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0004发布日期:2020-06-02 18:58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音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轮机排汽消音器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发动机的排气噪声,并使高温废气能安全有效地排出。消音器作为排气管道的一部分,应保证其排气畅通、阻力小及足够强度。

现有的汽轮机空气排空消声器,其形式多为单级套筒微孔消声构造,吸音降噪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消音效果,降低噪音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包括:罐体、筒体一、筒体二、进汽管和排汽管;

所述筒体一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筒体一具有多个孔洞一;多个所述孔洞一分布在所述筒体一上,连通所述筒体一的内壁和外壁;

所述筒体二设置在所述筒体一内;所述筒体二具有多个孔洞二;多个所述孔洞二分布在所述筒体二上,连通所述筒体二的内壁和外壁;

所述进汽管穿过所述罐体和所述筒体一与所述筒体二连通;

所述排汽管与所述罐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孔洞一的直径为3mm~6mm;所述筒体一的壁厚为5mm~6mm。

进一步地,所述孔洞二的直径为3mm~6mm;所述筒体二的直径为5mm~6mm;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二与所述筒体一的间距为40cm~50cm。

进一步地,所述孔洞二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孔洞一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排汽管为圆形管;

所述进汽管为圆形管;

所述排汽管的内径较所述进汽管的内径大。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一与所述筒体二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排汽管与所述通体一和所述筒体二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汽管的轴向与所述排汽管的轴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壁厚不小于8mm。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能够改善消音效果,降低噪音污染。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为罐体,2为筒体一,3为筒体二,4为进汽管,5为排汽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包括:罐体1、筒体一2、筒体二3、进汽管4和排汽管5;罐体1可以为铸铁材质;罐体1的表面凹凸结构,改善吸音效果;优选,罐体1的壁厚不小于8mm,以达到较好的消音效果。筒体一2也可以为铸铁材质;筒体一2的表面凹凸结构,改善吸音效果;筒体二3也可以为铸铁材质;筒体二3的表面凹凸结构,改善吸音效果。筒体一2设置在罐体1内;筒体一2具有多个孔洞一;多个孔洞一分布在筒体一2上,连通筒体一2的内壁和外壁;孔洞一的直径为3mm~6mm;筒体一2的壁厚为5mm~6mm。筒体二3设置在筒体一2内;筒体一2的两端为封闭结构;筒体一2的两端也均匀分布有孔洞一。筒体二3具有多个孔洞二;多个孔洞二分布在筒体二3上,连通筒体二3的内壁和外壁;孔洞二的直径为3mm~6mm;筒体二3的直径为5mm~6mm;筒体二3的两端为封闭结构;筒体二3的两端也均匀分布有孔洞二。筒体二3与筒体一2的间距为40cm~50cm。优选,筒体一2与筒体二3同轴设置,消音效果好,且便于加工制作。进汽管4穿过罐体1和筒体一2与筒体二3连通;排汽管5与罐体1连通。优选,排汽管5为圆形管;进汽管4为圆形管;便于进汽和排汽,且方便加工。排汽管5的内径较进汽管4的内径大,以使排气顺畅。排汽管5与通体一和筒体二3同轴设置。进一步优选,进汽管4的轴向与排汽管5的轴向垂直,以阻碍声波的传播。进汽管4与汽轮机的排空管连通。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孔洞二的直径不小于孔洞一的直径,有利于声波在筒体二3中扩散。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能够改善消音效果,降低噪音污染。

进一步说明,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术语不应该限制这些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这没有脱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类似地,元件一、元件二也不代表元件的顺序,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如本文所用,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意结合和所有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筒体一、筒体二、进汽管和排汽管;

所述筒体一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筒体一具有多个孔洞一;多个所述孔洞一分布在所述筒体一上,连通所述筒体一的内壁和外壁;

所述筒体二设置在所述筒体一内;所述筒体二具有多个孔洞二;多个所述孔洞二分布在所述筒体二上,连通所述筒体二的内壁和外壁;

所述进汽管穿过所述罐体和所述筒体一与所述筒体二连通;

所述排汽管与所述罐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洞一的直径为3mm~6mm;所述筒体一的壁厚为5mm~6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洞二的直径为3mm~6mm;所述筒体二的直径为5mm~6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二与所述筒体一的间距为40cm~5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洞二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孔洞一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汽管为圆形管;

所述进汽管为圆形管;

所述排汽管的内径较所述进汽管的内径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一与所述筒体二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汽管与所述筒体一和所述筒体二同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汽管的轴向与所述排汽管的轴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的壁厚不小于8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音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轮机排空消音装置,包括:罐体、筒体一、筒体二、进汽管和排汽管;所述筒体一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筒体一具有多个孔洞一;多个所述孔洞一分布在所述筒体一上,连通所述筒体一的内壁和外壁;所述筒体二设置在所述筒体一内;所述筒体二具有多个孔洞二;多个所述孔洞二分布在所述筒体二上,连通所述筒体二的内壁和外壁;所述进汽管穿过所述罐体和所述筒体一与所述筒体二连通;所述排汽管与所述罐体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消音效果,降低噪音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常占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一和生物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3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