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柴油发动机排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13327发布日期:2023-03-01 01:3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柴油发动机排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船舶柴油发动机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2.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排气系统指收集并且排放废气的系统,同时使机械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起到冷却和防止发动机过热的作用。
3.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13039358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船用发动机排气系统,具体涉及发动机排气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一端固接有第一分接头,所述第一分接头上分设有多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安装有换热箱,所述换热箱内部设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箱一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安装有第二分接头,所述第二分接头一端设置有排气尾管,所述排气尾管内部安装有过滤器。通过设置了多组进气管、换热箱、换热组件及排气管,能够将快速排放的废气分散开来,以此减缓其流动的速度来降低其产生的噪音,配合有换热组件,能够快速有效的将废气中蕴含的热量进行置换,利用其对冷水进行加热利用,有效的提高了废气的利用率,具备较高的实际使用价值。
4.该专利虽然具备排气的效果,但其并不具备增强推动力的功能,当发动机使用年限过长时,由于结构和材料的不同,可能导致发动机转动速率下降的现象发生,从而降低其推动力,由于该发动机不具备增强推动力的功能,当发动机转动速率下降导致推动力降低时,无法采用第二推动力辅助发动机对船舶进行推动。


技术实现要素:

5.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6.一种船舶柴油发动机排气结构,包括驱动电机、气泵、收集箱和导流管道,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板,导流管道的一端与收集箱抵接,导流管道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管道,连接管道的一端延伸至驱动电机的内部,导流管道的一端连接有排气箱,排气箱的表面连接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的一端延伸至排气箱的内部,排气管道的内部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延伸至排气箱的内部。
7.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通过管道连接口与导流管道的一端抵接,连接管道通过连接头与导流管道的一端抵接,连接管道的内部开设有流道,当气泵运转产生压强时,驱动电机内部的气体受压强的影响通过流道依次穿过连接管道和导流管道进入收集箱的内部,而后在压强持续的作用力下压入与排气箱一端连接的导流管道,使气体通过导流管道进入排气箱的内部,最后从排气管道内部的排气口中排出。
8.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箱的表面安装有散热箱,散热箱的表面连接有若干条散热管道,散热箱的顶部设有分流箱,分流箱的表面安装有分流管道,分流箱用于分散排气管道外泄的气体,减少气体产生的冲击力,分流管道用于排出排气管道外泄的气体,当排气管道排出含有热量的气体时,排气管道的表面受热产生热量,通过散热箱将排气管道散发的热量从散热管道中排出。
9.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道的外部安装有防护外壳,防护外壳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喷气孔,相邻的两个喷气孔为等距设置,防护外壳结构对称地安装于固定板的两端,当气泵运转产生压强时,在压力的作用下使排气箱含有热量的气体从排气管道的内部中排出驱动电机的外部,使气体聚集在防护外壳的内部,当气体从喷气孔中喷出时,通过气体喷射产生气流,从而形成推动力。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安装有与驱动电机配对安装的转轴连接口,转轴连接口的外部连接有防护外框,转轴连接口用于连接驱动电机一端的转轴,防护外框用于增加驱动电机与转轴连接口的连接稳定性,起到支撑的效果。
11.进一步的,所述气泵的一端延伸至收集箱的内部,收集箱的表面安装有若干条散热片,散热片线性排布于收集箱的顶部,相邻的两条散热片为等距设置,气泵的一端与固定板的表面抵接,当驱动电机连接外部电源进行运转时,驱动电机运转产生的热量通过气泵进行传导,通过气泵运转产生压强使驱动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连接管道和导流管道进入收集箱的内部,而后通过导流管道到达排气箱的内部。
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连接有螺旋桨,螺旋桨的表面设有若干转动扇叶,转动扇叶环形分布于螺旋桨的外侧面,当驱动电机连接外部电源进行运转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螺旋桨使转动扇叶转动产生气流,从而形成推动力。
