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矢量喷管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220404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二平行套管(2-5)的左侧壁的前边缘的内侧也设有沿该边缘走向延伸的左限位条;第二平行套管(2-5)的右侧壁的前边缘处设有沿该边缘走向延伸,即连接上下侧壁右部前端的右活页;第二平行套管(2-5)的左侧壁的后边缘处设有沿该边缘走向延伸,即连接上下侧壁左部后端的左活页; 第二后扇形套管(2-6)的开口呈正方形环状,且第二后扇形套管(2-6)的上侧壁和下侧壁的形状和大小一致,即均为扇形的水平平板,右侧壁为矩形的右凸弧形板,左侧壁为连接左右侧壁底端的左活页;第二后扇形套管(2-6)的右侧壁的前边缘的外侧设有沿该边缘走向延伸的右限位条; 第二后接套管(2-7)为呈正方形的套管; 第二前扇形套管(2-4)的前端即左右和上下侧壁的前边缘紧密套入第二前接套管(2-3)的后端即左右和上下侧壁的后边缘,并固接在一起;即第二前接套管(2-3)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二前扇形套管(2-4)的外径,第二前扇形套管(2-4)的右活页与第二平行套管(2-5)的右活页相互配合,并安装在一起,第二前扇形套管(2-4)内嵌在第二平行套管(2-5)的前部;第二后扇形套管(2-6)的左活页与第二平行套管(2-5)的左活页相互配合,并安装在一起,第二后扇形套管(2-6)内嵌在第二平行套管(2-5)的后部;第二后扇形套管(2-6)的后端即左右和上下侧壁的后边缘与第二后接套管(2-7)的前端即左右和上下侧壁的前边缘固接在一起,即两套管口径相等;2个第二前液压作动筒(2-1)的前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前接套管(2-3)的上下侧壁的下部,2个第二前液压作动筒(2-1)的后端则分别固定在第二平行套管(2-5)的上下侧壁的前上部;2个第二后液压作动筒(2-2)的前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平行套管(2-5)的上下侧壁的后下部,2个第二后液压作动筒(2-2)的后端则分别固定在第三功能组件(3)之前接套件(3-2)左右侧壁的上部; 上述第一功能组件(I)的第一前接套管(1-3)与飞行器的发动机排气管相套接,第二功能组件(2)的第二前接套管(2-3)与第一功能组件(I)的第一后接套管(1-7)相套接;或者第二功能组件(2)的第二前接套管(2-3)与飞行器的发动机排气管相套接,第一功能组件(I)的第一前接套管(1-3)与第二功能组件(2)的第二后接套管(2-7)相套接;以上这些套接均是前者套入后者套管中,前者口径小于后者口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推力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一个套接在飞行器的排气管尾段外径上的一个内圆外方的排气管转接套管(5),该套管的外径小于等于各功能组件前接套管的内径,上述第一前接套管(1-3)和/或第二前接套管(2-3)的套管及其排气管转接套管(5)壁上开设有多个贯通的螺杆孔,这样螺杆孔沿第一和/或第二前接套管(2-3)和排气管转接套管(5)的圆周方向环绕,并呈等距分布;每个螺杆孔的内部各带有一锁紧螺杆;锁紧螺杆的前端位于套管壁的内侧,后端朝外位于套管壁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力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 还进一步包括实现垂直向下偏转功能的第三功能组件(3),该第三功能组件(3)的前部与远离飞行器的第一或第二功能组件(2)的后部相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推力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功能组件(3)主要由2个液压马达(3-1-1)作动齿条(3-1-2)总成和至少5节的套件组成,其中5节套件分别为I个前接套件(3-2)、I个后接套件(3-3)、以及至少3个扇形套件(3-4); 前接套件(3-2)为呈正方形的套管;前接套件(3-2)的开口孔径略大于第二功能组件(2)的第二后接套管(2-7)的孔径以实现两者的紧密套接;,并通过锁紧螺杆固定;前接套件(3-2)的后端即左右和上下侧壁的后边缘与最内侧的扇形套件(3-4)的前端即左右和上下侧壁的后边缘套接在一起并固接,即前者口径略大于后者口径; 