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转式旋转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2727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转式旋转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连续旋转的发动机,特别是一种燃气直接推动活塞转动,转动活塞直接带动转轴连续旋转的发动机。
一般的发动机是燃气推动活塞作直线往复运动,通过连杆、曲轴和飞轮再将直线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所以不是直接连续旋转,并且体积大,转动不均匀,转速慢,热机效率低。现有些旋转发动机专利,如德国专利WO80/01397是由固定外套、转子、轴、燃烧室、活塞等构成,三个活塞在转子内往复运动,使转子绕轴旋转,其核心仍是活塞作往复运动,仅类似改变一般发动机上的连杆曲轴部分的形式来产生旋转,不能直正达到直接连续旋转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直接推动活塞转动,转动活塞直接带动转轴连续旋轴的发动机,其中不需有连杆、曲轴和飞轮,并且结构紧凑,体积小,转动连续均匀,转速快,热机效率高,实用性强,易被汽车、航空、发电等工业广泛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扣合在一起的二个轮转轮内,形成一个环状园形管腔,一个轮转轮上的二个活塞和另一个轮转轮上的二个活塞相互交叉间隔,把环状园形管腔隔离成四个气缸。在轮转轮上的火花塞,进气管,进气阀门,排气管,连杆阀门,排气阀门的共同作用和控制下,四个气缸内进行着点火作功——排气——进气——压缩——点火作动的循环过程,或者在轮转轮上的火花塞,换气槽,进气槽,进气孔,排气孔,排气槽的共同作用和控制下,二个相邻气缸内进行着进气——压缩——换气——进气的循环过程,另二个相邻气缸内进行着排气换气——压缩——点火作功——排气换气的循环过程。在二个轮转轮和转轴,机架之间有内棘轮和外棘轮,内棘轮只允许二个轮转轮朝一个方向转动,外棘轮也只允许二个轮转轮朝一个方向转动,但外棘轮允许转动的方向与内棘轮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反。当在一个循环过程中,一个气缸内被点火的燃气推动两边的活塞带动二个轮转轮朝相反方向转动,这时一个轮转轮转动的方向与其上的外棘轮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同,内棘轮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反,故此轮转轮带动转轴转动,另一个轮转轮转动的方向与其上的外棘轮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反,内棘轮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同,故此轮转轮不能转动,但不影响转轴随转动的轮转轮转动,接着,在另一个循环过程中,另一个气缸内,在上次循环过程中被压缩的燃料气又被点火,点火的燃气又推动两边的活塞带动二个轮转轮朝相反方向转动,这时,上次不能转动的轮转轮被燃气推动的方向,与其上的外棘轮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同,内棘轮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反,故这次能带动转轴转动,上次能转动的轮转轮被燃气推动的方向,与其上的外棘轮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反,内棘轮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同,故这次不能转动,但不影响转轴随这次转动的轮转轮转动,这样循环下去,二个轮转轮就朝一个方向轮流转动,并带动转轴朝一个方向旋转,于是就实现了燃气直接推动活塞转动,转动活塞直接带动转轴连续旋转的目的。
