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3074发布日期:2023-10-28 21:0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喷管,具体为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


背景技术:

1、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一般与发动机燃烧壳体连接,燃烧室内的高温气体通过喷管喷出,喷管内部涂覆有隔热层,避免高温减短喷管的使用寿命,现在的喷管体与燃烧壳体连接的密封性能差,且通过螺纹连接,易导致反转脱落的情况,并且出口锥转动角度时会出现转动不顺畅的情况,这时需要工作人员加润滑油进行润滑,使用繁琐,不具有自润滑的功能,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不具有自润滑、密封性好和锁定防脱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包括燃烧室壳体、限位槽与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燃烧室壳体的内侧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喷管体,所述喷管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一侧连接有出口锥,所述喷管体一侧的外壁安装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一侧安装有密封垫,所述燃烧室壳体的外壁均匀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驱动轴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一端的外壁均安装有升降杆,且升降杆的一端均连接有锁齿。

3、优选的,所述燃烧室壳体一侧的外壁均匀螺纹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密封垫一侧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侧均延伸至卡槽的内侧。

4、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配合,使第一螺纹杆可左移至卡槽内,并对密封圈和密封垫进行挤压。

5、优选的,所述喷管体上方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齿轮,所述出口锥的顶端安装有齿条,且齿条与齿轮之间形成啮合传动结构。

6、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条与齿轮啮合,机械结构稳定,使转动更加稳定。

7、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两端均连接有柔性石墨块。

8、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复位弹簧的伸缩性,使柔性石墨块磨损后依然与限位槽内壁贴合。

9、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壁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升降杆的内壁均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10、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配合,使升降杆可在第二螺纹杆上面上下移动。

11、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升降杆的两侧外壁均通过滑轮与滑槽连接。

12、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升降杆升降的同时,滑轮在滑槽内移动,实现对升降杆支撑限位的作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提供有第一螺纹杆、密封圈和密封垫,利用密封圈和密封垫实现喷管体与燃烧室壳体之间的密封,通过旋转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使第一螺纹杆向燃烧室壳体内移动,然后卡进卡槽内,继续转动第一螺纹杆,使第一螺纹杆挤压密封圈和密封垫,使密封圈和密封垫挤压变形对缝隙进行填充,使密封效果更好,解决了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15、(2)本实用新型提供有出口锥、限位块和复位弹簧,利用出口锥转动调节角度时,限位块同时在限位槽内移动,且柔性石墨块与限位槽内壁摩擦,实现自润滑作用,使出口锥转动更加顺畅,且柔性石墨块磨损后,复位弹簧的复位性挤压两端的柔性石墨块,使柔性石墨块始终与限位槽内壁接触实现自润滑,解决了不具有自润滑的问题;

16、(3)本实用新型提供有喷管体、锁齿和第二驱动电机,利用喷管体螺纹安装进燃烧室壳体内,然后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工作使第二螺纹杆转动,螺纹配合,使升降杆带动锁齿向喷管体外壁的螺纹槽内移动,实现锁定作用,避免喷管体反转松动,解决了易松动脱落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包括燃烧室壳体(1)、限位槽(13)与第二驱动电机(15),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螺纹孔(17),且螺纹孔(17)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喷管体(6),所述喷管体(6)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限位槽(13),所述限位槽(13)的内侧安装有限位块(14),且限位块(14)的一侧连接有出口锥(7),所述喷管体(6)一侧的外壁安装有密封圈(2),且密封圈(2)的一侧安装有密封垫(3),所述燃烧室壳体(1)的外壁均匀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5),且第二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均通过驱动轴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9),所述第二螺纹杆(19)一端的外壁均安装有升降杆(16),且升降杆(16)的一端均连接有锁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壳体(1)一侧的外壁均匀螺纹安装有第一螺纹杆(5),所述密封垫(3)一侧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卡槽(4),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一侧均延伸至卡槽(4)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体(6)上方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0),且第一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齿轮(9),所述出口锥(7)的顶端安装有齿条(8),且齿条(8)与齿轮(9)之间形成啮合传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4)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11),且复位弹簧(11)的两端均连接有柔性石墨块(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9)的外壁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升降杆(16)的内壁均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16)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升降杆(16)的两侧外壁均通过滑轮与滑槽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涉及发动机喷管技术领域,包括燃烧室壳体、限位槽与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燃烧室壳体的内侧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喷管体,所述喷管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一侧连接有出口锥。本技术利用出口锥转动调节角度时,限位块同时在限位槽内移动,且柔性石墨块与限位槽内壁摩擦,实现自润滑作用,使出口锥转动更加顺畅,且柔性石墨块磨损后,复位弹簧的复位性挤压两端的柔性石墨块,使柔性石墨块始终与限位槽内壁接触实现自润滑,解决了不具有自润滑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宋谊超,兰秀全,夏兴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天缘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