口连接的出气管道,出气管道的内径从远离出气口的一端向邻近出气口方向逐渐增大。

现有的管嘴包括三个部分,进气口、中空管道和出气口。进气口与歧管的出口相连接,中空管道布置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出气口也就是所述管嘴整体结构的末端,也叫管嘴末端。为了避免歧管内的膜片(此处膜片与前文所述的硅膜片为同一部件)被倒吸入管嘴的中空管道中造成管嘴堵塞,影响歧管向管嘴方向进气,在管嘴的进气口附近设置可以挡筋。挡筋可以做成形似片状的部件,用来拦截并阻止歧管中的膜片向中空管道方向运动。当气流从歧管向管嘴方向流动时,膜片会与进气口处的挡筋紧贴而不会进入管嘴的中空管道内。

由于进气口附近设置了挡筋的结构,跟原有的管嘴相比,气流在进入管嘴时会因为受到阻碍,气流的通道变得更狭窄,导致气流速度变慢,影响进气效率,所以在进气口做成喇叭状,具体地说,进气口内径从邻近歧管一端向出气口一端逐渐增大,如此一来,进气口的开口变得大,可以抵消进气口开口面积减小(因为挡筋的布置造成进气口变小)而带来气流速度变慢的负面效果。为了提高管嘴出气速度,在出气口也做成喇叭口,具体地说,出气管道的内径从远离出气口的一端向邻近出气口方向逐渐增大,出气口的开口面积比现有的管嘴出气口更大,气流从管嘴逸出的速度变得更快。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道外侧壁上设有与歧管外壁连接的加强筋。进气口外侧壁即管嘴外侧壁的一部分,在管嘴外侧壁上架设加强筋,可以避免管嘴弯曲,保证管嘴和歧管之间连接得更加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管道的管壁从邻近进气管道一端向远离进气管道一端逐渐变薄。为了将出气口做成喇叭状,可以通过改变出气管道的管壁厚度来实现,具体地说,出气管道的管壁从邻近进气管道一端向远离进气管道一端逐渐变薄。这样制造出的管壁由于管壁厚度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削减,省了一些用料,减少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管嘴采用工程塑料材质制成。为了保证管嘴能够长期使用,采用强度和韧性优良的工程塑料可以延长管嘴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周向设有用于防止歧管中的膜片与管嘴发生磕碰的环状软垫,进气口外侧设有翻边,环状软垫的高度高于翻边的高度,环状软垫套设在进气口的翻边外侧。气流先后从歧管、管嘴流动时,会带动膜片向管嘴出气口方向运动,膜片会和进气口处的挡筋发生碰撞,如果经常发生这类的碰撞,必然会造成膜片的老化而导致失效。在进气口外侧设置环状软垫且软垫的高度比进气口翻边的高度还要高,这样可以确保膜片向管嘴方向运动时,膜片优先和环状软垫发生接触,环状软垫建议采用弹性的材料制成,使得膜片和环状软垫接触后发生弹性碰撞,减小膜片的损伤。

作为优选,环状软垫周向设有若干通孔。从歧管向管嘴方向持续通气时,膜片会和环状软垫会紧贴,紧贴后,气流只能从膜片中部的通孔中流进管嘴中。为了提高管嘴的进气量,在环状软垫周向开设若干个通孔,可以促进歧管内的气流从通孔处进入管嘴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环状软垫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前文提到环状软垫采用弹性的材料制成,为了节省生产成本,选择制造成本更低的橡胶材质更为理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管嘴进气口设有挡筋,可以防止歧管内的膜片被倒吸入管嘴中造成管嘴堵塞;

在管嘴外侧壁邻近进气口处设置加强筋,可以有效提高管嘴与歧管连接的牢固程度;

进气口做成喇叭状,能够提高管嘴的进气效率,出气口做成喇叭状,有助于管嘴内的气体向外排出;

在进气口处设置具有减震效果的环状软垫可以减轻膜片和挡筋撞击造成膜片易受损的不良影响;

环状软垫周向设有通孔可以提高气流从歧管流向管嘴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气口1、中空管道2、进气管道21、出气管道22、出气口3、挡筋4、加强筋5、翻边6、环状软垫7、膜片8、歧管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管嘴结构,包括与歧管连接的进气口1、中空管道2和位于管嘴末端的出气口3,所述进气口1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挡筋4,挡筋4径向布置在进气口1中,挡筋的一端与进气口内侧壁连接,挡筋4的另一端指向进气口1中心,进气口1内径从邻近歧管9一端向出气口3一端逐渐增大,中空管道2包括与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道21和与出气口连接的出气管道22,出气管道的内径从远离出气口的一端向邻近出气口方向逐渐增大。

进气口1与歧管9的出口相连接,中空管道2布置在进气口1和出气口3之间,出气口3也就是所述管嘴整体结构的末端,也叫管嘴末端。在管嘴的进气口附近设置挡筋,能够避免歧管内的膜片被倒吸入管嘴的中空管道中造成管嘴堵塞。挡筋用来拦截并阻止歧管中的膜片8向中空管道方向运动。

进气口1做成喇叭状,可以抵消因为挡筋造成的进气口开口面积减小而带来气流速度变慢的负面效果。为了提高管嘴出气速度,在出气口也做成喇叭口。所述进气管道21外侧壁上设有与歧管外壁连接的加强筋5。管嘴能够更加牢固地固定在歧管出口处。所述管嘴采用工程塑料材质制成。

将所述出气管道22的管壁从邻近进气管道一端向远离进气管道21一端逐渐变薄,把出气口3做成喇叭状。

所述进气口1周向设有用于防止歧管中的膜片8与管嘴发生磕碰的环状软垫7,进气口外侧设有翻边6,环状软垫的高度高于翻边的高度,环状软垫套设在进气口的翻边外侧,这样可以确保膜片向管嘴方向运动时,膜片优先和环状软垫发生接触。

环状软垫7周向设有若干通孔。从歧管向管嘴方向持续通气时,膜片会和环状软垫会紧贴,紧贴后,气流可以从环状软垫的通孔中流进管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