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架设具有塔架和从塔架延伸的两个臂架的风力涡轮机的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288584发布日期:2022-11-23 01:0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用于架设具有塔架和从塔架延伸的两个臂架的风力涡轮机的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架设风力涡轮机的装置和方法,该风力涡轮机具有塔架和从该塔架延伸的两个臂架,该臂架具有在每种情况下布置在该臂架的自由端处并且具有转子的能量转换单元。


背景技术:

2.这种布置在浮动基座上的风力涡轮机原则上从wo 2007/206976 a2中已知。这种浮动式风力涡轮机,其总输出由若干个经测试和批准的单独的系统组成,并因此可以以相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支出来实施,它使用了从ep 3 019 740 b1中已知的y形浮动基座,在若干(未公开的)测试中,该y形浮动基座已被证明在吸收发生在能量转换单元上的负载的方面以及在负载下整个系统的浮动稳定性方面是非常有利的。
3.如从de 10 2016 118 078 a1中已知的,该基座由多个混凝土元件以模块化方式构成,其中,单独的混凝土元件可以使用从wo 2019/234488 a2中已知的铸造模具来生产,并且可以使用本pct申请中也提到的安装系统来安装。
4.在从wo 2007/206976 a2中已知的风力涡轮机的特别优选实施例的生产中,迄今为止实际未解决的问题是,(发电)设备理想状态下仅通过用布置在臂架上的能量转换单元撑牢基座来获得其稳定性。为了节省材料并因此节省重量,这意味着臂架优选地设计成使得它们单独地,即在没有锚固的情况下,将不能吸收能量转换单元的高重量。
5.因此,在当前情况下要解决的问题不在于不能这样制造从wo 2007/206976 a2已知的风力涡轮机,而是在于必须如何设计从wo 2007/206976 a2已知的风力涡轮机的生产方法,以便能够完成特别有利的风力涡轮机的特别有利的架设。


技术实现要素:

6.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架设在开头所述类型的风力涡轮机的方法和装置。
7.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装置、具有权利要求20的特征的港口和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来实现。每个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
8.根据本发明,因此提出了一种用于架设风力涡轮机的装置,该风力涡轮机具有浮动基座、布置在该浮动基座上的塔架以及从该塔架延伸的两个臂架,具有在每种情况下布置在臂架的自由端处并具有转子的能量转换单元,该装置具有连接到绞盘的具有绳索系统的辅助塔架,用于提升借助臂架连接到风力涡轮机的塔架的能量转换单元。
9.该装置特别构造成同步提升借助臂架连接到风力涡轮机的塔架的能量转换单元。具体地,该装置具有与辅助塔架相邻布置并容纳浮动基座的滑道,使得可以容易地递送完成的产品。
10.优选地提供一种用于架设风力涡轮机的装置,该风力涡轮机具有浮动基座、布置
在该浮动基座上的塔架,以及从该塔架延伸的两个臂架,每个臂架具有能量转换单元,该能量转换单元布置在臂架的自由端处并具有转子,该涡轮机具有:第一浮桥(趸船,ponton),其用于保持浮动基座;两个第二浮桥,每个第二浮桥用于保持能量转换单元,其中,第二浮桥布置在该第一浮桥的相对两侧上;以及辅助塔架,该辅助塔架居中布置到第二浮桥,并具有连接到绞盘的绳索系统,该绳索系统用于从第二浮桥提升借助臂架连接到能量转换单元的风力涡轮机的塔架。
