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式进气两冲程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87340发布日期:2021-06-01 17:3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式进气两冲程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式进气两冲程发动机。



背景技术:

当前小型两冲程发动机主要形式为曲轴箱扫气式,在添加燃料同时混合固定比例润滑油进行喷雾润滑,燃烧效率低,排放差,工作粗暴;曲轴箱扫气形式主要为横流及回流式,受制于结构限制、扫气相位固定,扫气效率低,无法进一步提升应用于排放严格的乘用车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阀式进气两冲程发动机,它使用阀式进气,配合可变凸轮相位系统,拓展扫气窗口,提升扫气效率;使用高压缸内直喷系统,降低缸内温度,提升燃油雾化效率;使用电子外部增压器,实现高效灵活增压同时降低机械摩擦损失,代替节气门;使用压力润滑代替喷雾润滑,降低hc排放,获得四冲程发动机相同水平排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阀式进气两冲程发动机,包括进气空滤、电子增压器、进气歧管、中冷器、进气门、vvt、滚子摇臂、凸轮轴、液压挺柱、火花塞、喷油器、活塞、缸盖、缸体、机油泵、缸体排气道、三元催化器,所述进气门、vvt、滚子摇臂、凸轮轴、液压挺柱、火花塞、喷油器分别固定在缸盖上;中冷器固定在进气歧管中;进气空滤与电子增压器连接,电子增压器与进气歧管连接,进气歧管与缸体连接,机油泵、缸体排气道分别固定在缸体上;缸体排气道下边缘与活塞顶面处于下止点位置齐平;三元催化器以管道形式与缸体排气道相连接;进气门、火花塞、喷油器、活塞、缸盖与缸体部分表面形成燃烧室。

进一步的,发动机工作时,空气由进气空滤进入电子增压器,在电子增压器压缩下,温度升高,进一步进入进气歧管,经过水冷中冷器进气温度得以降低,进气发动机进气道,在凸轮轴控制下,在滚子摇臂和液压挺柱支撑下,进气门打开,由于进气道内压力高于缸内压力,新鲜充量进入缸内。

进一步的,进气初期,活塞未完全关闭缸体排气道,进气、排气同时打开,促进缸体内扫气流动,提升废气排出效率,缸体排气道完全关闭后,活塞继续上行,进气门关闭,缸内气体被压缩,高压喷油器在进气门关闭前后开始喷油,燃油在缸内与空气混合,随着活塞上行接近上止点,火花塞点火,缸内可燃混合气燃烧,推动活塞下行做功,做功末期缸体排气道排气口打开,燃烧废气排出,进入三元催化器,排出发动机。

进一步的,所述中冷器为水冷中冷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增压器与进气歧管以塑料或金属材质管道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空滤与电子增压器以塑料或金属材质管道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阀式进气,配合可变凸轮相位系统,拓展扫气窗口,提升扫气效率;以进气门的阀式进气,配合可变凸轮相位vvt系统,拓展扫气窗口,提升扫气效率;传统曲轴箱扫气,缸体排气道气口开闭受曲轴旋转活塞位置控制,进排气相位完全对称或基本对称,相位固定不可调整,扫气窗口短,燃油雾化时间亦受限制,阀式进气配合可变相位vvt,实现不同工况点最优扫气相位,提升扫气效率;使用高压缸内直喷喷油器系统,降低缸内温度,提升燃油雾化效率;高压缸内直喷对应传统pfi或低压缸内直喷,可以降低缸内温度,有益于压缩比提升,高压雾化性能好,受制于两冲程短雾化时间,实现快速混合;使用电子增压器,实现高效灵活增压同时降低机械摩擦损失,代替节气门;电子增压器,响应快,全map可调,可获得各转速点最低油耗收益,取消节气门,降低节气门节流损失;低机械摩擦损失,进一步提升热效率;通过机油泵提供机油压力,使用压力润滑代替喷雾润滑,降低hc排放,获得四冲程发动机相同水平排放压力润滑代替传统喷雾润滑,使用四冲程常规润滑油,无燃油稀释风险,降低未燃hc排放,降低拉缸风险,提升耐久。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图进一步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1中所示:1、进气空滤,2、电子增压器,3、进气歧管,4、中冷器,5、进气门,6、vvt,7、滚子摇臂,8、凸轮轴,9、液压挺柱,10、火花塞,11、喷油器,12、活塞,13、缸盖,14、缸体,15、机油泵,16、缸体排气道,17、三元催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仅用于解释本发明,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阀式进气两冲程发动机,包括进气空滤1、电子增压器2、进气歧管3、中冷器4、进气门5、vvt6、滚子摇臂7、凸轮轴8、液压挺柱9、火花塞10、喷油器11、活塞12、缸盖13、缸体14、机油泵15、缸体排气道16、三元催化器17,所述进气门5、vvt6、滚子摇臂7、凸轮轴8、液压挺柱9、火花塞10、喷油器11分别固定在缸盖13上;中冷器4固定在进气歧管3中;进气空滤1与电子增压器2连接,电子增压器2与进气歧管3连接,进气歧管3与缸体14连接,机油泵15、缸体排气道16分别固定在缸体14上;缸体排气道16下边缘与活塞12顶面处于下止点位置齐平;三元催化器17以管道形式与缸体排气道16相连接;进气门5、火花塞10、喷油器11、活塞12、缸盖13与缸体14部分表面形成燃烧室;