本发明涉及两种形式的发明,下面以I型轮转式旋转发动机和II型轮转式旋转发动机分别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I型轮转式旋转发动机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I型轮转式旋转发动机结构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3图4是I型轮转式旋转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参照图1,图2,二个轮转轮[1][2]呈园盘状,中心有一个转轴孔[24],在转轴孔[24]周围的内缘[19]到轮转轮外缘[16]之间的环状面上,挖出环状半园形凹槽[7],在轮转轮[1]和轮转轮[2]的环状半园形凹槽[7]的直径线位置上各留有二个近似园柱体的活塞[3][5]和活塞[4][6],每个活塞[3][5][4][6]的半园躺在凹槽[7]内,另半园高出凹槽[7],在高出凹槽[7]的半园活塞上有二个“C”形活塞环槽,其内嵌有二个“C”形活塞环[26],在内缘[19]和外缘[16]扣合面上有防止漏气的凹凸[19][16],把二个轮转轮[1][2]扣合在一起,高出凹槽[7]的半园活塞刚好嵌入对方的凹槽[7]内,并能在对方的凹槽[7]内滑动,同时二个轮转轮[1][2]上的凹槽[7]扣合在一起刚好形成一个密闭的环状园形管腔,该管腔被四个相互交叉间隔的活塞[3][4][5][6]隔离,形成四个气缸[7][8][9][10],在四个气缸[7][8][9][10]内,分别紧靠四个活塞[3][4][5][6]同一侧位置的二个轮转轮[1][2]的侧壁上安有四个火花塞[13],在活塞[3][4][5][6]上靠火花塞[13]一侧的中间位置为排气管[17],排气管[17]从此到活塞厚度一半的位置转弯开口于轮转轮[1][2]的外侧壁,在此开口的排气管[17]内安有只能向外开的单向排气阀门[28],在二个轮转轮[1][2]的外侧壁上安有环状半园形消声器[31],消声器[31]上有排气小孔[32]通外界,四个呈杆状的连杆阀门[27]从活塞[3][4][5][6]上的排气管[17]中央,沿凹槽[7]的方向穿透活塞[3][4][5][6]连接两边的气缸[7][8]和[8][9]和[9][10]和[10][7],并能随气缸[7][8]和[8][9]和[9][10]和[10][7]内压力变化在活塞[3][4][5][6]上往复移动,在活塞[3][4][5][6]上靠火花塞[13]一侧排气管[17]到内缘[19]之间为进气管[18],进气管[18]内有只能向气缸[7][8][9][10]内开的单向进气阀门[25],进气管[18]从此到活塞厚度一半的位置转弯,穿过内缘[19]开口于转轴孔[24]内,转轴[21]穿过转轴孔[24],在转轴[21]一端的轴心有一个主进气管[23],主进气管[23]到转轴孔[24]上的进气管[18]开口处,分为三个支进气管[22]到转轴[21]轴面上,在三个支进气管[22]位置的转轴[21]上,沿转轴[21]一周挖有一个环状半园形凹槽[37],此凹槽[37]与转轴孔[24]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进气池[20],在进气池[20]两边的转轴[21]上,沿转轴[21]一周等距离挖有三个凹孔[36],凹孔[36]内有弹簧和千斤顶[35],并与此处转轴孔[24]上,沿转轴孔[24]一周的齿轮[33]一起构成轮转轮[1][2]的内棘轮[33],内棘轮[33]只允许二个轮转轮[1][2]朝一个方向转动,在二个轮转轮[1][2]外侧壁相对位置的转轴[21]上拧有二个螺栓[39],螺栓[39]通过滚珠[34]将二个轮转轮[1][2]扣合在一起,并且不影响二个轮转轮[1][2]之间及轮转轮[1][2]和转轴[21]之间的转动,在二个螺栓[39]外侧经二个轴承[38]将转轴[21]安置在机架[14]上,在机架[14]上,相对二个轮转轮[1][2]的外缘[16]上,沿轮转轮[1][2]一周的齿轮[29]位置处,挖有凹孔[30],凹孔[30]内有弹簧和千斤顶[15],它们与轮转轮[1][2]外缘[16]上的齿轮[29]一起构成轮转轮[1][2]的外棘轮[29],外棘轮[29]也只允许二个轮绕轮[1][2]朝一个方向转动,但外棘轮[29]允许转动的方向与内棘轮[33]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反,在二个轮转轮[1][2]外侧壁上,还有垂直于轮转轮[1][2]外侧壁的片状散热片[40]和火花塞[13]接线端,电机[11]的转子和定子上分别安有齿轮[12],并分别与二个轮转轮[1][2]外缘[16]上的齿轮[29]相咬合。