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87330发布日期:2021-06-01 17:37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是水箱中冷器和发动机进气管的连接件,其将增压中冷后的混合气从水箱中冷器传递给进气管再进入燃烧室,最终参与燃烧做功。因增压中冷后的压缩混合气压力非常高,中冷器出气管一般采用抗压能力高的不锈钢管焊接。

目前,中冷器出气管的材料一般为不锈钢管,不锈钢管两端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水箱中冷器直接焊接来连接使用,但是因不锈钢管比较薄,不锈钢管无法去焊接应力,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会使不锈钢管焊接结合处很容易开裂,并引起混合气泄漏,泄漏的混合气甚至会引起爆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加强不锈钢管的强度,提升连接处的稳定性和抗振能力,从而减少安全隐患,具有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包括中冷器出气管,所述的中冷器出气管两端均通过连接组件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水箱中冷器连接,所述中冷器出气管的两端、发动机进气管、水箱中冷器上均设有外层钢管,每个所述的外层钢管上均设有多个凸台,所述的中冷器出气管与发动机进气管以及中冷器出气管与水箱中冷器相对应的凸台均通过拉杆连接。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胶管和卡箍,所述的中冷器出气管与发动机进气管以及中冷器出气管与水箱中冷器之间通过胶管连接,所述卡箍套设在中冷器出气管与发动机进气管以及中冷器出气管与水箱中冷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凸台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上旋接有穿过拉杆的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的拉杆上开设有长孔,所述的螺钉穿过长孔与凸台旋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拉杆上设有刻度尺。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箍和胶管之间设有垫片,所述的垫片与胶管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凸台上套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一端与外层钢管连接,所述的弹簧另一端延伸超过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层钢管厚度为3~5mm。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连接处采用胶管和卡箍的方式来连接,在中冷器出气管两侧采用拉杆和凸台的固定方式来提升连接处的稳定性和抗振能力,同时在中冷器出气管连接处增设外层钢管,将凸台焊接在外层钢管上,避免凸台直接与中冷器出气管焊接,从而规避使用过程中中冷器出气管开裂的现象,具有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1-中冷器出气管、2-发动机进气管、3-水箱中冷器、4-凸台、5-拉杆、6-胶管、7-卡箍、8-螺钉、9-外层钢管、10-垫片、11-刻度尺、12-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包括中冷器出气管1,中冷器出气管1两端均通过连接组件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2、水箱中冷器3连接,中冷器出气管1的两端、发动机进气管2、水箱中冷器3上均设有外层钢管9,每个外层钢管9上均设有多个凸台4,中冷器出气管1与发动机进气管2以及中冷器出气管1与水箱中冷器3相对应的凸台4均通过拉杆5连接,连接组件包括胶管6和卡箍7,采用胶管6和卡箍7连接,连接处具有柔性,避免因为振动使连接处开裂,外层钢管9的内径比中冷器出气管1的外径略大,外层钢管9与中冷器出气管1固定连接,并与中冷器出气管1端面留有一段距离来安装胶管6,凸台4焊接在外层钢管9的两侧上,即使凸台4处开裂,也只会是外层钢管9开裂,内层中冷器出气管1还是正常的,这样就不会引起混合气漏气,从而减少安全隐患,通过拉杆5将中冷器出气管1与发动机进气管2以及中冷器出气管1与水箱中冷器3相对应的凸台4连接固定在一起,从而避免使用过程中因振动而使连接处开裂。

具体的,连接组件包括胶管6和卡箍7,中冷器出气管1与发动机进气管2以及中冷器出气管1与水箱中冷器3之间通过胶管6连接,卡箍7套设在中冷器出气管1与发动机进气管2以及中冷器出气管1与水箱中冷器3之间。

优选的,凸台4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上旋接有穿过拉杆5的螺钉8,凸台4与拉杆5采用螺钉8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方便使用过程中拆卸与安装。

进一步地,拉杆5上开设有长孔12,螺钉8穿过长孔12与凸台4旋接,当安装的距离不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拉杆5的长孔12中进行调节,以此来满足不同距离的装配需求。