11.无论实施例是否具有滑道或浮桥,辅助塔架的连接到绞盘的绳索系统优选地设计成使得将支撑在塔架上的臂架,特别是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到塔架的臂架,同步提升相同的量,从而由于各臂架的同步提升,作用在辅助塔架上的能量转换单元和臂架的自重矩相互抵消。由于几乎没有弯矩,而只有作用在辅助塔架上的压缩力,所以可以用相对较少的材料支出来制造辅助塔架。如果使用多个绞盘,则它们必须相互协调,以同步提升臂架。
12.如果设有浮桥,优选地将它们设计成由混凝土和/或钢制成的浮动平台,并构造成依赖水位的承载件,用于保持待用该装置架设的浮动式风力涡轮机的部件,其中,将第一浮桥特别设计成可沉入水中的;因此将该第一浮桥在功能上设计成简单的浮动船坞。为此目的,第一浮桥优选地具有多个腔室,可以借助至少一个泵来充注和排空这些腔室,从而确定该第一浮桥的浮力。具体地,提供了用于修整第一浮桥的控制,该控制在浮动式风力涡轮机的生产过程期间使第一浮桥在水平方向上保持稳定。
13.该第一浮桥还优选地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浮桥元件形成,根据要求,这些浮桥元件(调整)适应于待借助该装置架设的风力涡轮机的浮动基座的形状。因此,该第一浮桥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输送路径,用于运输构成浮动基座的基座模块。具体地,有三个星形输送路径朝向中心连接部分会聚,通过这些路径,可以以简单的方式装配在开头提到的、已知的风力涡轮机的y形浮动基座。
14.第一浮桥的端面和第二浮桥的端面优选地彼此对齐,其中,提供了将第一浮桥连接到第二浮桥的连接元件。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将这些连接装置设计成间隔件,这会影响浮桥之间的预定间隔,并且特别优选地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到第一浮桥和第二浮桥。最优选地,形成在浮桥与间隔件之间的接头具有单个自由度,并且构造成可绕布置在浮桥的平面中的轴线旋转,使得第二浮桥相对于第一浮桥可以在高度上移动,但不能水平地移动。
15.如果设有多个浮桥,则辅助塔架优选地布置在第一浮桥上,使得当第一浮桥下降时该辅助塔架也下降。绞盘优选地布置在辅助塔架的塔架中或由第一浮桥形成的基座中。
16.根据替代实施例,该装置可以具有形成在第一浮桥中的凹部,该凹部至少部分地围绕辅助塔架,其中,该第一浮桥沿着辅助塔架的纵向轴线可位移地布置。因此,有必要将辅助塔建筑在港池的底部的基础之上。
17.在任何情况下,如果该装置设计有浮桥,则辅助塔架不仅居中布置到第二浮桥,而且特别优选地居中布置在(两个)第二浮桥之间。
18.在任何情况下,该装置必须设计成使得从辅助塔架通向布置在该辅助塔架的两侧上的臂架的绳索是对齐的,从而可以大大减小作用在辅助塔架上的弯矩。换言之,该装置待设计成并布置成相对于待架设的风力涡轮机成以下关系:使得设在臂架(或能量转换单元)上的用于将臂架连接到绳索系统和辅助塔架的附接点布置在假想的直线上。
19.此外,设有布置在辅助塔架中并与绞盘连通的滑轮组,其特别优选地具有沿着辅
助塔架的纵向轴线可位移地构造的滑轮,并且该滑轮连接到用于提升借助臂架连接到风力涡轮机的塔架的能量转换单元的绳索系统。最优选地,该可位移地构造的滑轮借助升降机可位移地构造,以便在执行了提升过程之后可以将它提升回到其起始位置。
20.最后,辅助塔架优选地设计成具有起重机臂架的起重机,可以通过该起重机臂架将构成风力涡轮机的部件运输到使用地点。该起重机臂架优选地构造成可绕该辅助塔架旋转,其中,如果该装置设有多个浮桥,则第一浮桥布置在该起重机臂架的枢转范围内。
21.具体地,辅助塔架具有起重机臂架,在该起重机臂架上设有可以沿着起重机臂架移动并配备有升降机的台车,其中,该起重机臂架特别优选地构造成可绕辅助塔架的纵向轴线旋转360
°