起动时,与一般发动机起动相同,需要外动力带动,给电机[11]通入二次正、反脉冲电流,带动二个轮转轮[1][2]轮流转动二次,即带动活塞[3][5]和活塞[4][6]轮流转动,使气缸[7][8][9][10]容积轮流缩小增大,将空气排出,进入燃料气,然后压缩,此时火花塞[13]点火即起动开始工作,工作时,参照图1图2图3,气缸[8]内燃气[41]推动两边的活塞[3][4],因燃气[41]推动活塞[3]转动的方向与其轮转轮[1]上外棘轮[29]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同,内棘轮[33]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反,故活塞[3]带动轮转轮[1]活塞[5]和转轴[21]转动,燃气[41]推动活塞[4]转动的方向与其轮转轮[2]上外棘轮[29]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反,内棘轮[33]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同,故活塞[4]和轮转轮[2]活塞[6]不能转动,但不影响转轴[21]随轮转轮[1]转动,这时活塞[3][5]分别向活塞[6][4]方向转动,气缸[8]容积增大,燃气[41]推动活塞[3]带动轮转轮[1]和转轴[21]转动对外作功,同时燃气[41]推动活[3]上的连杆阀门[27]移动,将活塞[3]上的排气管[17]打开,气缸[7]容积缩小,压力增大,因气缸[8]内燃气[41]的压力仍推住活塞[3]上的连杆阀门[27]将活塞[3]上的排气管[17]开着,所以气缸[7]内上次燃烧后的废气[44]经活塞[3]上的排气管[17]推开排气阀门[28]进入消声器[31]内,再经消声器[31]上的排气小孔[32]排出,气缸[10]容积增大,产生负压,活塞[6]上的进气阀门[25]将进气管[18]打开,连杆阀门[27]将排气管[17]打开,排气阀门[28]将排气管[17]关闭,燃料气[43]经主进气管[23],支进气管[22],进气池[20],进气管[18]进入气缸[10],气缸[9]容积缩小,压力增大,活塞[5]上的进气阀门[25]将进气管[18]关闭,连杆阀门[27]将排气管[17]关闭,上次进入气缸[9]内的燃料气[42]被压缩,气缸[9]内被压缩的燃料气[42]又被活塞[5]旁的火花塞[13]点火,接着参照图1图2图4,燃气[41]推动两边的活塞[4][5],因这次燃气[41]推动活塞[4]转动的方向与其轮转轮[2]上外棘轮[29]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同,内棘轮[33]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反,故活塞[4]带动轮转轮[2]活塞[6]和转轴[21]转动,燃气[41]推动活塞[5]转动的方向与其轮转轮[1]上外棘轮[29]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反,内棘转[33]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同,故活塞[5]和轮转轮[1]活塞[3]不能转动,但不影响转轴[21]随轮转轮[2]转动,这时活塞[4][6]分别向活塞[3][5]方向转动,气缸[9]容积增大,燃气[41]推动活塞[4]带动轮转轮[2]和转轴[21]转动对外作功,同时燃气[41]推动活塞[4]上的连杆阀门[27]移动,将活塞[4]上的排气管[17]打开,气缸[8]容积缩小,压力增大,因气缸[9]内燃气[41]的压力仍推住活塞[4]上的连杆阀门[27]将活塞[4]上的排气管[17]开着,所以气缸[8]内上次燃烧后的废气[44]经活塞[4]上的排气管[17]推开排气阀门[28]进