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汽化器气化量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1187发布日期:2023-09-02 15:5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汽化器气化量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船用汽化器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船用汽化器气化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1、水浴式汽化器就是通过热水与低温液态气体进行热交换,从而使低温液态气体气化成气态气体的一种设备。它适用的介质有液氧、液氮、液氩、液体二氧化碳、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水浴式汽化器一种是电加热式水浴式汽化器,另一种是蒸汽式水浴式汽化器,还有一种是循环热水水浴式汽化器;主要原理均是把液态的气体经过水浴式汽化器的60-70度的加温从液态转换为气态,使供气量充足,压力稳定。作为船舶上使用的水浴汽化器,一般采用针对液化天然气使用的电加热式水浴式汽化器。

2、水浴式汽化器在使用期间,对于设备(发动机)的供气量必须保持充足,在保持供气充足的同时,当汽化量用不完时就会出现供气管路压力过高的问题,必须释放掉多余气体,不仅造成lng(液化天然气)的浪费及热水的热能损耗,而且释放掉的lng气体还会造成大气污染。供气量过多与汽化器内部加热装置的输出热量有直接关系,如果能够对汽化器内的加热装置的输出热量进行实时调节,在保证供气量充足,压力稳定的同时,也可实现节约能源成本的目的。因此,提供一种能够针对船用汽化器的气化量进行调节的装置,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汽化器气化量调节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船用汽化器气化量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汽化器上,所述汽化器为圆形罐状,其顶端设置有液相进口、气相出口、泄压阀、进水口,其底端设置有出水口,其内部设置有加热盘管,气相出口通过加热盘管连通液相进口,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控制箱总成、电加热器主体、玻璃液位计、水温传感器、压力感应器、电控进水阀;

3、所述控制箱总成、玻璃液位计、水温传感器均布置于汽化器的外壁上,玻璃液位计靠顶部设置,水温传感器和控制箱总成靠中部设置,电加热器主体设置在汽化器的底端;电控进水阀设置在气化器的进水口处;压力感应器设置在汽化器的泄压阀处;

4、所述控制箱总成包括中央处理器、控制器、声光报警器;

5、所述玻璃液位计、水温传感器、压力感应器均通过线缆与控制箱总成的中央处理器连接。

6、所述电加热器主体上设置有若干电加热管束。

7、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器主体上的若干电加热管束设置于汽化器内部底端;每个电加热管束均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其通过线缆与控制箱总成的控制器相连。

8、进一步的,所述电控进水阀通过线缆与控制箱总成的控制器相连。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中,调节装置可根据罐体内的温度及压力变化对罐体内的进水量和加热装置的输出热量进行即时调节,以调整并控制罐体内温度处,调整供气量;即在保证供气量充足、压力稳定的同时,避免能源浪费及热水的热能损耗,节约能源成本。

11、2、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中,如泄压阀长时间处于泄压状态,在调节装置自动调节不及的情况下,声光报警器可发生警报,通知船上附近的工作人员对汽化器进行人工即时调节,避免能源过多损耗。



技术特征:

1.一种船用汽化器气化量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汽化器(1)上,所述汽化器(1)为圆形罐状,其顶端设置有液相进口(101)、气相出口(102)、泄压阀(103)、进水口(104),其底端设置有出水口(105),其内部设置有加热盘管(106),气相出口(102)通过加热盘管(106)连通液相进口(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控制箱总成(2)、电加热器主体(3)、玻璃液位计(4)、水温传感器(5)、压力感应器(6)、电控进水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汽化器气化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主体(3)上的若干电加热管束(301)设置于汽化器(1)内部底端;每个电加热管束(301)均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其通过线缆与控制箱总成(2)的控制器(20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汽化器气化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进水阀(7)通过线缆与控制箱总成(2)的控制器(202)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船用汽化器气化量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汽化器上,所述汽化器为圆形罐状,其顶端设置有液相进口、气相出口、泄压阀、进水口,其底端设置有出水口,其内部设置有加热盘管,气相出口通过加热盘管连通液相进口,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控制箱总成、电加热器主体、玻璃液位计、水温传感器、压力感应器、电控进水阀;所述控制箱总成包括中央处理器、控制器、声光报警器;所述玻璃液位计、水温传感器、压力感应器均通过线缆与控制箱总成的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电加热主体上设置有若干电加热管束。本技术在保证汽化器供气量充足、压力稳定的同时,能够避免能源浪费及热水的热能损耗,节约能源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赵树叶,罗卫先,李胶龙,于俊梅,余华龙,原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乡市诚德能源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