。因此,一方面,辅助塔架用于在陆地上或在某些情况下在陆地和优选提供的浮桥之间运输形成风力涡轮机的部件的负载。另一方面,辅助塔架配备有绳索系统,该绳索系统具有绞盘,用于(在某些情况下,从第二浮桥)提升借助臂架连接到风力涡轮机的塔架的能量转换单元。该优选实施例确保了:居中安装的辅助塔架的在起重机臂架上可移动的台车可以到达待架设的风力涡轮机的待生产的浮动基座的每个位置,而不需要任何进一步的运输工具。
22.此外,还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码头和以浮动方式附接到码头的装置的港口。在目前的情况下,港口理解为海岸或河岸上船舶可以停靠的区域。这种港口特别包括至少一个港池和至少一个码头,即用墙加固的堤岸,其中,码头的墙前方的堤岸足够深,船舶可以停泊在码头上。如果这被证明是因地制宜的,则港口也可以具有凸堤(墙墩)或由凸堤局部包围。在任何情况下,港口构造成使得该装置可自由进入码头,并且借助根据本发明的该装置完成的风力涡轮机可以借助至少一艘拖船拖出港口,并被带到其安装地点。
23.港口特别沿着直码头在水侧延伸,该直码头的长度略大于待制造的风力涡轮机的单个转子的转子直径的两倍。当单个转子直径为200米时,码头将相应地在大约500米的长度上具有直线设计。港口水深尺寸确定为使待生产的风力涡轮机可以被拖出港口,并有利地至少为8至10米,其中,在适用的情况下,必须考虑潮差。
24.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在港口本身或在相邻的港的船坞上制造,以单独的部件拖入港口,并安装在那里。
25.当港口设计有浮桥时,如果该港口具有布置在码头上并与布置在第一浮桥上的输送路径连通的第二输送路径,则该港口具有优势设计。这允许将基座元件从港口直接输送到第一浮桥,而不需要任何进一步的帮助。
26.根据本发明实施的用于架设风力涡轮机的方法,该风力涡轮机具有浮动基座、布置在该浮动基座上的塔架以及从该塔架延伸的两个臂架,具有在每种情况下布置在臂架的自由端处并具有转子的能量转换单元,该方法在第一步骤中提供了用于创建在其上布置有的塔架的浮动基座。然后,布置在塔架上的至少一个支承件构造成接纳每个臂架的一端,在一些情况下,每个臂架可以预先装配有能量转换单元。该支承件可以临时安装在塔架上并在其使用后拆除,或者设计成塔架的成一体的部分,下文中也称为“塔架连接器”,并且特别设计成以铰接的方式将塔架连接到臂架的接头。然后将塔架的一端放置在支承件上,且该塔架的另一端定位在塔架基部的高度处。随着臂架同时借助作为座部的至少一个支承件枢转,直到达到预定的高度,将安装在塔架基部的高度处的每个臂架的另一端提升,以用于架设涡轮机,在达到该高度时,将枢转的臂架的一端固定在塔架上,即牢固地连接到该塔架
上,其中,借助在各枢转的臂架的另一端之间或在各能量转换单元之间的至少一根拉索形成锚固装置。
27.优选地提升臂架使得在每种情况下臂架同步提升相同的量。由于臂架的同步提升,作用在辅助塔架上的臂架和能量转换单元的自重矩相互抵消,因此辅助塔架不必设计得特别大而重,因为作用在辅助塔架上的几乎没有弯矩,只有压缩力。
28.如果能量转换单元的转子从一开始就没有安装在臂架上,则优选地规定,在臂架已经枢转并紧固到塔架且锚固到彼此之后,将转子附接到能量转换单元。
29.基本上,根据所用的叶片数量,安装转子有以下选项:如果浮动式风力涡轮机要配备两个双叶片式转子,则有利的是在提升臂架之前将转子安装在能量转换单元上,其中,将双叶片式转子布置成使转子的叶片水平延伸。替代地,在已经提升了臂架后,双叶片式转子也可以附接到能量转换单元。
30.另一方面,如果提供了三叶片式转子,则具有三个叶片的转子优选地位于水平面上,作为一个单元一起提升,枢转90
°
,并附接到已经提升的能量转换单元。替代地,预装配有三个叶片中的两个叶片的转子也可以在提升臂架之前附接到能量转换单元,其中,在每种情况下,在已经提升臂架之后附接第三叶片。
31.根据本发明设计的装置之一特别优选地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附图说明
32.下面参考附图中所示的特别优选实施例来更详细地阐释本发明。示出的是:
33.图1示出在用于架设特别优选设计的浮动式风力涡轮机的第一生产步骤期间的特别优选设计的港口,该风力涡轮机具有连接到塔架的两个臂架,在臂架的每一端上布置有具有转子的能量转换单元;
