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排气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7272阅读:10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柴油机排气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拖拉机、农机、船机、发电机组等所用的柴油机的排气消声器。
发动机消声器按消声原理主要可分为三类抗性消声器、阻性消声器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阻性消声器是利用吸声材料来降低噪声,这种消声器对中、高频噪声能有效地降低;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是将抗性的扩张室、共振腔和吸声材料组成在一起构成的消声器,这种消声器在很宽的频带内都具有良好的消声性能。但这两种消声器的共同缺点是吸声材料在高温、腐蚀性气体、焦油、碳粒的作用下会很快失效,同时吸声材料如被吹出进入大气对人体也十分有害,而理想的吸声材料成本很高,因而在拖拉机等机械的柴油机上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用于拖拉机等的柴油机排气消声器多数用扩张式、共振式、干涉式等抗性消声器,它们都是通过一定尺寸、形状的扩张室、共振腔和一定长度的管道的适当组合,使某些频率的气流噪声得到衰减,常采用二至三级扩张式和穿孔管(板)组合结构,如我公司原来生产的拖拉机上所配的柴油机排气消声器为二级扩张式和穿孔管(板)组合结构,内腔只有一块隔板,进出气管各一根,隔板和进出气管的穿孔直径为5~10mm,这种消声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噪声限值越来越严格,原来的消声器消声量已不能满足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消声效果明显而功率损耗较少的柴油机排气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柴油机排气消声器包括壳体及其进气管、出气管,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腔从下至上由下、中、上三种隔板隔成第Ⅰ至第Ⅳ共四个腔,进气管通到第Ⅰ腔,其尾部管壁开有大量小孔,一直通小管贯穿下隔板接通第Ⅰ腔和第Ⅱ腔,中隔板上有一至数个小孔使第Ⅱ腔和第Ⅲ腔相通,上隔板有空缺使第Ⅲ腔和第Ⅳ腔相通,出气管从第Ⅳ腔贯穿上隔板至第Ⅲ腔,其位于第Ⅲ腔内的轴向端封闭,并在管壁上开有大量小孔与第Ⅲ腔相通,其位于第Ⅳ腔内管壁开有若干个孔与第四腔相通,若干根纵向内管从第Ⅰ腔贯穿上述下、中、上各隔板至第Ⅳ腔,其二轴向端封闭,且其位于第Ⅰ及第Ⅳ腔内的部分管壁开有大量小孔分别与第Ⅰ腔及第Ⅳ腔相通,其位于第Ⅲ腔的部分开有若干个孔与第Ⅲ腔相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放大图。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图中(1)为接板,(2)为进气管,(3)为下隔板,(4)为内管,(5)为直通小管,(6)为外壳,(7)为中隔板,(8)为出气管,(9)为上隔板,(10)为尾管;柴油机排气消声器的壳体(6)内腔从下至上由下隔板(3)、中隔板(7)、上隔板(9)隔成第Ⅰ至第Ⅳ共四个腔,进气管(2)通到第Ⅰ腔,其尾部管壁开有大量小孔(11),直通小管(5)贯穿下隔板(3)接通第Ⅰ腔和第Ⅱ腔,中隔板(7)上有一至数个小孔(17)使第Ⅱ腔和第Ⅲ腔相通,参照图2,上隔板(9)有空缺使第Ⅲ腔和第Ⅳ腔相通,参照图3,出气管(8)从第Ⅳ腔贯穿上隔板(9)至第Ⅲ腔,其位于第Ⅲ腔内的轴向端封闭,并在管壁上开有大量小孔(13)与第Ⅲ腔相通,其位于第Ⅳ腔内管壁开有若干个较大的孔(16)与第四腔相通,若干根纵向内管(4)从第Ⅰ腔贯穿上述下、中、上各隔板至第Ⅳ腔,其二轴向端封闭,且其位于第Ⅰ及第Ⅳ腔内的部分管壁开有大量小孔(11、15)分别与第Ⅰ腔及第Ⅳ腔相通,其位于第Ⅲ腔的部分开有若干个较大的孔(14)与第Ⅲ腔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柴油机排出的气流从进气管(2)入口端经过出口端和大量小孔(11)进入第Ⅰ腔;第Ⅰ腔的气流一部分经过直通小管(5)进入第Ⅱ腔,另一部分经过内管(4)管壁上的大量小孔(12)进入内管(4);进入第Ⅱ腔的气流一部分通过中隔板(7)上的小孔(17)进入第Ⅲ腔、另一部分留在第Ⅱ腔内;进入各内管(4)的气流一部分经过管壁上的孔(14)进入第Ⅲ腔、另一部分从内管另一端管壁上的大量小孔(15)进入第Ⅳ腔;第Ⅳ腔的气流一部分通过上隔板(9)的空缺进入第Ⅲ腔,另一部分从出气管(8)上的孔(16)进入出气管(8);第Ⅲ腔的气流通过出气管(8)上的大量小孔(13)进入出气管(8);进入出气管(8)的气流沿尾管(10)排出。
所述的内管(4)的内径一般为外壳(6)所包围的内腔直径的1/6至1/4左右,其管壁上的大量小孔(12)、(15)一般为100~300个,直径为1~4毫米;