入消声器[31]内,再经消声器[31]上的排气小孔[32]排出,气缸[7]容积增大,产生负压,活塞[3]上的进气阀门[25]将进气管[18]打开,连杆阀门[27]将排气管[17]打开,排气阀门[28]将排气管[17]关闭,燃料气[43]经主进气管[23],支进气管[22],进气池[20],进气管[18]进入气缸[7],气缸[10]容积缩小,压力增大,活塞[6]上的进气阀门[25]将进气管[18]关闭,连杆阀门[27]将排气管[17]关闭,上次进入气缸[10]内的燃料气[42]被压缩,接着气缸[10]内被压缩的燃料气[42]又被活塞[6]旁的火花塞[13]点火,以后气缸[10],气缸[7]又是气缸[8]按图3图4点火作功——排气——进气——压缩——点火作功的过程循环下去,即使二个轮转轮[1][2]朝一个方向轮流转动,并带动转轴[21]朝一个方向连续旋转,工作时轮转轮[1][2]带动电机[11]对外发电。四个气缸[7][8][9][10]内各点火一次,二个轮转轮[1][2]各轮流转动二次,带动转轴[21]旋转二周。
图5是II型轮转式旋转发动机结构的横截面轮转轮[45]面示意图。
图6是II型轮转式旋转发动机结构的横截面轮转轮[46]面示意图。
图7是II型轮转式旋转发动机结构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8图9是II型轮转式旋转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参照图5图6图7二个轮转轮[45][46]呈园盘状,中心有一个转轴孔[66],在转轴孔[66]周围的内缘[63]到轮转轮外缘[58]之间的环状面上,挖出环状半园形凹槽[51],在轮转轮[45]和轮转轮[46]的环状半园形凹槽[51]的直径线位置上各留有二个近似园轮状的活塞[47]49]和活塞[48][50],每个活塞[47][48][49]50]的半园躺在凹槽[51]内,另半园高出凹槽[51],在高出凹槽[51]的半园活塞上有一个“C”形活塞环槽,其内嵌有一个“C”形活塞环[89],在内缘[63]和外缘[58]扣合面上有防止漏气的凹凸[63][58],把二个轮转轮[45][46]扣合在一起,高出凹槽[51]的半园活塞刚好嵌入对方的凹槽[51]内,并能在对方的凹槽[51]内滑动,同时二个轮转轮[45][46]上的凹槽[51]扣合在一起刚好形成一个密闭的环状园形管腔,该管腔被四个相互交叉间隔的活塞[47][48][49][50]隔离,形成四个气缸[51][52][53][54],在轮转轮[45]上,活塞[50]一侧,点火时气缸[54]宽度+活塞[49]厚度位置处的外缘[58]上,从外缘[58]扣合面中间开一个园形排气孔[68]通向轮转轮[45]外侧壁,在活塞[48]一侧,点火时气缸[53]宽度+活塞[49]厚度位置处的内缘[63]上,从内缘[63]扣合面中间开一个园形排气孔[55]通向轮转轮[45]外侧壁,在轮转轮[45]外侧壁上安有环状半园形消声器[83],消声器[83]上有排气小孔[82]通外界,在活塞[48]到活塞[50]距离/2位置处的内缘[63]上,从气缸[51]或气缸[52]内和内缘[63]扣合面向内缘[63]内挖有一个凹形进气槽[56],在轮转轮[46]上,活塞[47]一侧靠外缘[58]方和活塞[47]另一侧靠内缘[63]方的轮转轮[46]内侧壁上挖有近似扇形的二个换气槽[59][74],在活塞[49]一侧的外缘[58]上,从气缸[53]内和外缘[58]扣合面向外缘[58]内挖有一个凹形排气槽[78],在活塞[49]另一侧的内缘[63]上,从气缸[54]内和内缘[63]扣合面向内缘[63]内挖有一个凹形排气槽[70],在活塞[49]一侧靠排气槽[78]方和活塞[49]另一侧靠排气槽[70]方的轮转轮[46]侧壁上安有二个火花塞[77][71],在活塞[47]两侧,活塞[48]到活塞[50]距离/2-换气时气缸[52]或气缸[51]宽度-活塞[47]厚度位置处的内缘[63]上,从转轴孔[66]内和内缘[63]扣合面向内缘[63]内挖有二个凹形进气槽[75][76],转轴[69]穿过转轴孔[66],在转轴[69]一端的轴心有一个主进气管[67],主进气管[67]到转轴孔[66]上的进气槽[75][76]开口处,分为三个支进气管[64]到转轴[69]轴面上,在三个支进气管[64]位置的转轴[69]上,沿转轴[69]一周挖有