34.图2示出在第二生产步骤期间的前述的港口,其中地基几乎完全完工;
35.图3示出当浮动主体附接到浮动基座时在第三生产步骤期间的前述的港口;
36.图4示出将浮动主体连接到基座之后的在第四生产步骤期间的前述的港口;
37.图5示出准备将两个臂架连接到塔架的第五生产步骤期间的前述的港口;
38.图6示出臂架连接到塔架的第六生产步骤期间的前述的港口;
39.图7示出在架设所需的辅助绳索连接到臂架之后的第七生产步骤期间的前述的港口;
40.图8示出在将提供以用于锚固臂架的拉索彼此连接之后的第八生产步骤期间的前述的港口;
41.图9示出在提升能量转换单元期间的第九生产步骤期间的前述的港口;
42.图10示出能量转换单元完全提升了的情况下的第十生产步骤期间的前述的港口;
43.图11示出第一浮桥下降的浮动式风力涡轮机完成之后的前述的港口;
44.图12示出正被拖出港口的完成的浮动式风力涡轮机;
45.图13是用于架设上述浮动式风力涡轮机的特别优选设计的装置的局部剖视图,该浮动式风力涡轮机具有连接到塔架的两个臂架,在该臂架的每一端上布置有具有转子的能量转换单元;
46.图14示出在特别优选设计的浮动式风力涡轮机完成后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特别
优选设计的港口,同时系统被拖出港。
具体实施方式
47.图1示出在用于架设特别优选设计的浮动式风力涡轮机第一生产步骤期间的特别优选设计的港口,该风力涡轮机具有连接到塔架的两个臂架,在臂架的每一端上布置有具有转子的能量转换单元。
48.该特别优选设计的港口200优选地具有铺砌表面,铺砌表面特别地设计成能在其上行车,并且该铺砌表面构造成储存待制造的风力涡轮机的部件。例如,可以提供包括车道标记的道路来调节交通流量,但也可以提供可用于港口管理或以保护风力涡轮机部件免受环境影响的方式储存风力涡轮机部件的建筑物(未示出)。港口200在水侧上沿着直码头210延伸,该直码头210的长度略大于待制造的风力涡轮机的单独的转子的转子直径的两倍。如果单个转子的直径为200米,则码头210将因此在大约500米的长度上具有直线设计。港口200的水深尺寸确定为借助该装置完成的风力涡轮机可以在港口200中下降并被拖出港口200。因此,考虑到其上布置完成的风力涡轮机的第一浮桥的高度以及浮动式风力涡轮机的吃水,港口200的水深有利地为至少10至15米,其中,如有必要,还必须考虑港口200中的潮汐波动。
49.有在码头210的前方并且基本上平行于港口200的码头壁延伸的是用于架设风力涡轮机的特别优选设计的装置10,该风力涡轮机具有浮动基座、布置在该浮动基座上的塔架以及从该塔架延伸的两个臂架,每个臂架具有布置在臂架的自由端上并具有转子的能量转换单元。通过对各个优选生产步骤的阐释,借助该装置架设的风力涡轮机的具体结构将在下面清楚地说明。
50.在任何情况下,用于该目的的装置10具有:第一浮桥20,其用于保持风力涡轮机的浮动基座;两个第二浮桥,每个用于保持风力涡轮机的能量转换单元,并且每个布置在第一浮桥20的相对两侧上;以及居中布置到第二浮桥30的辅助塔架40。具体地,辅助塔架40在所示示例中布置在第一浮桥20上,并且具体设计为起重机。为此目的,该辅助塔架40具有起重机臂架48,在该起重机臂架上设有可以沿着该起重机臂架48移动并配备有升降机的台车49,其中,该起重机臂架48特别优选地构造成可绕该辅助塔架40的纵向轴线旋转360
°
。因此,该辅助塔架40一方面用于在陆地与浮桥20、30之间运输形成风力涡轮机的部件的负载。另一方面,如下文将阐述的,该辅助塔架配备有绳索系统,该绳索系统具有绞盘,用于从第二浮桥提升借助臂架连接到风力涡轮机的塔架的能量转换单元。
51.该辅助塔架40居中布置到第一浮桥20并且与第二浮桥30在一个平面内。具体地,辅助塔架40布置在垂直于码头210延伸的第二浮桥元件20b的纵向轴线上。此外,为了稳定辅助塔架40,至少分段地设置斯克鲁顿螺旋线(scruton helix)41,其减少了由辅助塔架40周围流动的风引起的塔架40的振动。这对于塔架40布置在第一浮桥20上的所示情况特别有利。
