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727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净化废气的净化装置,特别涉及机动车尾气的净化装置。
目前清除机动车尾气污染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在发动机内安装净化装置。其二是在发动机外控制,如三元催化净化装置。这种净化装置的主要缺点是,由于三元催化剂是由化学物质组成,有一定的寿命限制;其拆装麻烦,需要换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外装净化装置结构的缺点,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净化废气的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净化装置,可由一组磁化器组成。磁化器结构是,在机座9内固定有轴10,轴上套有轴套4;轴套内壁固定有磁钢5;轴套外套有金属叶轮3;机座内壁上对应磁钢5固定至少二个磁钢2、6,三个磁钢2、5、6相对运动,磁极的排列顺序为NS、NS、NS;机座外用上盖8固定。
为使净化作用更好,还可有二组结构相同的磁化器。其中第一组磁化器的位置是其外圆与机座上的废气通道15相切;第一组磁化器的中心延长线相切于第二组磁化器11的外圆,在机座和上盖上相对此切线的位置分别有气槽14,两条气槽平行;机座上安有电机12,电机上有叶轮13;机座上还有出气道16。
为使磁不外泄,可在磁钢2、6上固定有集磁块1、7。
这种净化装置安装在机动车发动机外,采用物化技术机理,通过特珠的磁路设计及磁场布局,达到了清洁废气的目的。其工作原理是,所排放废气的气流,吹动金属叶轮。金属叶轮在磁场中旋转,金属叶轮体内部自成闭合回路,产生涡电流。物质都会产生分子电流与分子磁矩,故电流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分子或原子的每个电子都受到洛仑磁力的作用,为电子的拉莫尔进动。由于上述各种原因都会使活化分子增加,分子碰撞率增加,极化偶极距增大,化学反应速度增加,
从而使排放的废气发生化学反应,气体得到净化,减少环境污染。如果需要,可以有两套磁化装置,进行气体第二次循环。接通微电机,带动金属叶轮转动,吸进的富氧与第一次吹出的气流混合,吹动金属叶轮在磁场内二次作功,这样既降低了气体排放温度,并再一次加快化学反应,速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巧妙,结构合理。通过特殊磁路及磁场布局,采用二次循环,净化废气效率高。应用在机动车尾气排放中,不仅降低尾气排放温度,又能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下降90%,对清洁空气,减少环境污染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物化技术,所以具有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无副作用,维修保养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一组磁化器机构示意图。
附图2是
图1剖面图。
附图3是二组磁化器机构示意图。
附图4是图3剖面图。
1集磁块、2磁钢、3金属叶轮、4轴套、5磁钢、6磁钢、7集磁块、8上盖、9机座、10轴、11磁化器、12电机、13叶轮、14气槽、15进气道、16出气道。
实施例净化装置,有二组结构相同的磁化器。磁化器结构是,在机座9内固定有轴10,轴上套有轴套4;轴套内壁固定有磁钢5;轴套外套有金属叶轮3;机座内壁上对应磁钢5固定二个磁钢2、6,三个磁钢2、5、6要相对运动,磁极的排列顺序为NS、NS、NS。在磁钢2、6上固定有集磁块1、7。其中第一组磁化器的位置是其外圆与机座上的废气通道15相切;第一组磁化器的中心延长线相切于第二组磁化器11的外圆,在机座和上盖上相对此切线的位置分别有气槽14,两条气槽平行;机座上安有电机12,电机上有叶轮13;机座上还有出气道16。机座外用上盖8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一组磁化器;磁化器结构是,在机座9内固定有轴10,轴上套有轴套4;轴套内壁固定有磁钢5;轴套外套有金属叶轮3;机座内壁上对应磁钢5固定至少二个磁钢2、6,三个磁钢2、5、6相对运动,磁极的排列顺序为NS、NS、NS;机座外用上盖8固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二组结构相同的磁化器;其中第一组磁化器的位置是其外圆与机座上的废气通道15相切;第一组磁化器的中心延长线相切于第二组磁化器11的外圆,在机座和上盖上相对此切线的位置分别有气槽14,两条气槽平行;机座上安有电机12,电机上有金属叶轮13;机座上还有出气道16。
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磁钢2、6上固定有集磁块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净化废气的净化装置,有一组或两组磁化器构成。磁化器结构是,在机座内固定有轴,轴上套有轴套,轴套内壁固定有磁钢。轴套外套有金属叶轮。机座内壁上还固定有至少二个磁钢。三个磁钢要相对运动,磁极的排列顺序为NS、NS、NS。机座外用上盖固定。该装置应用在机动车尾气排放中,不仅降低尾气排放温度,又能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下降90%。
文档编号F01N3/28GK2342104SQ9822530
公开日1999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9日
发明者董关金 申请人:董关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