一个环状半园形凹槽[91],此凹槽[91]与转轴孔[66]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进气池[65],在进气池[65]两边的转轴[69]上,沿转轴[69]一周等距离挖有三个凹孔[79],凹孔[79]内有弹簧和千斤顶[80],并与此处转轴孔[66]上,沿转轴孔[66]一周的齿轮[85]一起构成轮转轮[45][46]的内棘轮[85],内棘轮[85]只允许二个轮转轮[45][46]朝一个方向转动,在二个轮转轮[45][46]外侧壁相对位置的转轴[69]上拧有二个螺栓[81],螺栓[81]通过滚珠[90]将二个轮转轮[45][46]扣合在一起,并且不影响二个轮转轮[45][46]之间及轮转轮[45][46]和转轴[69]之间的转动,在二个螺栓[81]外侧经二个轴承[86]将转轴[69]安置在机架[57]上,在机架[57]上,相对二个轮转轮[45][46]的外缘[58]上,沿轮转轮[45][46]一周的齿轮[72]位置处,挖有凹孔[88],凹孔[88]内有弹簧和千斤顶[87],它们与轮转轮[45][46]外缘[58]上的齿轮[72]一起构成轮转轮[45][46]的外棘轮[72],外棘轮[72],也只允许二个轮转轮[45][46]朝一个方向转动,但外棘轩轮[72]允许转动的方向与内棘轮[85]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反,在二个轮转轮[45][46]外侧壁上,还有垂直于轮转轮[45][46]外侧壁的片状散热片[84],在轮转轮[46]外侧壁上还有火花塞[71][77]接线端,电机[62]的转子和定子上分别安有齿轮[61][60],并分别与二个轮转轮[45][46]外缘[58]上的齿轮[72]相咬合。起动时,与一般发动机起动相同,需要外动力带动,给电机[62]通入一次正、反脉冲电流,带动二个轮转轮[45][46]轮流转动一次,即带动活塞[47][49]和活塞[48][50]轮流转动,使气缸[51][52][53][54]容积轮流缩小增大,将空气排出,进入燃料气然后压缩,此时火花塞[77]点火即起动开始工作,工作时,参照图5图6图7图8,气缸[53]内燃气[94]推动两边的活塞[48][49],因燃气[94]推动活塞[48]转动的方向与其轮转轮[45]上外棘轮[72]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同,内棘轮[85]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反,故活塞[48]带动轮转轮[45]活塞[50]和转轴[69]转动,燃气[94]推动活塞[49]转动的方向与其轮转轮[46]上外棘轮[72]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反,内棘轮[85]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同,故活塞[49]和轮转轮[46]活塞[47]不能转动,但不影响转轴[69]随轮转轮[45]转动,这时活塞[48][50]分别向活塞[47][49]方向转动,气缸[53]容积增大,燃气[94]推动活塞[48]带动轮转轮[45]和转轴[69]转动对外作功,当活塞[48][50]进一步转动靠近活塞[47][49]时,气缸[53]内轮转轮[46]外缘[58]上的排气槽[78]与轮转轮[45]外缘[58]上的排气孔[68]相吻合,气缸[53]内燃烧后的废气[95]就经排气槽[78],排气孔[68]进入消声器[83]内,再经消声器[83]上的排气小孔[82]排出,接着轮转轮[46]上的换气槽[74]跨过活塞[48],连通气缸[52]和气缸[53],气缸[52]容积缩小,压力增大,其内被压缩的燃料气[93]经换气槽[74]由气缸[52]进入气缸[53]内进行换气,在燃料气[93]气流作用下,气缸[53]内的废气[95]继续排出,同时气缸[51]容积增大,产生负压,轮转轮[45]内缘[63]上的进气槽[56]与转轮转[46]内缘[63]上的进气槽[75]相吻合,燃料气[92]经主进气管[67],支进气管[64],进气池[65],进气槽[75][56]进入气缸[51],气缸[54]容积缩小,压力增大,上次进入的燃料气[96]被压缩,接着气缸[54]内压