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回热正向循环与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42991发布日期:2024-05-11 00: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分流回热正向联合循环,是指由一定质量的工质进行的一系列过程——m1千克工质升压过程12,m1千克工质吸热过程23,m2千克工质放热过程58,m2千克工质升压过程83,(m1+m2)千克工质吸热过程34,(m1+m2)千克工质降压过程45,m1千克工质降压过程56,m1千克工质放热过程67,m1千克工质放热冷凝过程71——组成的闭合过程;其中,过程23的热需求来自过程58的放热或再加上过程67的放热。

2.分流回热正向联合循环,是指由一定质量的工质进行的一系列过程——m1千克工质升压过程12,m1千克工质吸热过程23,m2千克工质放热过程69,m2千克工质升压过程93,(m1+m2)千克工质吸热过程34,(m1+m2)千克工质吸热过程45,(m1+m2)千克工质降压过程56,m1千克工质降压过程67,m1千克工质放热过程78,m1千克工质放热冷凝过程81——组成的闭合过程;其中,过程34的热需求来自过程69的放热,过程23的热需求来自过程69的放热或再加上过程78的放热。

3.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主要由膨胀增速机、扩压管、升压泵、回热器、热源热交换器和冷凝器所组成;冷凝器(6)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3)与回热器(4)连通之后回热器(4)再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5)连通,扩压管(2)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5)连通,热源热交换器(5)还有蒸汽通道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膨胀增速机(1)还有抽汽通道经回热器(4)与扩压管(2)连通,膨胀增速机(1)还有低压蒸汽通道与冷凝器(6)连通;热源热交换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其中,或膨胀增速机(1)连接升压泵(3)并传输动力。

4.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主要由膨胀增速机、扩压管、升压泵、回热器、热源热交换器、冷凝器和第二回热器所组成;冷凝器(6)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3)连通第二回热器(7)和回热器(4)之后回热器(4)再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5)连通,扩压管(2)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5)连通,热源热交换器(5)还有蒸汽通道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膨胀增速机(1)还有抽汽通道经回热器(4)与扩压管(2)连通,膨胀增速机(1)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与冷凝器(6)连通;热源热交换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其中,或膨胀增速机(1)连接升压泵(3)并传输动力。

5.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主要由膨胀增速机、扩压管、升压泵、回热器、燃烧室和冷凝器所组成;外部有氢气通道和氧气通道与燃烧室(8)连通或外部有氢氧混合气体通道与燃烧室(8)连通,冷凝器(6)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3)与回热器(4)连通之后回热器(4)再有蒸汽通道与燃烧室(5)连通,扩压管(2)有蒸汽通道与燃烧室(5)连通,燃烧室(5)还有蒸汽通道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膨胀增速机(1)还有抽汽通道经回热器(4)与扩压管(2)连通,膨胀增速机(1)还有低压蒸汽通道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凝水管路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其中,或膨胀增速机(1)连接升压泵(3)并传输动力。

6.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主要由膨胀增速机、扩压管、升压泵、回热器、燃烧室、冷凝器和第二回热器所组成;外部有氢气通道和氧气通道与燃烧室(8)连通或外部有氢氧混合气体通道与燃烧室(8)连通,冷凝器(6)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3)连通第二回热器(7)和回热器(4)之后回热器(4)再有蒸汽通道与燃烧室(5)连通,扩压管(2)有蒸汽通道与燃烧室(5)连通,燃烧室(5)还有蒸汽通道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膨胀增速机(1)还有抽汽通道经回热器(4)与扩压管(2)连通,膨胀增速机(1)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凝水管路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其中,或膨胀增速机(1)连接升压泵(3)并传输动力。

7.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中,增加燃烧室,外部有氢气通道和氧气通道与燃烧室(8)连通或外部有氢氧混合气体通道与燃烧室(8)连通,将热源热交换器(5)有蒸汽通道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调整为热源热交换器(5)有蒸汽通道与燃烧室(8)连通之后燃烧室(8)再有蒸汽通道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冷凝器(6)增设有冷凝水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

8.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中,增加燃烧室和压缩机,外部有氢气通道和氧气通道与燃烧室(8)连通或外部有氢氧混合气体通道与燃烧室(8)连通,将热源热交换器(5)有蒸汽通道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调整为热源热交换器(5)有蒸汽通道经压缩机(9)与燃烧室(8)连通之后燃烧室(8)再有蒸汽通道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冷凝器(6)增设有冷凝水管路与外部连通,膨胀增速机(1)连接压缩机(9)并传输动力,形成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