52.第一浮桥20优选地具有两部分式设计,并且基本上遵循待生产用于浮动式风力涡轮机的浮动基座的形状。具体地,第一浮桥元件20a平行于码头210延伸,而第二浮桥元件20b垂直于码头210延伸,其中,在它们的制造之后(该制造也可以在构造成用于架设风力涡轮机的港口中进行)的第一浮桥元件20a和第二浮桥元件20b以及它们彼此的相对定位以防
止这些元件之间的相对移动的方式彼此连接。
53.第一浮桥20,更准确地说,第一浮桥元件20a,在每种情况下,在其从码头210垂直延伸的两侧上借助两个间隔元件50在每种情况下连接到第二浮桥30中的一个。间隔元件50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到第一浮桥20和第二浮桥30,其中,接头具有一定的(一个)自由度并且每个都构造成可绕着从码头210垂直延伸的轴线旋转。这实现了第二浮桥30相对于第一浮桥20在高度方面、即在垂直方向上的活动性,例如,以适应波浪,而不是在它们的相对水平位置上。这确保第一浮桥20和第二浮桥30面对码头210的一侧总是对齐,并且可以终止于码头210。
54.第一浮桥20构造成仅用于保持生产后完成的风力涡轮机,它具有三个星形输送路径26,该输送路径朝向中心连接部分会聚,并且已经证明,这在风力涡轮机的浮动基座的制造中是有利的。为此目的,形成浮动基座的单独的基座模块112在构造成为此目的的工厂中制造,并被运输到港口200。构造为起重机的辅助塔架40将基座模块112提升到构造在第一浮桥20上的输送路径26上,在该输送路径26上可以将单独的基座模块112推到它们在辊式输送机上的预期位置。为此目的,如图1所示,可以使用配备有升降机的小车28(承载件、跨运车、橡胶轮胎龙门架(rtg)、起重机等)。
55.如果待制造的风力涡轮机的单独的部件是在第一生产步骤中提供的,那么在任何情况下,风力涡轮机的浮动基座必须在第二生产步骤中首先生产。图2示出了在基座110几乎完全完成的情况下在第二生产步骤期间的前述的港口200。基座110示出了由单独的基座元件112制成的有特征的y形结构,在其连接浮动基座110的单独的臂的中心连接部分上,已经借助设计成起重机的辅助塔架40布置了待架设的风力涡轮机的塔架120。
56.然后,在图3所示的第三生产步骤中,将浮动主体114附接到浮动基座110上。为了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完成这一点,第一浮桥20几乎完全布置在起重机臂架48的枢转范围内,使得浮动基座110的每个位置都可以通过可位移地构造在起重机臂架48上的台车49到达。设计为辅助塔架40的起重机的起重机臂架48布置在高于浮动基座110(包括布置在浮动基座110上的浮动主体114和布置在浮动基座110上的塔架120)的高度的高度处;因此,可旋转地构造在辅助塔架40上的起重机臂架48可以在架设的这个阶段绕辅助塔架40的轴线不受阻碍地旋转
57.这也适用于在将浮动主体114连接到浮动基座110之后的图4所示的第四生产步骤。除了将直升机着陆平台115附接到布置在浮动基座110的长臂上的浮动主体114之外,可以看到,待架设的风力涡轮机的塔架120的自由端已准备好接纳臂架。具体地,可以看到,在设计为用于船舶的靠岸凸式码头的平台上方的塔架120的自由端配备有支承件122,下文称为“塔架连接器”,其设计为用于臂架的待连接到塔架120的端部的安装件。具体地,支承件122设计为接头,使得臂架可以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到塔架120。
58.作为所示顺序的替代方案,还可以设想浮动基座110在不同的位置制造、下水,然后拖至所示港口200。具体地,可以设想浮动基座110是在第一浮桥20上制造的,只有在浮动基座110已经完成之后,第一浮桥20才连接到第二浮桥30。
59.如图5所示,在准备借助塔架连接器122将两个臂架130连接到塔架120的第五生产步骤期间,以及如图6所示,在借助塔架连接器122将臂架130连接到塔架120的第六生产步骤期间,将由塔架120承载的两个臂架130放置成使得在设计为起重机的辅助塔架40的帮助
