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余热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147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供余热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的气流消音器。
现有的一种汽车消声器具有封闭容器状的消声筒、消声进气管和消声排气管。消声进气管的出气端和消声排气管的进气端均设置有多个孔眼,并相对设置于消声筒的消声室内。此种消声器不能在寒冬向汽车客室(驾驶室或客车厢)提供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上述现有消声器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可供余热的消声器,以解决汽车客室的寒冬取暖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可供余热消声器具有封闭容器状消声筒、消声进气管和消声排气管。消声进气管的出气端和消声排气管的进气端在消声筒的消声室内相对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特别地在消声筒之外套设了采热筒,消声筒外壁与采热筒内壁之间构成采热室,在消声筒筒壁上开设有使消声室与采热室相连通的连通孔,消声进气管的进气端和消声排气管的排气端穿过采热筒筒壁延伸至采热筒之外。在采热筒上设置有采热管,采热管的一开口端位于采热室内,另一开口端裸露于采热筒之外。发动机工作时,排出的高热爆发气体通过消声进气管进入消声室消声后,部分气体进入消声排气管进气端,经消声排气管排气端排出;另一部分气体通过消声筒筒端壁上开设的连通孔进入采热室,再经采热管输出消声器之外。由于采热管输出的气体含有大量余热,只要在汽车客室增设散热取暖器,并将采热管出气口与散热取暖器进气口相连通,即可利用上述气体中的热量向汽车客室供热。为避免废气对汽车客室造成污染,可将散热取暖器排气口设置于汽车客室之外。同时,可在采热管出气口与散热取暖器进气口之间设置调节阀门,通过调节气流量来调控散热取暖器的发热量。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消声器可通过采热管输出高热气体,供汽车客室的散热取暖器使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汽车客室寒冬取暖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消声器与前述现有消声器相比,其排气通道更为畅通,有助于提高发动机功率。因其保留原消声器的排气通道,所以保证了在采热管封闭(非寒冬季节,不需取暖)时,消声器仍能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图1是实施例中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消声器具有消声筒1、消声进气管3、消声排气管6、采热筒11和采热管14。消声进气管的出气端5和消声排气管的进气端7均具有多个孔眼,二者相对设置于消声筒的消声室2内,由定位板9加以固定。采热筒11套设于消声筒1之外,通过多孔定位板13将消声筒在采热筒内固定。消声筒1的外壁与采热筒11的内壁之间构成采热室12。在消声筒端部开设有连通孔10,使消声室2和采热室12相连通。消声进气管的进气端4和消声排气管的排气端8均穿过采热筒11的筒壁,延伸至采热筒之外。在采热筒上设置有采热管14,其进气端15位于采热室12内,排气端16裸露于采热筒之外。
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消声器时,可使消声进气管的进气端4与发动机排气口相接,使采热管的排气端16与汽车客室中设置的散热取暖器之进气口相接。这样,当发动机工作时,由发动机排气口排出的高热爆发气体即经消声器进气管3进入消声器的消声室2。进入消声室的一部分气体进入消声排气管的进气端7,由消声排气管6排出消声器;另一部分气体通过连通孔10进入采热室12,再穿过定位多孔板13到达采热管进气端15,经采热管14输给汽车客室内的散热取暖器,从而为客室取暖提供热源。
权利要求1.可供余热消声器,具有封闭容器状消声筒、消声进气管和消声排气管,消声进气管的出气端和消声排气管的进气端在消声筒的消声室内相对设置,其特征是在消声筒之外套设有采热筒,消声筒外壁与采热筒内壁之间构成采热室,在消声筒筒壁上开设有使消声室与采热室连通的连通孔,消声进气管的进气端和消声排气管的排气端穿过采热筒筒壁延伸至采热筒之外,在采热筒上设置有采热管,采热管的一开口端位于采热室内,另一开口端裸露于采热筒之外。
专利摘要一种消声器,具有消声筒、消声进气管和消声排气管。在消声筒之外特别地套设了采热筒,消声筒外壁与采热筒内壁之间构成采热室。在消声筒筒壁上开设有使采热室与消声筒的消声室连通的连通孔。在采热筒上设置有采热管,采热管的一开口端位于采热室内,另一开口端裸露于采热筒之外。该消声器可向汽车客室的散热取暖器输出高热气体,解决汽车客室寒冬取暖问题。
文档编号F01N5/00GK2152080SQ9323815
公开日1994年1月5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12日
发明者郭尚永 申请人:郭尚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