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发动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0865发布日期:2024-05-20 11:4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发动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油气分离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发动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油气分离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内燃机中,其作用是对发动机排出的含油气体进行分离和处理,减少油耗,并减轻环境污染。

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油气分离器的预滤结构主要为迷宫式,其原理是利用气流与壁面的碰撞,将油滴从气体中分离出来。然而,传统的迷宫式结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分离效果受到气流速度、碰撞性能及油滴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如何提升预滤装置过滤机油效果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包括:

3、腔体,所述腔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腔体沿重力方向的底部开设有机油回流口;

4、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固定设于所述腔体内,并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气体流动路径上,所述导流件用于使气流形成旋流。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包括腔体和导流件,腔体内部设置有导流件,导流件设置在腔体内部气流流通的路径上,导流件使气流形成旋流。在机油混合气体进入腔体时,通过导流件与气流的碰撞,一方面使机油甩出,另一方面使气流形成旋流。气体中的油雾颗粒受到离心力作用,向腔体壁移动并沉降在腔体底部,实现油气分离,这样加快了分离时气流速度、增大了碰撞面积,因此提高了预滤装置过滤机油的效果。另外,机油回流口设置在腔体的底部,使沉降的油雾颗粒能够顺利排出,降低积油现象,提高了预滤装置过滤机油的效果。

6、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呈锥桶型,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腔体的顶部,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底部。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油回流口设置在所述腔体靠近所述出气口的周向侧壁上。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油回流口设置在所述腔体沿重力方向的最低处。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出气口的直径。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还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一端与所述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的轴线垂直于重力方向,所述导流件与所述固定轴过盈配合。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沿重力方向上,所述出气口高于所述进气口。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沿周向均匀设置有扭转叶片。

1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包括:

15、曲轴箱;

16、油底壳;

17、如上述的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所述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曲轴箱的废气管相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的机油回流口与所述油底壳相连通;

18、油气分离器,所述油气分离器的进口与所述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的出气口相连通。

19、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



技术特征:

1.一种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呈锥桶型,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腔体的顶部,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回流口设置在所述腔体靠近所述出气口的周向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回流口设置在所述腔体沿重力方向的最低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出气口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还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一端与所述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的轴线垂直于重力方向,所述导流件与所述固定轴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沿重力方向上,所述出气口高于所述进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沿周向均匀设置有扭转叶片。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油气分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发动机及车辆。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包括腔体和导流件,其中腔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腔体沿重力方向的底部开设有机油回流口,导流件固定设于腔体内,并位于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气体流动路径上,导流件用于使气流形成旋流。根据本技术的油气分离器预滤装置,在机油混合气体进入腔体时,通过导流件与气流的碰撞,一方面使机油甩出,另一方面使气流形成旋流。气体中的油雾颗粒受到离心力作用,向腔体壁移动并沉降在腔体底部,实现油气分离。另外,机油回流口设置在腔体的底部,使沉降的油雾颗粒能够顺利排出,降低积油现象,提高了过滤机油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于加一,唐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7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