进一步地,拉杆5上设有刻度尺11,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振动,螺钉8存在有松动可能,一旦螺钉8松动,凸台4处由于振动易发生裂开现象,检修人员可以根据刻度尺上的记号,及时的发现螺钉是否松动,避免凸台4处裂开。

进一步地,卡箍7和胶管6之间设有垫片10,所述的垫片10与胶管6贴合,在卡箍7下增设的垫片10可以紧紧贴合胶管6,当锁紧卡箍7后,垫片10受挤压可以更好的密封连接处,弥补卡箍7的密封间隙。

进一步地,凸台4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外层钢管9连接,弹簧另一端延伸超过凸台4,扭紧螺钉8时,拉杆5压紧弹簧,弹簧提供一个反作用力,使螺钉8不易松动。

进一步地,外层钢管9厚度为3~5mm,太厚的外层钢管一方面浪费材料,另一方面给焊接带来不便,太薄起不到加固强度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在使用时,发动机的中冷器出气管1是水箱中冷器3和发动机进气管2的连接件,增压中冷后的混合气从水箱中冷器3出气口出来后,依次传递给中冷器出气管1、发动机进气管2,最终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做功。水箱中冷器3和中冷器出气管1以及中冷器出气管1和发动机进气管2之间通过胶管6连接,并通过拉杆5和卡箍7固定在一起,中冷器出气管1的两端、发动机进气管2、水箱中冷器3上均设有外层钢管9,相当于连接处就有两层钢管,这样能够加强凸台4处管路的厚度,从而加强该处的强度,避免凸台4处因振动引起开裂。此外,因为连接处由两层钢管焊接而成,即使凸台处开裂,也只会是外层钢管9开裂,内层钢管还是正常的,这样就不会因此漏气,从而减少安全隐患,在装配过程中,拉杆5上设有长孔12可以满足不同距离的装配要求,其上面的刻度尺11可以及时的发现连接装置是否松动,避免凸台4裂开。本发明的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加强不锈钢管的强度,提升连接处的稳定性和抗振能力,从而减少安全隐患,具有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的特点。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冷器出气管(1),所述的中冷器出气管(1)两端均通过连接组件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2)、水箱中冷器(3)连接,所述中冷器出气管(1)的两端、发动机进气管(2)、水箱中冷器(3)上均设有外层钢管(9),每个所述的外层钢管(9)上均设有多个凸台(4),所述的中冷器出气管(1)与发动机进气管(2)以及中冷器出气管(1)与水箱中冷器(3)相对应的凸台(4)均通过拉杆(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胶管(6)和卡箍(7),所述的中冷器出气管(1)与发动机进气管(2)以及中冷器出气管(1)与水箱中冷器(3)之间通过胶管(6)连接,所述卡箍(7)套设在中冷器出气管(1)与发动机进气管(2)以及中冷器出气管(1)与水箱中冷器(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4)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上旋接有穿过拉杆(5)的螺钉(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5)上开设有长孔(12),所述的螺钉(8)穿过长孔(12)与凸台(4)旋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5)上设有刻度尺(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箍(7)和胶管(6)之间设有垫片(10),所述的垫片(10)与胶管(6)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4)上套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一端与外层钢管(9)连接,所述的弹簧另一端延伸超过凸台(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钢管(9)厚度为3~5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属于发动机附件技术领域,解决了中冷器出气管连接处易开裂的问题。包括中冷器出气管,所述的中冷器出气管两端均通过连接组件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水箱中冷器连接,所述中冷器出气管的两端、发动机进气管、水箱中冷器上均设有外层钢管,每个所述的外层钢管上均设有多个凸台,所述的中冷器出气管与发动机进气管以及中冷器出气管与水箱中冷器相对应的凸台均通过拉杆连接。本发明的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出气管连接结构,加强不锈钢管的强度,提升连接处的稳定性和抗振能力,从而减少安全隐患,具有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占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9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