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无触点分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9830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外线无触点分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油内燃机用红外线无触点分电器,它用红外线接收发射管配合电子装置代替了原分电器的白金触点,减少了维修工作,延长了使用寿命。
现有的机械触点式分电器,其最大缺点是工作过程中,所用白金触点易被烧坏或磨损,易被污染,触点接触不良,间隙变化,故常不能正常工作。需常研磨白金,调整间隙,更换白金,非常费工费时,有时还会因上述所存在之各缺点导致车辆无法行驶而停车,造成交通阻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地就是为解决上述分电器之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极长,不需经常维修的无触点分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分电器由外壳、主轴、机械点火机械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透光时间比可变的离心变比旋转盘和由稳压电路、红外线收发电路,整形电路,截流电路、射极跟随放大电路和脉冲输出电路组成的电子装置。由红外线收发装置完成内燃机工作状态的采样,经过整形、放大装置,实现变压器初级线圈的导通和断开,从而实现了分电器与内燃机工作状态的配合,完成活塞的点火工作。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是利用现有的机械触点式分电器改装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电器的部分剖视图2为
图1中离心变比旋转盘的顶视图;图3为图2离心变比旋转盘的A-A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电器的电路原理图;本实用新型分电器的结构如
图1,说明如下把原使用的分电器的底板总成(包括真空提前活动盘,白金触点)拆去,再把主轴车制成直径为18毫米的圆柱轴,如
图1中的(7)。
图1中,(1)为原分火头,(2)原真空调节装置,(3)离心变比旋转盘,(4)红外线收发装置,(5)原真空调节装置拉杆,(6)原分电器外壳主体(注除有说明改装处,原分电器其它部件不变),(7)分电器主轴。
离心变比旋转盘结构如图2,图3说明如下该旋转盘为两片形状相同并且外缘具有与汽缸数目相同的缺口(13)的圆形薄铁片叠装于一起,且这两薄片能相对转动一角度(为8°)。这两薄片的相对转动状态是这样的在下面的旋转盘(见图3)上装有一对离心配重块(15),配重块连接偏心轮(16),还装有一对复位弹簧(17),它们构成一平衡力决定着两薄片的相对位置,即当分电器转速从0~200转时两片不发生相对位移,两薄片处于完全重叠如图2中(11)位置,当分电器转速从200~1500转时,由于配重块(15)离心力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大,并甩出使偏心轮转一角度,从而驱动旋转盘中上面的薄片向顺时针方向转一角度α(α=0°~8°)如图2中虚线(12),从而使旋转盘的透光时间比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
所谓透光时间比,即时间比=红外线接收管受光时间/红外线接收管无受光时间=薄片上的缺口(13)园周长度/薄片上的凸出(18)园周长度=U(以6缸发动机为例,怠速时U≈1.2,最高速时,U≈0.7),因此离心变比旋转盘的透光时间比能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其目的是使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能增大点火线圈的平均工作电流,从而增大火花塞的点火能量。使发动机在高速时汽油燃烧得更完全,从而能提高发动机的效率。缺口(13)的角度约为33°。图二中的(14)是扇形孔作偏心轮驱动薄片转动之用。(19)紧固螺丝,作与分电器轴紧固之用。(20)是椭圆孔,当两薄片相对转动时,上片不受下片的小轴挡住。
离心变比旋转盘装于分电器原凸轮轴现车制成直径18毫米的圆柱轴(7)上,如图一。红外线收发装置(4)固定于真空提前装置的拉杆(5)上,如图一。
当内燃机启动运转,分电器轴也随之转动,故旋转盘转动,红外线收发装置将按旋转盘的状态发生光电变化。当红外线接收管无受光时,该管的输出信号为零,这时电路中三极管G2导通,G3截止,G5得正偏压导通,脉冲变压器初级线圈得电流,于是次级线圈将有一脉冲触发电压,触发其可控硅管(GTO)导通,(注该管为“可关断可控硅管”),点火线圈有电流通过(贮能)。当红外线接收管受光时,该管的输出信号为负,此时电路中,G2截止、G3导通。故G5截止,脉冲变压器初级线圈断电。同时次级线圈将产生瞬间反电势(见图4)。该反电势将使可控硅管关断。于是点火线圈断电(放能)。
