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阀门和温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10424发布日期:2024-03-13 20:5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控阀门和温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温控阀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温控阀门和温控方法。


背景技术:

1、石蜡温控阀属于温控阀门的一种,采用石蜡元件作为敏感元件,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石蜡元件会迅速响应,并通过推动阀芯运动,控制温度在设定的范围内,石蜡温控阀推力大,元件内部石蜡膨胀时能达到200多个大气压,行程温度曲线的线性好,因而控温能力强,元件刚性大,强度高,寿命长,可用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通过冷却液的温度控制冷却液的小循环和大循环,小循环时冷却液直接流回发动机中,大循环时先通过散热器散热冷却后在流回发动机中,从而能够对发动机的温度进行控制,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更加节能环保。

2、然而,现有的石蜡温控阀在使用时,温控阀内的膨胀石蜡在受热时不均匀,影响膨胀的效率和效果,进而影响温控的准确性,并且,不便于对冷却液切换小循环和大循环时的温度进行调节,适用性较差,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控阀门和温控方法。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控阀门,包括设置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发动机、温控阀门本体和散热器,所述温控阀门本体包括进液管、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且进液管和发动机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管路,所述第一出液管和发动机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出液管和散热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管路,且散热器和发动机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管路,所述温控阀门本体内固定连接有中空管,且中空管靠近进液管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进液孔,且中空管靠近第一出液管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一出液孔,所述中空管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二出液孔,且中空管的底部插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一通孔,且移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盘,所述密封盘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二通孔,且进液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储存管,且储存管内填充有膨胀石蜡,所述储存管内滑动连接有移动盘,且移动盘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且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储存管内设置有用于对膨胀石蜡进行搅动的搅动机构,且中空管内设置有用于对滑动杆的移动提供阻力的阻力机构。

3、所述搅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储存管内侧壁的第二固定杆,且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搅动杆,所述膨胀石蜡填充在转动盘和储存管之间,且第一转轴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

4、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储存管端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且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和第一转轴之间通过软连接机构进行连接。

5、所述软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侧壁的第一圆环,且第二转轴的侧壁固定套设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一圆环的端部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卡槽,且第二圆环的端通过伸缩机构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卡块,所述卡块插设在卡槽内,且卡块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斜面。

6、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插设在第二圆环端部的多个阵列设置的t形导杆,且t形导杆的侧壁设置有平面,所述t形导杆的一端与卡块的侧壁固定,且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

7、所述阻力机构包括固定插设在中空管顶部的套管,且套管的底部通过挤压机构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阻力块,且阻力块包括第二斜面。

8、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套管内的第一滑动盘,且第一滑动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盘,且第二滑动盘在套管内滑动,所述套杆的上端与第二滑动盘的底部固定,且第一滑动盘的移动通过推动机构进行推动。

9、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动盘顶部的第一推动杆,且温控阀门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侧壁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且密封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一出液管的侧壁设置有标识机构。

10、所述标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出液管侧壁的标识板,且标识板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标识,所述密封盖的侧壁固定套设有指示环。

11、一种温控方法,利用上述所述的一种温控阀门,包括以下步骤:

12、s1:在使用时,对发动机冷却后的冷却液通过第一管路和进液管后进入第二出液管内,当发动机的温度较低时,冷却液的温度也较低,此时,储存管内膨胀石蜡的膨胀量较小,此时,移动盘和滑动杆不移动,此时,密封盘对第二出液孔进行封堵密封,冷却液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一出液孔后经第一出液管和第二管路回到发动机内;

13、s2:当发动机的温度较高时,使得循环的冷却液温度较高,此时,储存管内的膨胀石蜡进行膨胀,并推动移动盘和滑动杆进行移动,滑动杆的移动带动连杆的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块和移动杆向下移动,移动杆向下移动时,带动密封板和密封盘同步向下移动,此时,第一通孔与第一出液孔错开,使得密封板能够对第一出液孔进行封堵密封,使得冷却液通过第二出液孔和第二通孔后经第二出液管和第三管路进入散热器内进行冷却散热,散热后的冷却液通过第四管路循环回发动机内,如此往复,即可对发动机的温度进行控制,保证对其冷却效果的同时,更加节能环保;