缩的燃料气[96]又被火花塞[71]点火,参照图5图6图7图9燃气[94]推动两边的活塞[49][50],因这次燃气[94]推动活塞[49]转动的方向与其轮转轮[46]上外棘轮[72]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同,内棘轮[85]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反,故活塞[49]带动轮转轮[46]活塞[47]和转轴[69]转动,燃气[94]推动活塞[50]转动的方向与其轮转轮[45]上外棘轮[72]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反,内棘轮[85]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同,故活塞[50]和轮转轮[45]活塞[48]不能转动,但不影响转轴[69]随轮转轮[46]转动,这时活塞[49][47]分别向活塞[48][50]方向转动,气缸[54]容积增大,燃气[94]推动活塞[49]带动轮转轮[46]和转轴[69]转动对外作功,当活塞[49][47]进一步转动靠近活塞[48][50]时,气缸[54]内轮转轮[45]内缘[63]上的排气孔[55]与轮转轮[46]内缘[63]上的排气槽[70]相吻合,气缸[54]内燃烧后的废气[95]就经排气槽[70],排气孔[55]进入消声器[83]内,再经消声器[83]上的排气小孔[82]排出,接着轮转轮[46]上的换气槽[59]跨过活塞[50],连通气缸[51]和气缸[54],气缸[51]容积缩小,压力增大,其内被压缩的燃料气[93]经换气槽[59]由气缸[51]进入气缸[54]内进行换气,在燃料气[93]气流作用下,气缸[54]内的废气[95]继续排出,同时气缸[52]容积增大,产生负压,轮转轮[45]内缘[63]上的进气槽[56]与轮转轮[46]内缘[63]上的进气槽[76]相吻合,燃料气[92]经主进气管[67],支进气管[64],进气池[65],进气槽[76][56]进入气缸[52],气缸[53]容积缩小,压力增大,上次进入的燃料气[96]被压缩,接着气缸[51][52]和气缸[53][54]内按图8图9的进气——压缩——换气——进气和排气换气——压缩——点火作功——排气换气过程循环下去,即使二个轮转轮[45][46]朝一个方向轮流转动,并带动转轴[69]朝一个方向连续旋转,工作时轮转轮[45][46]带动电机[62]对外发电。气缸[53][54]内各点火一次,二个转轮转[45][46]各轮流转动一次,带动转轴[69]旋转一周。
I型II型轮转式旋转发动机的排气管[17]和排气孔[68][55],也可与转轴[21]或[69]另一侧上制的,与进气池[20]或[65],支进气管[22]或[64],主进气管[23]或[67]结构相同的排气池,支排气管,主排气管相通,将废气排出。转轴[21]或[69]也可固定在机架[14]或[57]上,由轮转轮[1][2]或[45][46]轮流转动对外作功。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气直接推动活塞转动,转动活塞直接带动转轴旋转的发动机装置,主要由二个轮转轮[1][2]或[45][46]和转轴[21]或[69],内棘轮[33]或[85],外棘轮[29]或[72],机架[14]或[57],电机[11]或[62]构成,其特征是a.I型轮转式旋转发动机的二个轮转轮[1][2]内有四个气缸[7][8][9][10],四个活塞[3][4][5][6],四个火花塞[13],四个进气管[18],四个进气阀门[25],四个排气管[17],四个连杆阀门[27],四个排气阀门[28],四个气缸[7][8][9][10]内进行点火作功——排气——进气——压缩——点火作功的循环过程。b.II型轮转式旋转发动机的二个轮转轮[45][46]内有四个气缸[51][52][53][54],四个活塞[47][48][49][50],二个火花塞[71][77],二个换气槽[59][74],三个进气槽[56][75][76],二个排气槽[70][78],二个排气孔[55][68],二个气缸[51][52]内进行进气——压缩——换气——进气的循环过程,另二个气缸[53][54]内进行排气换气——压缩——点火作功——排气换气的循环过程。