9.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中,增加加热炉和热源回热器,外部有燃料通道与加热炉(10)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11)与加热炉(10)连通,加热炉(10)还有燃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11)与外部连通,将热源热交换器(5)有蒸汽通道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调整为热源热交换器(5)有蒸汽通道经加热炉(10)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形成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

10.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中,增加压缩机、加热炉和热源回热器,外部有燃料通道与加热炉(10)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11)与加热炉(10)连通,加热炉(10)还有燃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11)与外部连通,将热源热交换器(5)有蒸汽通道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调整为热源热交换器(5)有蒸汽通道经压缩机(9)和加热炉(10)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膨胀增速机(1)连接压缩机(9)并传输动力,形成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

11.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主要由膨胀增速机、扩压管、升压泵、回热器、加热炉、热源回热器和冷凝器所组成;外部有燃料通道与加热炉(10)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11)与加热炉(10)连通,加热炉(10)还有燃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11)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3)连通回热器(4)之后回热器(4)再有蒸汽通道与加热炉(10)连通,扩压管(2)有蒸汽通道与加热炉(10)连通,加热炉(10)还有蒸汽通道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膨胀增速机(1)还有抽汽通道经回热器(4)与扩压管(2)连通,膨胀增速机(1)还有低压蒸汽通道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其中,或膨胀增速机(1)连接升压泵(3)并传输动力。

12.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主要由膨胀增速机、扩压管、升压泵、回热器、加热炉、热源回热器、冷凝器和第二回热器所组成;外部有燃料通道与加热炉(10)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11)与加热炉(10)连通,加热炉(10)还有燃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11)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3)连通第二回热器(7)和回热器(4)之后回热器(4)再有蒸汽通道与加热炉(10)连通,扩压管(2)有蒸汽通道与加热炉(10)连通,加热炉(10)还有蒸汽通道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膨胀增速机(1)还有抽汽通道经回热器(4)与扩压管(2)连通,膨胀增速机(1)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其中,或膨胀增速机(1)连接升压泵(3)并传输动力。

13.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中,增加燃烧室,外部有氢气通道和氧气通道与燃烧室(8)连通或外部有氢氧混合气体通道与燃烧室(8)连通,将加热炉(10)有蒸汽通道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调整为加热炉(10)有蒸汽通道与燃烧室(8)连通之后燃烧室(8)再有蒸汽通道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冷凝器(6)增设有冷凝水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

14.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中,增加第二加热炉和第二热源回热器,外部有高品位燃料通道与第二加热炉(12)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经第二热源回热器(13)与第二加热炉(12)连通,第二加热炉(12)还有燃气通道经第二热源回热器(13)与外部连通,将加热炉(10)有蒸汽通道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调整为加热炉(10)有蒸汽通道经第二加热炉(12)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将外部有燃料通道与加热炉(10)连通调整为外部有低品位燃料通道与加热炉(10)连通,形成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

15.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3-10所述的任一一款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中,将膨胀增速机(1)有抽汽通道经回热器(4)与扩压管(2)连通,调整为膨胀增速机(1)有抽汽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5)和回热器(4)与扩压管(2)连通,形成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

16.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3-14所述的任一一款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中,取消膨胀增速机(1)经回热器(4)与扩压管(2)连通的抽汽通道,将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的蒸汽通道分成两路——第一路与膨胀增速机(1)连通,第二路经喷管(15)和回热器(4)与扩压管(2)连通,增加膨胀机(14)并取代膨胀增速机(1),形成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

17.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3-16所述的任一一款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中,增加新增扩压管(a)并取代升压泵(3),形成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提供分流回热正向循环与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属于热力学与热动技术领域。分流回热正向联合循环,是指由一定质量的工质进行的一系列过程——m<subgt;1</subgt;千克工质升压过程12,m<subgt;1</subgt;千克工质吸热过程23,m<subgt;2</subgt;千克工质放热过程58,m<subgt;2</subgt;千克工质升压过程83,(m<subgt;1</subgt;+m<subgt;2</subgt;)千克工质吸热过程34,(m<subgt;1</subgt;+m<subgt;2</subgt;)千克工质降压过程45,m<subgt;1</subgt;千克工质降压过程56,m<subgt;1</subgt;千克工质放热过程67,m<subgt;1</subgt;千克工质放热冷凝过程71——组成的闭合过程;其中,过程23的热需求来自过程58的放热或再加上过程67的放热;依据分流回热正向循环,配置相关部件,得到回热型蒸汽动力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瑞,李华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华玉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