14、s3:在冷却液进行循环时,当冷却液进入进液管中时,冲击在风扇的表面使其进行转动,风扇的转动带动第二转轴的转动,第二转轴的转动带动第二圆环的转动,并通过卡块带动第一圆环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和转动盘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搅动杆对储存管内的膨胀石蜡进行搅动,使其吸热膨胀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进而保证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15、s4:当膨胀石蜡膨胀体积较大时,对搅动杆的挤压力较大,此时,第一转轴受到的阻力较大,当第二转轴进行转动时,使得第一斜面在卡槽的侧壁滑动并使得卡块从卡槽内滑出,同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即保证第二转轴和风扇能够正常转动,而第一转轴不再转动,避免对冷却液的流动造成较大阻力,保证冷却液的正常循环效果;

16、s5:当储存管内的膨胀石蜡受热膨胀时,推动移动盘和滑动杆进行移动,当推力大于阻力块对滑动杆的阻力时,滑动杆的一端在第二斜面的上滑动,并推动阻力块向上移动,阻力块的移动带动套杆和第二滑动盘的移动,并使得第二滑动盘进行压缩,阻力块能够对滑动杆的移动起到阻力作用,并且,通过旋转密封盖,使得密封盖带动第二推动杆向下移动,进而推动第一推动杆向下移动,第一推动杆的移动带动第一滑动盘向下移动,进而调节第二弹簧的压缩量,即调节第二弹簧对第二滑动盘的挤压力,从而调节阻力块对滑动杆的阻力大小,进而对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切换时的冷却液的温度进行调节控制,适用性更强、使用效果更好。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温控阀门和温控方法,通过设置搅动机构等,在使用时,对发动机冷却后的冷却液通过第一管路和进液管后进入第二出液管内,当发动机的温度较低时,冷却液的温度也较低,此时,储存管内膨胀石蜡的膨胀量较小,此时,移动盘和滑动杆不移动,此时,密封盘对第二出液孔进行封堵密封,冷却液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一出液孔后经第一出液管和第二管路回到发动机内,当发动机的温度较高时,使得循环的冷却液温度较高,此时,储存管内的膨胀石蜡进行膨胀,并推动移动盘和滑动杆进行移动,滑动杆的移动带动连杆的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块和移动杆向下移动,移动杆向下移动时,带动密封板和密封盘同步向下移动,此时,第一通孔与第一出液孔错开,使得密封板能够对第一出液孔进行封堵密封,使得冷却液通过第二出液孔和第二通孔后经第二出液管和第三管路进入散热器内进行冷却散热,散热后的冷却液通过第四管路循环回发动机内,如此往复,即可对发动机的温度进行控制,保证对其冷却效果的同时,更加节能环保。

19、(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温控阀门和温控方法,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和软连接机构等,在冷却液进行循环时,当冷却液进入进液管中时,冲击在风扇的表面使其进行转动,风扇的转动带动第二转轴的转动,第二转轴的转动带动第二圆环的转动,并通过卡块带动第一圆环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和转动盘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搅动杆对储存管内的膨胀石蜡进行搅动,使其吸热膨胀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进而保证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并且,当膨胀石蜡膨胀体积较大时,对搅动杆的挤压力较大,此时,第一转轴受到的阻力较大,当第二转轴进行转动时,使得第一斜面在卡槽的侧壁滑动并使得卡块从卡槽内滑出,同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即保证第二转轴和风扇能够正常转动,而第一转轴不再转动,避免对冷却液的流动造成较大阻力,保证冷却液的正常循环效果。

20、(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温控阀门和温控方法,通过设置推动机构等,当储存管内的膨胀石蜡受热膨胀时,推动移动盘和滑动杆进行移动,当推力大于阻力块对滑动杆的阻力时,滑动杆的一端在第二斜面的上滑动,并推动阻力块向上移动,阻力块的移动带动套杆和第二滑动盘的移动,并使得第二滑动盘进行压缩,阻力块能够对滑动杆的移动起到阻力作用,并且,通过旋转密封盖,使得密封盖带动第二推动杆向下移动,进而推动第一推动杆向下移动,第一推动杆的移动带动第一滑动盘向下移动,进而调节第二弹簧的压缩量,即调节第二弹簧对第二滑动盘的挤压力,从而调节阻力块对滑动杆的阻力大小,进而对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切换时的冷却液的温度进行调节控制,适用性更强、使用效果更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