3个或3个以上的扇形套件(3-4)的形状大体相同,即每个扇形套件(3-4)的开口呈正方形环状,且每个扇形套件(3-4)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形状和大小一致,即均为扇形的垂直平板,上侧壁为矩形的上凸弧形板,下侧壁为连接左右侧壁顶端的嵌连活页;这些扇形套件(3-4)的左右侧壁的扇形夹角由里向外逐渐增大,多个扇形套件(3-4)共用一个嵌连活页相互嵌套安装在一起;位于最内侧的扇形套件(3-4)的上侧壁的后边缘的外侧设有沿该边缘走向延伸的外限位条;位于最外侧的扇形套件(3-4)的上侧壁的前边缘的内侧设有沿该边缘走向延伸的内限位条;位于最外侧和最内侧之间的至少一个扇形套件(3-4)的上侧壁的前边缘的内侧设有内限位条,上侧壁的后边缘的外侧设有外限位条; 后接套件(3-3)的前端即左右和上下侧壁的前边缘与最外侧的扇形套件(3-4)的后端即左右和上下侧壁的后边缘固接在一起,其开口呈正方形; 2个液压马达(3-1-1)作动齿条(3-1-2)总成分别位于至少5节套件的左右两侧;每个液压马达(3-1-1)作动齿条(3-1-2)总成各由一液压马达(3-1-1)和扇形厚壁板所组成;所述扇形厚壁板直立于最外侧的扇形套件(3-4)的左外侧和右外侧,其扇形厚壁板的顶点固定于嵌连活页的轴线左或右延长线上,扇形厚壁板的左边线垂直固定在前接套件(3-2)上;该扇形厚壁板的弧形边上设有齿条(3-1-2);所述液压马达(3-1-1)安装在最外侧的扇形套件(3-4)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液压马达(3-1-1)的输出端上带有传动齿轮;液压马达(3-1-1)上的传动齿轮与扇形厚壁板上的齿条(3-1-2)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推力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 由最内层扇形套件(3-4)至最外层扇形套件(3-4),每层扇形套件(3-4)的弧长逐渐增加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力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 还进一步包括实现收扩功能的第四功能组件(4),该第四功能组件(4)的连接套管(4-2)与远离飞行器的第一或第二功能组件(2)或第三功能组件(3)的后接套管套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推力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四功能组件(4)主要由2个收扩液压作动筒(4-1)和2节套管组成,其中2节套管分别为连接套管(4-2)和收扩套管(4-3)组成; 连接套管(4-2)为开口呈正方形的正连接套管(4-2);收扩套管(4-3)为一个由4个大小和形状均一致的正梯形侧壁所组成的前小后大的喇叭状;其中2个相对侧壁均为一体化的梯形面,即每个侧壁均由一整体的正梯形的壁板制成;另外2个相对侧壁均为分体化的梯形面,即每个侧壁均由一中部的反梯形的壁板和处于两侧的等腰三角形的壁板组合而成;其中等腰三角形的壁板的内侧等腰边与反梯形的壁板的侧边铰链,三角形的壁板的外侧等腰边与正梯形的壁板的侧边铰链;2个收扩液压作动筒(4-1)均呈水平状设置,且每个收扩液压作动筒(4-1)的一端固定在分体化的梯形面的反梯形的壁板的中轴线上,另一端则安装在连接套管(4-2)的相应的侧壁上;当两对收扩液压作动筒(4-1)完全推伸到头时,喷口就收缩到最小值,当两对收扩液压作动筒(4-1)收回到头时,喷口就扩放到最大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推力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功能组件(4)另包括有2个增设的收扩液压作动筒(4-1),这2个增设的收扩液压作动筒(4-1)均呈水平状设置,且每个收扩液压作动筒(4-1)的一端固定在一体化的梯形面的壁板的中轴线上,另一端则安装在连接套管(4-2)的相应的侧壁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推力矢量喷管,其包括2个结构相同、且安装方向沿飞行方向为轴相错旋转90°的功能组件串接而成,即实现左右偏转功能的第一功能组件和实现上下偏转功能的第二功能组件;其中第一功能组件的前部与飞行器的发动机排气管相连通,第二功能组件的前部与第一功能组件的后部相连通;或者第二功能组件的前部与飞行器的发动机排气管相连通,第一功能组件的前部与第二功能组件的后部相连通。本发明具有结构简洁耐用强度高,结构件互换性好,操控反应敏捷灵活和隐身性好的特点。
【IPC分类】F02K1-10
【公开号】CN104533661
【申请号】CN201410436414
【发明人】覃勇
【申请人】覃勇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8月29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