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车的二次补氧化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910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助力车的二次补氧化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力车,特别是助力车上的化油装置。
现有技术中,助力车一般使用二冲程发动机作为动力源,空气滤清器的空气出口通过滤清器管接在化油器的空气入口上,所述的化油器的喷油出口接在发动机的活塞所在的气缸内,燃料在气缸中是高浓度燃烧,即在燃烧过程中氧量不足,使得发动机排出黑烟,严重地污染环境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发动机在高含氧量下燃烧的助力车的二次补氧化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助力车的二次补氧化油装置,其空气滤清器的空气出口通过滤清器管接在化油器的空气入口上,所述的化油器的喷油出口接在发动机的活塞所在的气缸内,所述的化油器与补氧管相并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补氧管利用发动机活塞往复运动时的吸力,在化油器喷油的同时给气缸补入足够的含氧空气,而且补氧的频率和发动机活塞往复运动的节拍同步,因此发动机在任何运动状态下,气缸内都能有良好的空燃比(空气与燃油的比例),使喷进的汽油充分燃烧,可使气缸燃烧排放时减少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及其它未尽燃烧的有害气体,使助力车达标排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其中[1]、净化消声器;[2]、发动机;[3]、化油器垫片;[4]、化油器;[5]、补氧管;[6]、滤清器管;[7]、橡胶插头;[8]、空气滤清器;[9]、油箱;实施例参见附图,一种助力车的二次补氧化油装置,其空气滤清器[8]的空气出口通过滤清器管[6]接在化油器[4]的空气入口上,所述的化油器[4]的喷油出口接在发动机[2]的活塞所在的气缸内,所述的化油器[4]与补氧管[5]相并联,所述的补氧管[5]为软管。
更进一步地说,所述的补氧管[5]的一端接通所述的化油器[4]的喷油出口,所述的补氧管[5]的另一端接通所述的空气滤清器[8]的空气出口。
所述的补氧管[5]的另一端设有橡胶插头[7],该橡胶插头[7]插在所述的空气滤清器[8]的空气出口处,使得所述的补氧管[5]与所述的空气滤清器[8]的空气出口相连通。
所述的补氧管[5]的一端设有化油器垫片[3],该化油器垫片[3]与所述的发动机[2]相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助力车的二次补氧化油装置,其空气滤清器[8]的空气出口通过滤清器管[6]接在化油器[4]的空气入口上,所述的化油器[4]的喷油出口接在发动机[2]的活塞所在的气缸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油器[4]与补氧管[5]相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车的二次补氧化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氧管[5]的一端接通所述的化油器[4]的喷油出口,所述的补氧管[5]的另一端接通所述的空气滤清器[8]的空气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车的二次补氧化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氧管[5]为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力车的二次补氧化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氧管[5]的另一端设有橡胶插头[7],该橡胶插头[7]插在所述的空气滤清器[8]的空气出口处,使得所述的补氧管[5]与所述的空气滤清器[8]的空气出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力车的二次补氧化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氧管[5]的一端设有化油器垫片[3],该化油器垫片[3]与所述的发动机[2]相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助力车的二次补氧化油装置,其空气滤清器(8)的空气出口通过滤清器管(6)接在化油器(4)的空气入口上,所述的化油器(4)的喷油出口接在发动机(2)的活塞所在的气缸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油器(4)与补氧管(5)相并联。由于补氧管利用发动机活塞往复运动时的吸力,在化油器喷油的同时给气缸补入足够的含氧空气,而且补氧的频率和发动机活塞往复运动的节拍同步,因此气缸燃烧排放时可减少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及其它未尽燃烧的有害气体,使助力车达标排放。
文档编号F02M35/104GK2397274SQ9924017
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2日
发明者王锦文, 傅鸣, 高建春 申请人:苏州华清汽车尾气净化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