c.受二个轮转轮[1][2]或[45][46]上的内棘轮[33]或[85]和外棘轮[29]或[72]的作用,活塞[3][4][5][6]或[47][48][49][50]和轮转轮[1][2]或[45][46]轮流转动而使转轴[21]或[69]连续旋转。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二个轮转轮[1][2]或[45][46]呈园盘状,中心有一个转轴孔[24]或[66],在转轴孔[24]或[66]周围的内缘[19]或[63]到轮转轮外缘[16]或[58]之间的环状面上,挖出环状半园形凹槽[7]或[51],在轮转轮[1]或[45]和轮转轮[2]或[46]的环状半园形凹槽[7]或[51]的直径线位置上各留有二个近似园柱体或园轮状的活塞[3][5]或[47][49]和活塞[4][6]或[48][50],每个活塞[3][4][5][6]或[47][48][49][50]的半园躺在凹槽[7]或[51]内,另半园高出凹槽[7]或[51],在高出凹槽[7]或[51]的半园活塞上有二个或一个“C”形活塞环槽,其内嵌有二个或一个“C”形活塞环[26]或[89],在内缘[19]或[63]和外缘[16]或[58]扣合面上有防止漏气的凹凸[19][16]或[63][58],把二个轮转轮[1][2]或[45][46]扣合在一起,高出凹槽[7]或[51]的半园活塞刚好嵌入对方的凹槽[7]或[51]内,并能在对方的凹槽[7]或[51]内滑动,同时二个轮转轮[1][2]或[45][46]上的凹槽[7]或[51]扣合在一起刚好形成一个密闭的环状园形管腔,该管腔被四个相互交叉间隔的活塞[3][4][5][6]或[47][48][49][50]隔离,形成四个气缸[7][8][9][10]或[51][52][53][54]。
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I型轮转式旋转发动机是在四个气缸[7][8][9][10]内,分别紧靠四个活塞[3][4][5][6]同一侧位置的二个轮转轮[1][2]的侧壁上安有四个火花塞[13],在活塞[3][4][5][6]上靠火花塞[13]一侧的中间位置为排气管[17],排气管[17]从此到活塞厚度一半的位置转弯开口于轮转轮[1][2]的外侧壁,在此开口的排气管[17]内安有只能向外开的单向排气阀门[28],在二个轮转轮[1][2]的外侧壁上安有环状半园形消声器[31],消声器[31]上有排气小孔[32]通外界,四个呈杆状的连杆阀门[27]从活塞[3][4][5][6]上的排气管[17]中央,沿凹槽[7]的方向穿透活塞[3][4][5][6]连接两边的气缸[7][8]和[8][9]和[9][10]和[10][7],并能随气缸[7][8]和[8][9]和[9][10]和[10][7]内压力变化在活塞[3][4][5][6]上往复移动,在活塞[3][4][5][6]上靠火花塞[13]一侧排气管[17]到内缘[19]之间为进气管[18],进气管[18]内有只能向气缸[7][8][9][10]内开的单向进气阀门[25],进气管[18]从此到活塞厚度一半的位置转弯,穿过内缘[19]开口于转轴孔[24]内。
4.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II型轮转式旋转发动机是在轮转轮[45]上,活塞[50]一侧,点火时气缸[54]宽度+活塞[49]厚度位置处的外缘[58]上,从外缘[58]扣合面中间开一个园形排气孔[68]通向轮转轮[45]外侧壁,在活塞[48]一侧,点火时气缸[53]宽度+活塞[49]厚度位置处的内缘[63]上,从内缘[63]扣合面中间开一个园形排气孔[55]通向轮转轮[45]外侧壁,在轮转轮[45]外侧壁上安有环状半园形消声器[83],消声器[83]上有排气小孔[82]通外界,在活塞[48]到活塞[50]距离/2位置处的内缘[63]上,从气缸[51]或气缸[52]内和内缘[63]扣合面向内缘[63]内挖有一个凹形进气槽[56],在轮转轮[46]上,活塞[47]一侧靠外缘[58]方和活塞[47]另一侧靠内缘[63]方的轮转轮[46]内侧壁上挖有近似扇形的二个换气槽[59][74],在活塞[49]一侧的外缘[58]上,从气缸[53]内和外缘[58]扣合面向外缘[58]内挖有一个凹形排气槽[78],在活塞[49]另一侧的内缘[63]上,从气缸[54]内和内缘[63]扣合面向内缘[63]内挖有一个凹形排气槽[70],在活塞[49]一侧靠排气槽[78]方和活塞[49]另一侧靠排气槽[70]方的轮转轮[46]侧壁上安有二个火花塞[77][71],在活塞[47]两侧,活塞[48]到活塞[50]距离/2-换气时气缸[52]或气缸[51]宽度-活塞[47]厚度位置处的内缘[63]上,从转轴孔[66]内和内缘[63]扣合面向内缘[63]内挖有二个凹形进气槽[75][76]。