这样旋转盘随发动机转动,红外线接收管便处于连续光电变化,使其可控硅管输出脉冲电流,从而实现点火线圈的贮能和放能(点火)。
电路(如图4)中,分为如下部分Ⅰ稳压部分Ⅱ 红外线收发射部分Ⅲ 整形部分Ⅳ 截流部分Ⅴ射极跟随放大部分Ⅵ 脉冲输出部分该电路前面加稳压部分是因汽车工作时电池电压波动很大,而当起动时由于起动电动机电流很大(实测)起动时电池电压为7-9V,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电池电压为14-15V。
稳压电路主要性能和参数输出电压5V正负偏差0.1V,输出电流65-90MA,输入电压准允波动范围6-20V,截流电路部分的作用是当发动机停转,而电门处于开通,红外线接收管位于无受光位置时,可控硅管将处于导通状态,点火线圈将有较大的直流电流通过,点火线圈有烧损的危险。加了截流电路便能解决此问题。
本实用新型分电器比现有使用的白金触点分电器,点火方法有以下几个优点1、用红外光线作点火控制信号,信号源强,对热辐射比其它光敏元件抵抗能力强,又用可关断可控硅管作开关电路,实现无机械点磨损,又所采用半导体元件本身无使用寿命限制。因此该新分电器,有永久性使用的效果。同时,使用该分电器,能减去原需经常研磨白金,调整白金间隙及更换白金的麻烦,减少司机的劳动强度。
2、本新分电器,有自动截流之功能,当停车时,如若电门忘记关闭也无烧损点火线圈之危险。
3、该新分电器,点火正时的调整与现有使用的分电器点火正时的调整方法相同,只是一次性调准后,便可一劳永逸的使用。
4、该新分电器,使用现有的点火线圈,但去掉原点火线圈附加的限流电阻,因现点火线圈的工作平均电流是由该电路本身特性和旋转秀的透光时间比所决定。
去掉此限流电阻有两点好处〈一〉、减去限流电阻自身所损耗的无功功率,节约电能。
〈二〉、使点火线圈能得到较大的电流变化率,增大点火能量,又前面所述离心变比旋转盘,它的透光时间比是随发动机转速变化而变化,这个变化其实就是一种速度正反馈参量,从而也增大点火能量,于是使发动机在运转时汽油燃烧得更加完全。由上各种因素,该新分电器有节能效果。
5、该新分电器,点火控制信号是来自红外线收发装置,信号强、准确、均匀,点火能量大,对发动机启动,无论在何气候都极易启动,在试用时能一触即发。
本分电器控制电路主要性能及参数输入直流电压6-20V。输入电流小于90MA,工作时平均脉冲输出最大电流3.5A,最小电流1A,自身损耗最大功率1W,准充最高温升70℃,准充连续使用,使用范围,任何汽油发动机。
本分电器,已制成实物,并在几种车型上经过试用其中有北京牌吉普车、东风牌客车、新型解放牌汽车,试程约2万公里,在试用时已证实上述所列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燃油机点火的红外线无触点分电器,它由外壳、主轴、机械点火机械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分电器还包括透光时间比可变的离心变比旋转盘和由稳压电路、红外线收发电路、整形电路、截流电路、射极跟随放大电路和脉冲输出电路组成的电子装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电器,其特征在于离心变比旋转盘是由两个外缘具有与内燃机缸数相等的缺口并且位置可相对改变的旋转盘、配重块、偏心轮、复位弹簧所组成。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变比旋转盘,其特征在于离心变比旋转盘的缺口圆周长度与凸出圆周长度之比即透光时间比(U)是随内燃机的转速变化而变化的,U= (红外线接收二极管有受光时间)/(红外线接收二极管无受光时间)= (薄片上的缺口(13)园周长度)/(薄片上的凸出(18)园周长度)其变化范围对6缸内燃机,怠速时U≈1.2,最高速时U≈0.7,对4缸内燃机,怠速时U≈1.4,最高速时U≈0.9。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装置是由三极管G1、G2、G3、G4、G5,红外线收发射二极管D1、D2和二极管D3、D4、D5,可关断可控硅二极管GTD以及脉冲变压器、电阻、电容所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燃油内燃机点火的红外线无触点分电器,在现使用的分电器主轴上装有一“离心变比旋转盘”,该盘的外缘具有与发动机汽缸数相等的缺口(且该旋转盘的透光时间比是随发动机的转速变化而变化的),使红外线接收二极管有受光或不受光的变化而控制电子装置完成内燃机的点火过程。
文档编号F02P7/00GK2115409SQ9220004
公开日1992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6日
发明者陈树英 申请人:陈树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