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音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4908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汽车消音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音器,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消音器。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的排气消音器是用来降低汽车发动机排气噪声的一个关键部件,它通过降低、衰减排气压力的脉动来消除噪声。现有的消音器壳体内压力容易过高,排气阻力大,降低了消音的效果,并且排气容易受阻,降低了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大大降低了消音器工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靠性高,消音效果好的汽车消音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消音器,包括壳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壳体呈圆筒状,且两端封闭,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面,所述壳体内表面设有吸音层,壳体内靠近进气管的端部设有分流腔,分流腔内设有吸音棉,所述进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为进气口,进气口位于壳体外,进气管封闭的端部设置在分流腔内,进气管上设置于分流腔内的端部开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壳体内靠近出气管的端部设有汇总腔,汇总腔内设置有滤网,汇总腔与分流腔之间设置有相通的数个分流管。
[0005]作为优选,所述吸音层为吸音棉层或金属丝网层。
[0006]作为优选,相邻的分流管之间设置有消音板。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排气阻力小,消音频段宽,能有效降低消音器内气体的压力,提高了消音效果,并且排气更加顺畅,同时提高了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大大提高了消音器工作的可靠性,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消音器,包括壳体1、进气管2和出气管3,所述壳体I呈圆筒状,且两端封闭,进气管2和出气管3分别设置在壳体I的两端面,所述壳体I内表面设有吸音层4,壳体I内靠近进气管2的端部设有分流腔5,分流腔5内设有吸音棉,所述进气管2 —端封闭,另一端为进气口,进气口位于壳体I外,进气管2封闭的端部设置在分流腔5内,进气管2上设置于分流腔5内的端部开有多个出气孔9,所述壳体I内靠近出气管3的端部设有汇总腔6,汇总腔6内设置有滤网,汇总腔6与分流腔5之间设置有相通的数个分流管7,所述吸音层4为吸音棉层或金属丝网层,相邻的分流管7之间设置有消音板8。
[0011]工作时,气体从壳体I 一侧的进气管2进入壳体I的分流腔5内,进气管2上设置于分流腔5内的端部开有多个出气孔9,分流腔5内设置吸音棉,使气体发生一次缓冲降噪,分流腔5通过分流管7与汇总腔6相连,相邻的分流管7之间设置消音板8,使气体发生二次缓冲降噪,汇总腔6内设置滤网,增强了消音效果,壳体I内表面设置吸音层4,再一次增强消音效果,从而达到消音的目的,这种消音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排气阻力小,消音频段宽,能有效降低消音器内气体的压力,提高了消音效果,并且排气更加顺畅,同时提高了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大大提高了消音器工作的可靠性,易于推广使用。
【主权项】
1.一种汽车消音器,包括壳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壳体呈圆筒状,且两端封闭,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表面设有吸音层,壳体内靠近进气管的端部设有分流腔,分流腔内设有吸音棉,所述进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为进气口,进气口位于壳体外,进气管封闭的端部设置在分流腔内,进气管上设置于分流腔内的端部开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壳体内靠近出气管的端部设有汇总腔,汇总腔内设置有滤网,汇总腔与分流腔之间设置有相通的数个分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层为吸音棉层或金属丝网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消音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分流管之间设置有消音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消音器,包括壳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壳体呈圆筒状,且两端封闭,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面,所述壳体内表面设有吸音层,壳体内靠近进气管的端部设有分流腔,分流腔内设有吸音棉,所述进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为进气口,进气口位于壳体外,进气管封闭的端部设置在分流腔内,进气管上设置于分流腔内的端部开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壳体内靠近出气管的端部设有汇总腔,汇总腔内设置有滤网,汇总腔与分流腔之间设置有相通的数个分流管。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可靠性高,消音效果好。
【IPC分类】F01N1-10
【公开号】CN204457945
【申请号】CN201420672092
【发明人】赵洪奇
【申请人】赵洪奇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