所述的进气管(2)管壁上的大量小孔(11)一般为300~600个,直径为1~4毫米;所述的出气管(8)管壁上的大量小孔(13)一般为300~800个,直径为1~4毫米。
本实用新型将小孔群、扩张、插入管、共振等消声措施组合在一起小孔群对高频噪声有较好的消声效果,并且穿孔直径越小,消声效果越大;扩张室对中、低频噪声有较好的消声性能;插入管有较好的消声效果;根据扩张级数越多,消声量越多等原理,我们选用四级扩张室,孔径尽量小的小孔群,再采用插入管来达到较大的消声效果,同时采用多根内管的管束分流来降低背压阻力损失,从而达到了消声效果明显而功率损耗较少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柴油机排气消声器,包括壳体(6)及其进气管(2)、出气管(8),其特征在于壳体(6)内腔从下至上由下隔板(3)、中隔板(7)、上隔板(9)隔成第Ⅰ至第Ⅳ共四个腔,进气管(2)通到第Ⅰ腔,其尾部管壁开有大量小孔(11),一直通小管(5)贯穿下隔板(3)接通第Ⅰ腔和第Ⅱ腔,中隔板(7)上有一至数个小孔(17)使第Ⅱ腔和第Ⅲ腔相通,上隔板(9)有空缺使第Ⅲ腔和第Ⅳ腔相通,出气管(8)从第Ⅳ腔贯穿上隔板(9)至第Ⅲ腔,其位于第Ⅲ腔内的轴向端封闭,并在管壁上开有大量小孔(13)与第Ⅲ腔相通,其位于第Ⅳ腔内管壁开有若干个孔(16)与第四腔相通,若干根纵向内管(4)从第Ⅰ腔贯穿上述下、中、上各隔板至第Ⅳ腔,其二轴向端封闭,且其位于第Ⅰ及第Ⅳ腔内的部分管壁开有大量小孔(11)、(15)分别与第Ⅰ腔及第Ⅳ腔相通,其位于第Ⅲ腔的部分开有若干个孔(14)与第Ⅲ腔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2)管壁上的大量小孔(11)为300~600个,直径为1~4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管(8)管壁上的大量小孔(13)为300~800个,直径为1~4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柴油机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4)有2~6根。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柴油机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4)的内径为外壳(6)所包围的内腔直径的1/6至1/4左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柴油机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4)的内径为外壳(6)所包围的内腔直径的1/6至1/4左右。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柴油机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4)管壁上的大量小孔(12)、(15)为100~300个,直径为1~4毫米。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柴油机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4)管壁上的大量小孔(12)、(15)为100~300个,直径为1~4毫米。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柴油机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4)管壁上的大量小孔(12)、(15)为100~300个,直径为1~4毫米。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柴油机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4)管壁上的大量小孔(12)、(15)为100~300个,直径为1~4毫米。
专利摘要一种柴油机排气消声器,壳体(6)内腔从下至上由下隔板(3)、中隔板(7)、上隔板(9)隔成第Ⅰ至第Ⅳ共四个腔,进气管(2)尾部管壁开有大量小孔(11),一直通小管(5)接通第Ⅰ腔和第Ⅱ腔,中隔板(7)上有一至数个小孔(17)使第Ⅱ腔和第Ⅲ腔相通,上隔板(9)有空缺使第Ⅲ腔和第Ⅳ腔相通,若干根纵向内管(4)从第Ⅰ腔贯穿至第Ⅳ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较好地将小孔群、扩张、插入管、共振等消声措施相组合,消声效果明显,且功率损耗较少。
文档编号F01N1/00GK2342101SQ9822522
公开日1999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27日
发明者童益新, 周康阁 申请人:一拖(宁波)中策拖拉机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