下,相应的臂架130的一端支承在塔架120的自由端上或自由端处,并且该相应的臂架130的另一端,在其上已经预安装了能量转换单元150,支承在两个第二浮桥30中的每一个上。将第一浮桥20连接到第二浮桥30的间隔件50确保两个臂架130牢固地安装在两个第二浮桥30和待架设的风力涡轮机的塔架120上,该间隔件的接头防止浮桥20、30相对于彼此的水平位移。
60.两个臂架130在其一端借助塔架连接器122铰接到塔架120或铰接在塔架120上,使得它们可以绕基本上水平的轴线枢转,并且以这种方式可以上升到所需的程度。为此目的,如图7所示,容纳在辅助塔架40中的绳索系统44在辅助塔架40的上部侧借助偏转辊(未示出)从辅助塔架40导出,并在连接到臂架130的能量转换单元150的区域中连接到臂架130。同时,优选地设计为双叶片式转子的两个转子140以预装配状态提供,并且如图8所示,安装在能量转换单元150上。
61.具体地,图8示出了布置在绳索系统44上的滑架45的详细视图(a),该滑架可滑动地安装在绳索系统44上,并且与之一起可以牢固地连接到绳索系统44,同时在绳索系统44上呈(具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在滑架45上,在辅助塔架40的两侧,设有用于在臂架130的两个能量转换单元150之间锚固的拉索160,如下文所示,在提升臂架130时,拉索160在辅助塔架40的区域中聚集在一起并在那里彼此连接。
62.作为一项准备措施,在进一步的拉索160(这些拉索是锚固风力涡轮机的部件所需的,不仅要将能量转换单元50彼此连接,还要以稳定的方式连接到浮动基座110的两个臂)也连接到这些部件之后,臂架130与附接到其上的、包括转子140的能量转换单元150一起从第二浮桥30提升,同时绕着形成在塔架120上的轴线或由塔架120形成的轴线枢转。
63.替代地,如上所述,也可以在转子140不附接到臂架的情况下提升臂架130。然而,出于这个原因,在臂架130已升起之后,转子140必须借助另一个起重机(未示出)提升,并附接到能量转换单元150。
64.图9示出了臂架130提升到略微高于水平面。之前,绳索系统44上的滑架45在塔架45的方向上被拉得更近并固定在绳索系统44上(参见详细视图(a)),使得当臂架130提升时,滑架45被进一步拉在一起并彼此相邻,如图10所示。从布置在辅助塔架40上的工作平台(从详细视图(a)可以看到)来看,附接在能量转换单元150的区域中的拉索160的端部彼此连接,使得能量转换单元150由塔架120支承并且由拉索160相互支承。其他拉索160也预张紧到特定的量,以便风力涡轮机100的锚固在整体上得到预定的预张紧。具体地,拉索160预张紧到这样的程度,即在要承载的每种负载情况下,没有拉索160会松开到使它们将完全失去其预张紧的程度。为了清楚起见,未示出为此目的所需的用于设置拉索160的预张紧的张紧和测量装置。
65.在完成浮动式风力涡轮机100并在必要时检查单独的部件之后,达到图10所示的状态,其中根据前面步骤完成的浮动式风力涡轮机100现在完全支承在第一浮桥20上。
66.为了递送浮动式风力涡轮机100,将第一浮桥20淹没,使得第一浮桥20和浮动式风力涡轮机100一起下降,直到浮动式风力涡轮机100在没有第一浮桥20的支承的情况下独立漂浮,如图11所示。然后,如图12所示,可以借助拖船300将浮动式风力涡轮机100从港口200拖出并拖到安装地点。
67.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到第一浮桥20的第二浮桥30保持在水面上并两侧上稳定被淹
没的第一浮桥20。由于第二浮桥30与第一浮桥20的刚性连接,第二浮桥30在第一浮桥20的方向上水平偏离。在第一浮桥20被清空后,它重新出现在水面上,其中,第二浮桥30沿着码头210位移到其起始位置。
68.图13还示出了用于架设上述浮动式风力涡轮机100的特别优选设计的装置10的局部剖视图,该浮动式风力涡轮机具有连接到塔架120的两个臂架130,在该臂架的每一端处布置有具有转子140的能量转换单元150。该装置10具有第一浮桥20,用于保持浮动式风力涡轮机100的浮动基座110,或者用于在浮动式风力涡轮机的整体生产后保持浮动式风力涡轮机100的浮动基座110,第二浮桥30布置在该第一浮桥的两侧的每一侧上,该第二浮桥构造成(临时)保持连接到臂架130的风力涡轮机100的能量转换单元150。
