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97542发布日期:2020-12-25 07:5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发动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喷气发动机和电动机等。发动机骨架在日常使用中易受到发动机的震动及大负荷等的影响,从而引起失效及断裂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可在发动机高频震动的情况下,保证线束和配件的稳定,从而保持发动机的稳定工作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的内侧设有蜂巢形加强筋,所述上盖和下盖的边缘分别设有若干个供线束进出的上线束孔和下线束孔,所述下盖的边缘设有若干个内凹的卡口,所述卡口的内壁上还固定有橡胶垫。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和下盖的边缘分别设有若干个上防止退锁紧孔和下防止退锁紧孔,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穿过上防止退锁紧孔和下防止退锁紧孔的锁紧螺钉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上线束孔和下线束孔的外沿分别设有上弧形支板和下弧形支板,所述上弧形支板和下弧形支板闭合形成限位圆筒,所述上盖和下盖的内侧靠近上线束孔和下线束孔处分别设有线束标号。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的外侧设有若干个向外侧起凸的凸出区。

作为优选,所述下盖的边缘分别设有若干个下固定孔。

作为优选,所述下固定孔内固定有金属垫环。

作为优选,所述下盖的内侧设有若干条下曲形凸棱,所述下曲形凸棱上设有若干个下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下盖的内侧设有若干个定位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下盖的外侧且位于卡口的边缘设有支撑板。

作为优选,所述下盖的外侧设有若干条交叉设置的斜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盖和下盖,将线束和配件固定在骨架内,配合扎带绑扎,有效提高抗震性,保证线束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从而减少因负荷时间过长所导致的各种失效,增加使用寿命;通过在上盖中设置蜂巢形加强筋和凸出区,有效提高骨架韧性,增强强度;通过在下盖上设置若干个内凹的卡口,并配合支撑板,增加卡点限位,使连接更稳定、牢固;通过在下固定孔中设置金属垫环,有效提高强度,保证骨架与发动机连接的可靠性;通过在上线束孔和下线束孔处分别设置上弧形支板和下弧形支板并闭合形成支撑线束的限位圆筒,加强线束的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的上盖的外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的上盖的内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的下盖的外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的下盖的内侧示意图;

图中:1-上盖、11-蜂巢形加强筋、12-上防止退锁紧孔、13-上弧形支板、14-凸出区、2-下盖、21-下固定孔、22-下防止退锁紧孔、23-下弧形支板、24-下曲形凸棱、241-下通孔、25-定位螺栓、26-卡口、27-支撑板、28-斜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1和下盖2,所述上盖1的内侧设有蜂巢形加强筋11,所述上盖1和下盖2的边缘分别设有若干个供线束进出的上线束孔和下线束孔,所述下盖2的边缘设有若干个内凹的卡口26,所述卡口26的内壁上还固定有橡胶垫,所述上盖1和下盖2的边缘分别设有若干个上防止退锁紧孔12和下防止退锁紧孔22,所述上盖1和下盖2通过穿过上防止退锁紧孔12和下防止退锁紧孔22的锁紧螺钉相连接,所述上线束孔和下线束孔的外沿分别设有上弧形支板13和下弧形支板23,所述上弧形支板13和下弧形支板23闭合形成限位圆筒,所述上盖1和下盖2的内侧靠近上线束孔和下线束孔处分别设有线束标号,所述上盖1的外侧设有若干个向外侧起凸的凸出区14,所述下盖2的边缘分别设有若干个下固定孔21,所述下固定孔21内固定有金属垫环,所述下盖2的内侧设有若干条下曲形凸棱24,所述下曲形凸棱24上设有若干个下通孔241,所述下盖2的内侧设有若干个定位螺栓25,所述下盖2的外侧且位于卡口26的边缘设有支撑板27,所述下盖2的外侧设有若干条交叉设置的斜加强筋28。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首先,将线束放置在下盖2上,并使线束分别从不同的下线束孔伸出,再将绑扎带缠绕在线束上并穿过若干个下通孔241进行绑扎固定。接着,将配件固定在下盖2上,并利用定位螺栓25进行定位。随后,将上盖1盖合在下盖2上,并通过锁紧螺钉穿入上防止退锁紧孔12和下防止退锁紧孔22,从而将上盖1和下盖2进行连接。最后,将通过卡口26将骨架卡在发动机上,再通过螺栓组件穿入下固定孔21,从而将发动机骨架固定在发动机上,完成安装。

其中,定位螺栓25为m6或m8螺栓。上盖1和下盖2采用pa66尼龙材料制备,保证骨架的强度和韧性,增加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盖和下盖,将线束和配件固定在骨架内,配合扎带绑扎,有效提高抗震性,保证线束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从而减少因负荷时间过长所导致的各种失效,增加使用寿命;通过在上盖中设置蜂巢形加强筋和凸出区,有效提高骨架韧性,增强强度;通过在下盖上设置若干个内凹的卡口,并配合支撑板,增加卡点限位,使连接更稳定、牢固;通过在下固定孔中设置金属垫环,有效提高强度,保证骨架与发动机连接的可靠性;通过在上线束孔和下线束孔处分别设置上弧形支板和下弧形支板并闭合形成支撑线束的限位圆筒,加强线束的固定作用。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1)和下盖(2),所述上盖(1)的内侧设有蜂巢形加强筋(11),所述上盖(1)和下盖(2)的边缘分别设有若干个供线束进出的上线束孔和下线束孔,所述下盖(2)的边缘设有若干个内凹的卡口(26),所述卡口(26)的内壁上还固定有橡胶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和下盖(2)的边缘分别设有若干个上防止退锁紧孔(12)和下防止退锁紧孔(22),所述上盖(1)和下盖(2)通过穿过上防止退锁紧孔(12)和下防止退锁紧孔(22)的锁紧螺钉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线束孔和下线束孔的外沿分别设有上弧形支板(13)和下弧形支板(23),所述上弧形支板(13)和下弧形支板(23)闭合形成限位圆筒,所述上盖(1)和下盖(2)的内侧靠近上线束孔和下线束孔处分别设有线束标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外侧设有若干个向外侧起凸的凸出区(1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的边缘分别设有若干个下固定孔(2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孔(21)内固定有金属垫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的内侧设有若干条下曲形凸棱(24),所述下曲形凸棱(24)上设有若干个下通孔(24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的内侧设有若干个定位螺栓(2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的外侧且位于卡口(26)的边缘设有支撑板(27)。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的外侧设有若干条交叉设置的斜加强筋(2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巢型发动机骨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的内侧设有蜂巢形加强筋,所述上盖和下盖的边缘分别设有若干个供线束进出的上线束孔和下线束孔,所述下盖的边缘设有若干个内凹的卡口,所述卡口的内壁上还固定有橡胶垫,通过上盖和下盖,将线束和配件固定在骨架内,配合扎带绑扎,有效提高抗震性,保证线束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从而减少因负荷时间过长所导致的各种失效,增加使用寿命;通过在上盖中设置蜂巢形加强筋和凸出区,有效提高骨架韧性,增强强度;通过在下盖上设置若干个内凹的卡口,并配合支撑板,增加卡点限位,使连接更稳定、牢固。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创格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2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