5.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转轴[21]或[69]穿过转轴孔[24]或[66],在转轴[21]或[69]一端的轴心有一个主进气管[23]或[67],主进气管[23]或[67]到转轴孔[24]或[66]上的进气管[18]或进气槽[75][76]开口处,分为三个支进气管[22]或[64]到转轴[21]或[69]轴面上,在三个支进气管[22]或[64]位置的转轴[21]或[69]上,沿转轴[21]或[69]一周挖有一个环状半园形凹槽[37]或[91],此凹槽[37]或[91]与转轴孔[24]或[66]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进气池[20]或[65],在进气池[20]或[65]两边的转轴[21]或[69]上,沿转轴[21]或[69]一周等距离挖有三个凹孔[36]或[79],凹孔[36]或[79]内有弹簧和千斤顶[35]或[80],并与此处转轴孔[24]或[66]上,沿转轴孔[24]或[66]一周的齿轮[33]或[85]一起构成轮转轮[1][2]或[45][46]的内棘轮[33]或[85],在二个轮转轮[1][2]或[45][46]外侧壁相对位置的转轴[21]或[[69]上拧有二个螺栓[39]或[81],螺栓[39]或[81]通过滚珠[34]或[90]将二个轮转轮[1][2]或[45][46]扣合在一起,在二个螺栓[39]或[81]外侧经二个轴承[38]或[86]将转轴[21]或[69]安置在机架[14]或[57]上,在机架[14]或[57]上,相对二个轮转轮[1][2]或[45][46]的外缘[16]或[58]上,沿轮转轮[1][2]或[45][46]一周的齿轮[29][72]位置处,挖有凹孔[30]或[88],凹孔[30]或[88]内有弹簧和千斤顶[15]或[87],并与轮转轮[1][2]或[45][46]外缘[16]或[58]上的齿轮[29]或[72]一起构成轮转轮[1][2]或[45][46]的外棘轮[29]或[72],在二个轮转轮[1][2]或[45][46]外侧壁上,还有垂直于轮转轮[1][2]或[45][46]外侧壁的片状散热片[40]或[84],在轮转轮[1][2]或[46]的外侧壁上还有火花塞[13]或[71][77]接线端,电机[11]或[62]的转子和定子上分别安有齿轮[12]或[60][61],并分别与二个轮转轮[1][2]或[45][46]外缘[16]或[58]上的齿轮[29]或[72]相咬合。
6.按权利要求1、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外棘轮[29]或[72]和内棘轮[33]或[85]只允许二个轮转轮[1][2]或[45][46]朝一个方向转动,但外棘轮[29]或[72]允许转动的方向与内棘轮[33]或[85]允许转动的方向相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直接推动活塞转动,转动活塞直接带动转轴连续旋转的发动机,它是在扣合在一起的二个轮转轮内,四个活塞之间的气缸里进行点火作功—排气—进气—压缩—点火作功或进气——压缩—换气—进气和排气换气—压缩—点火作功—排气换气的循环过程,同时受轮转轮上的内外转棘作用,活塞和二个轮转轮轮流转动,而使转轴连续旋转。其结构紧凑,体积小,转动连续均匀,转速快,热机效率高,易被汽车、航空、发电等工业广泛应用。
文档编号F02B53/02GK1129282SQ95100410
公开日1996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19日
发明者胥红 申请人:胥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