69.如上所述,第一浮桥20可由两个浮桥元件20a、20b形成。第二浮桥30布置在第一浮桥20的每一侧上,并借助两个间隔元件50连接到第一浮桥20。间隔元件50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到第一浮桥20和第二浮桥30,其中,接头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并且每个都构造成可绕着水平延伸的轴线旋转。这实现了第二浮桥30相对于第一浮桥20在高度方面、即在垂直方向上的活动性,例如,以适应波浪,而不是在它们的相对水平位置上。这确保第一浮桥20和第二浮桥30的端面始终是对齐的。
70.第一浮桥20特别设计有多个腔室22,这些腔室可以借助至少一个泵24来用水淹没,以产生所需浮力,或者也可以借助泵24排空。如详细视图(a)所示,(一个或多个)泵24优选地布置在专门设计的腔室23中,该腔室构造为永久干燥的。
71.在第一浮桥20的表面上,设有三条呈星形布置的输送路径26,用于运输形成浮动基座110的基座模块112。这些输送路径26特别设计为辊式输送机或具有小车的轨道系统,小车可以在其上移动并保持基座模块112。
72.在第一浮桥20上,有居中布置到第二浮桥30的辅助塔架40,该辅助塔架40在辅助塔架40的基座上、即在第一浮桥20中具有用于绳索系统44的绞盘42,绳索系统44在辅助塔40内引导,用于从第二浮桥30提升能量转换单元150,该能量转换单元借助臂架130连接到风力涡轮机100的塔架120。绞盘42和泵24布置在一个空间中,该空间形成为布置在第一浮桥20中的机器室23,该空间可以从辅助塔架40或从第一浮桥20的表面进入,并结合机械部件和电气部件。该机器室23与腔室22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机器室23未被淹没,并且尽可能保持干燥。替代地,绞盘42和泵24以及其他机械和部件电气部件也可以布置在塔架40本身中。
73.与绞盘42连通的滑轮组46设置在辅助塔架40中。该滑轮组46具有沿着辅助塔架40的纵向轴线可位移地构造并连接到绳索系统44用于提升能量转换单元150的滑轮,能量转换单元150借助臂架130连接到风力涡轮机100的塔架120。具体地,可位移构造的滑轮借助升降机(未示出)可位移地构造。这种设计允许将力从绞盘42充分地传递到绳索系统44用于提升臂架130,其中,缩短的不是绳索系统44本身,而是储存在绞盘42上并在滑轮组46中引导的绳索,其中,可以将在一侧上连接到滑轮组46的滑轮而在另一侧上连接到臂架130的绳索系统44拉入辅助塔架40中。
74.辅助塔架40还设计成具有起重机臂架48的起重机,其中,起重机臂架48构造成可绕辅助塔架40旋转。在起重机臂架48上设有台49,台车49可以沿着起重机臂架48移动,并且具有用于提升待制造的风力涡轮机100的部件的升降机。具体地,将辅助塔架40的一侧上的起重机臂架48的长度尺寸确定为使得第一浮桥20布置在起重机臂架48的枢转范围内。因
此,可以借助起重机在所需位置处将风力涡轮机100的所有部件放置在浮桥20、30上。
75.第二浮桥30可以配备有适应于风力涡轮机100的能量转换单元150的外部形状的搁置平台,能量转换单元150将由第二浮箱30保持。
76.最后,图14示出了特别优选地构造的港口200的替代实施例,其基本上具有前述实施例的特性,但与此相反的是,其在没有浮桥的情况下进行管理。为此,规定将辅助塔架40布置在港口区域200上,即布置在陆地上。因此,在辅助塔架40与码头210之间,将提供优选地具有滑道的区域,在该区域上可以架设待架设的浮动式风力涡轮机100并使其下水。为此目的,码头210的壁,从图14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在辅助塔架40的区域中下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