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脚架,支撑脚架结构对称地安装于驱动电机的两端,通过支撑脚架增加驱动电机底部与地面的接触点,从而起到增加受力的作用,达到支撑的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气泵运转产生的压强使驱动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连接管道和导流管道进入收集箱的内部,而后在压强持续的作用力下使气体压入与排气箱一端连接的导流管道,使气体通过导流管道进入排气箱的内部,最后从排气管道内部的排气口中排出,起到散热排气的作用,同时通过气泵运转产生的压强使气体在排出时产生推动气流,从而形成推动力对船舶进行推动,在排气散热的同时起到推动船舶的作用,采用排气管道内部带有热量的气体对船舶进行二次推动,增加推动力的同时降低了驱动电机的耗能。
附图说明
15.图1是一种船舶柴油发动机排气结构的立体图;
16.图2是一种船舶柴油发动机排气结构的侧视图;
17.图3是一种船舶柴油发动机排气结构的轴视图;
18.图4是一种船舶柴油发动机排气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19.图5是一种船舶柴油发动机排气结构的局部结构图;
20.图6是一种船舶柴油发动机排气结构的另一局部结构图;
21.图中:1-驱动电机、2-气泵、3-收集箱、4-导流管道、5-固定板、6-连接管道、7-排气箱、8-排气管道、9-排气口、10-管道连接口、11-连接头、12-流道、13-散热箱、14-散热管道、15-分流箱、16-分流管道、17-防护外壳、18-喷气孔、19-转轴连接口、20-防护外框、21-散热片、22-螺旋桨、23-转动扇叶、24-支撑脚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3.本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6,其具体实施的一种船舶柴油发动机排气结构,包括驱动电机1、气泵2、收集箱3和导流管道4,所述驱动电机1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板5,导流管道4的一端与收集箱3抵接,导流管道4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管道6,连接管道6的一端延伸至驱动电机1的内部,导流管道4的一端连接有排气箱7,排气箱7的表面连接有排气管道8,排气管道8的一端延伸至排气箱7的内部,排气管道8的内部开设有排气口9,排气口9延伸至排气箱7的内部。
24.所述收集箱3通过管道连接口10与导流管道4的一端抵接,连接管道6通过连接头11与导流管道4的一端抵接,连接管道6的内部开设有流道12,当气泵2运转产生压强时,驱动电机1内部的气体受压强的影响通过流道12依次穿过连接管道6和导流管道4进入收集箱3的内部,而后在压强持续的作用力下压入与排气箱7一端连接的导流管道4,使气体通过导流管道4进入排气箱7的内部,最后从排气管道8内部的排气口9中排出。
25.所述排气箱7的表面安装有散热箱13,散热箱13的表面连接有若干条散热管道14,散热箱13的顶部设有分流箱15,分流箱15的表面安装有分流管道16,分流箱15用于分散排气管道8外泄的气体,减少气体产生的冲击力,分流管道16用于排出排气管道8外泄的气体,当排气管道8排出含有热量的气体时,排气管道8的表面受热产生热量,通过散热箱13将排气管道8散发的热量从散热管道14中排出。
26.所述排气管道8的外部安装有防护外壳17,防护外壳17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喷气孔18,相邻的两个喷气孔18为等距设置,防护外壳17结构对称地安装于固定板5的两端,当气泵2运转产生压强时,在压力的作用下使排气箱7含有热量的气体从排气管道8的内部中排出驱动电机1的外部,使气体聚集在防护外壳17的内部,当气体从喷气孔18中喷出时,通过气体喷射产生气流,从而形成推动力。
27.所述固定板5的表面安装有与驱动电机1配对安装的转轴连接口19,转轴连接口19的外部连接有防护外框20,转轴连接口19用于连接驱动电机1一端的转轴(未图示),防护外框20用于增加驱动电机1与转轴连接口19的连接稳定性,起到支撑的效果。
28.所述气泵2的一端延伸至收集箱3的内部,收集箱3的表面安装有若干条散热片21,散热片21线性排布于收集箱3的顶部,相邻的两条散热片21为等距设置,气泵2的一端与固定板5的表面抵接,当驱动电机1连接外部电源进行运转时,驱动电机1运转产生的热量通过气泵2进行传导,通过气泵2运转产生压强使驱动电机1产生的热量通过连接管道6和导流管道4进入收集箱3的内部,而后通过导流管道4到达排气箱7的内部。
29.所述驱动电机1的一端连接有螺旋桨22,螺旋桨22的表面设有若干转动扇叶23,转动扇叶23环形分布于螺旋桨22的外侧面,当驱动电机1连接外部电源进行运转时,通过驱动电机1带动螺旋桨22使转动扇叶23转动产生气流,从而形成推动力。
30.所述驱动电机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脚架24,支撑脚架24结构对称地安装于驱动电机1的两端,通过支撑脚架24增加驱动电机1底部与地面的接触点,从而起到增加受力的作用,达到支撑的效果。
3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在于,采用气泵2运转产生的压强使驱动电机1产生的热量通过连接管道6和导流管道4进入收集箱3的内部,而后在压强持续的作用力下使气体压入
与排气箱7一端连接的导流管道4,使气体通过导流管道4进入排气箱7的内部,最后从排气管道8内部的排气口9中排出,起到散热排气的作用,同时通过气泵2运转产生的压强使气体在排出时产生推动气流,从而形成推动力。
32.本实用新型动作过程为:通过连接外部电源使驱动电机1和气泵2进行运转,当驱动电机1运转时,驱动电机1的内部产生热量,通过气泵2运转产生的压强使驱动电机1产生的热量通过连接管道6和导流管道4进入收集箱3的内部,而后在压强持续的作用力下使气体压入与排气箱7一端连接的导流管道4,使气体通过导流管道4进入排气箱7的内部,最后从排气管道8内部的排气口9中排出,起到散热排气的作用。
33.气体从排气口9中排出时,由于防护外壳17的影响,使气体聚集在防护外壳17的内部,而后在压强持续的作用力下使气体压入喷气孔18中进行喷射,通过气体喷射产生气流,从而形成推动力对船舶进行推动。
34.通过驱动电机1带动螺旋桨22使转动扇叶23转动产生气流,从而形成推动力对船舶进行推动,在气体喷射产生的气流推动力下进一步地对船舶进行推动,起到增加推动力的效果。
35.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