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单侧双进汽蜗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19768发布日期:2024-05-10 23: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轮机单侧双进汽蜗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蜗壳本体(1)、第一进汽管道(2)和第二进汽管道(3),蜗壳本体(1)内部设有呈椭圆形环状的蜗壳流道,所述蜗壳流道的截面尺寸沿着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蜗壳流道的上部或下部设有同侧布置的第一进汽管道(2)和第二进汽管道(3),第一进汽管道(2)和第二进汽管道(3)的一端汇合后与蜗壳流道的进汽侧连通,第一进汽管道(2)和第二进汽管道(3)的另一端分别为第一蜗壳进汽口(21)和第二蜗壳进汽口(31),所述第一蜗壳进汽口(21)和所述第二蜗壳进汽口(31)沿蜗壳垂直中心线m-m两侧布置,蜗壳本体(1)的中心沿轴向设有圆形中心孔,所述圆形中心孔所在圆柱面上沿圆周方向加工有圆环形缺口,所述圆环形缺口为蜗壳本体(1)的出汽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单侧双进汽蜗壳,其特征在于:第一进汽管道(2)的内部形成第一进汽管道型腔,第一进汽管道型腔的截面型线a-a与蜗壳水平中分面n-n之间的夹角为α1,α1=0°,椭圆中心点z坐标(-1150,2400);第一进汽管道型腔的截面型线b-b与蜗壳水平中分面n-n之间的夹角为α2,α2=0°,椭圆中心点z坐标(-1220,2020);第一进汽管道型腔的截面型线c-c与蜗壳水平中分面n-n之间的夹角为α3,α3=15°,椭圆中心点z坐标(-1331,1620);第一进汽管道型腔的截面型线d-d与蜗壳水平中分面n-n之间的夹角为α4,α4=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单侧双进汽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汽管道型腔型线数据如下:第一进汽管道型腔在截面型线a-a处的长半轴长度为500mm,短轴长度为500mm;第一进汽管道型腔在截面型线b-b处的长半轴长度为500mm,短轴长度为450mm;第一进汽管道型腔在截面型线c-c处的长半轴长度为520mm,短轴长度为400mm;第一进汽管道型腔在截面型线d-d处的长半轴长度为520mm,短轴长度为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单侧双进汽蜗壳,其特征在于:第二进汽管道(3)的内部形成第二进汽管道型腔,第二进汽管道型腔的截面型线e-e与蜗壳水平中分面n-n之间的夹角为α5,α5=0°,椭圆中心点z坐标(1150,2400);第二进汽管道型腔的截面型线f-f与蜗壳水平中分面n-n之间的夹角为α6,α6=45°,椭圆中心点z坐标(661,1884.5);第二进汽管道型腔的截面型线g-g与蜗壳水平中分面n-n之间的夹角为α7,α7=75°,椭圆中心点z坐标(211.5,1722.5);第二进汽管道型腔的截面型线h-h与蜗壳垂直中心线m-m之间的夹角为α8,α8=30°;第二进汽管道型腔的截面型线i-i与蜗壳垂直中心线m-m之间的夹角为α9,α9=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单侧双进汽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汽管道型腔型线数据如下:第二进汽管道型腔在截面型线e-e处的长半轴长度为500mm,短轴长度为500mm;第二进汽管道型腔在截面型线f-f处的长半轴长度为450mm,短轴长度为450mm;第二进汽管道型腔在截面型线g-g处的长半轴长度为403mm,短轴长度为390mm;第二进汽管道型腔在截面型线h-h处的长半轴长度为372mm,短轴长度为349mm;第二进汽管道型腔在截面型线i-i处的长半轴长度为336mm,短轴长度为311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单侧双进汽蜗壳,其特征在于:第一进汽管道型腔在截面型线d-d与第二进汽管道型腔在截面型线i-i在同一条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单侧双进汽蜗壳,其特征在于:第一进汽管道(2)的第一蜗壳进汽口(21)和蜗壳流道的进汽侧均位于蜗壳垂直中心线m-m的同侧,第二进汽管道(3)的第二蜗壳进汽口(31)和蜗壳流道的进汽侧分别位于蜗壳垂直中心线m-m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单侧双进汽蜗壳,其特征在于:当第一进汽管道(2)和第二进汽管道(3)均位于蜗壳流道的上部、第一蜗壳进汽口(21)与汽轮机的左上位置处的汽轮机出汽口一连通、且第二蜗壳进汽口(31)与汽轮机的右上位置处的汽轮机出汽口二连通时,实现蜗壳内部汽流上部分进汽且统一逆时针流动;当第一进汽管道(2)和第二进汽管道(3)均位于蜗壳流道的上部、第二蜗壳进汽口(31)与汽轮机的左上位置处的汽轮机出汽口一连通、且第一蜗壳进汽口(21)与汽轮机的右上位置处的汽轮机出汽口二连通时,实现蜗壳内部汽流上部分进汽且统一顺时针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单侧双进汽蜗壳,其特征在于:当第一进汽管道(2)和第二进汽管道(3)均位于蜗壳流道的下部、第一蜗壳进汽口(21)与汽轮机的左下位置处的汽轮机出汽口一连通、且第二蜗壳进汽口(31)与汽轮机的右下位置处的汽轮机出汽口二连通时,实现蜗壳内部汽流下部分进汽且统一逆时针流动;当第一进汽管道(2)和第二进汽管道(3)均位于蜗壳流道的下部、第二蜗壳进汽口(31)与汽轮机的左下位置处的汽轮机出汽口一连通、且第一蜗壳进汽口(21)与汽轮机的右下位置处的汽轮机出汽口二连通时,实现蜗壳内部汽流下部分进汽且统一顺时针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8或9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单侧双进汽蜗壳,其特征在于:蜗壳本体(1)为分体式结构,蜗壳本体(1)包括蜗壳上部单元(11)、蜗壳下部单元(12)以及用于连接蜗壳上部单元(11)和蜗壳下部单元(12)的单元连接件(13),所述单元连接件(13)为锁紧螺栓,所述蜗壳上部单元(11)的底部两侧外缘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上法兰结构,所述蜗壳下部单元(12)的底部两侧外缘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下法兰结构,上法兰结构与下法兰结构之间通过锁紧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汽轮机单侧双进汽蜗壳,它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蜗壳+横置导叶的结构无法应用于汽轮机中单侧双进汽模块,以及传统插管进汽结构总压损失大、流动均匀性差的问题。本技术的蜗壳本体内部设有呈椭圆形环状的蜗壳流道,蜗壳流道的截面尺寸沿着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减小,蜗壳流道的上部或下部设有同侧布置的第一进汽管道和第二进汽管道,第一进汽管道和第二进汽管道的一端汇合后与蜗壳流道的进汽侧连通,第一进汽管道和第二进汽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为第一蜗壳进汽口和第二蜗壳进汽口,二者沿蜗壳垂直中心线两侧布置。本技术用于实现蜗壳+横置导叶的结构在单侧双进汽汽轮机上的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锋,管伟诗,熊继龙,曲文波,张峰阁,刘阳,周子源,刘世云,高志福,任伟,盛显伟,刘鑫,党丽丽,张宇,刘博,徐洪峰,赵建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7
技术公布日:2024/5/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