进气空滤1与电子增压器2以塑料或金属材质管道相连接;

电子增压器2与进气歧管3以塑料或金属材质管道相连接;

中冷器4为水冷中冷器;

发动机工作时,空气由进气空滤1进入电子增压器2,在电子增压器2压缩下,温度升高,进一步进入进气歧管3,经过水冷中冷器4进气温度得以降低,进气发动机进气道,在凸轮轴8控制下,在滚子摇臂7和液压挺柱9支撑下,进气门5打开,由于进气道内压力高于缸内压力,新鲜充量进入缸内。

进气初期,活塞12未完全关闭缸体排气道16,进气、排气同时打开,促进缸体14内扫气流动,提升废气排出效率,缸体排气道16完全关闭后,活塞12继续上行,进气门5关闭,缸内气体被压缩,高压喷油器11在进气门5关闭前后开始喷油,燃油在缸内与空气混合,随着活塞12上行接近上止点,火花塞10点火,缸内可燃混合气燃烧,推动活塞12下行做功,做功末期缸体排气道16排气口打开,燃烧废气排出,进入三元催化器17,排出发动机。

以进气门5的阀式进气,配合可变凸轮相位vvt6系统,拓展扫气窗口,提升扫气效率;传统曲轴箱扫气,缸体排气道16气口开闭受曲轴旋转活塞位置控制,进排气相位完全对称或基本对称,相位固定不可调整,扫气窗口短,燃油雾化时间亦受限制,阀式进气配合可变相位vvt6,实现不同工况点最优扫气相位,提升扫气效率;

使用高压缸内直喷喷油器11系统,降低缸内温度,提升燃油雾化效率;高压缸内直喷对应传统pfi或低压缸内直喷,可以降低缸内温度,有益于压缩比提升,高压雾化性能好,受制于两冲程短雾化时间,实现快速混合;

使用电子增压器2,实现高效灵活增压同时降低机械摩擦损失,代替节气门;电子增压器2,响应快,全map可调,可获得各转速点最低油耗收益,取消节气门,降低节气门节流损失;低机械摩擦损失,进一步提升热效率;

通过机油泵15提供机油压力,使用压力润滑代替喷雾润滑,降低hc排放,获得四冲程发动机相同水平排放压力润滑代替传统喷雾润滑,使用四冲程常规润滑油,无燃油稀释风险,降低未燃hc排放,降低拉缸风险,提升耐久。

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阀式进气,配合可变凸轮相位系统,拓展扫气窗口,提升扫气效率;使用高压缸内直喷系统,降低缸内温度,提升燃油雾化效率;使用电子外部增压器,实现高效灵活增压同时降低机械摩擦损失,代替节气门;使用压力润滑代替喷雾润滑,降低hc排放,获得四冲程发动机相同水平排放。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进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