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972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电解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
背景技术
大型铝电解槽设计采用了单围带、侧部焊接翅状散热片、导热优良的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槽间和厂房的强制通风等的散热技术。此种设计造成电解电能的利用率低(小于50%),电解槽侧部和上部的散热是电能损失的主要原因,其中侧部散热可占到整个电解槽总散热量的30%-45%。为了降低铝电解槽电耗,当前众多电解厂广泛推行低槽电压生产运行,需要减少 槽体热能散失,强化电解槽保温,特别强调侧部保温。现有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普通炭块,二是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三是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和普通炭块的复合块。普通炭块保温性能较好,但是抗电解质腐蚀能力差、易氧化。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耐电解质侵蚀能力强,但是保温能力差,侧部散热大;同时价格高,单台造价比普通炭块高出I倍还多。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和普通炭块的复合块集合了两种材料的优点,价格较普通炭块高,散热大于普通侧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应用此材料的电解槽可以减少侧部的热量散失,提高电能利用率,降低吨铝电耗。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是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和耐火砖的复合块,或者是普通炭块和耐火砖的复合块。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和耐火砖的复合块、普通炭块和耐火砖的复合块采用耐火胶泥粘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或普通炭块大面开设凹槽,所述凹槽内嵌入所述耐火砖。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单向开通、双向开通或封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或普通炭块大面上所开凹槽的面积为原面积的40% 8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或普通炭块大面所开凹槽深度为原厚度的30% 6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内衬的电解槽可以大幅减少侧部的热量散失,提高电能利用率,降低吨铝电耗。

[0014]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是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和耐火砖的复合块,或者是普通炭块和耐火砖的复合块。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和耐火砖的复合块、普通炭块和耐火砖的复合块可以采用耐火胶泥粘接,也可以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或普通炭块大面开设凹槽,在凹槽内嵌入耐火砖。
以下结合附图1-3,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参见图1,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或普通炭块I的大面上开设有双向开通的凹槽2,耐火砖3嵌入凹槽2内。凹槽2的面积为原面积的40% 80%,凹槽深度为原厚度的30% 60%。实施例2参见图2,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或普通炭块I的大面上开设有单向开通的凹槽2,耐火砖3嵌入凹槽2内。凹槽2的面积为原面积的40% 80%,凹槽深度为原厚度的30% 60%。实施例3参见图3,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或普通炭块I的大面上开设有封闭的凹槽2,耐火砖3嵌入凹槽2内。凹槽2的面积为原面积的40% 80%,凹槽深度为原厚度的30% 60%。
权利要求1.一种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是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和耐火砖的复合块,或者是普通炭块和耐火砖的复合块。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和耐火砖的复合块、普通炭块和耐火砖的复合块采用耐火胶泥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或普通炭块大面开设凹槽,所述凹槽内嵌入所述耐火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单向开通、双向开通或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I或3或4所述的一种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或普通炭块大面上所开凹槽的面积为原面积的40% 80%。
6.根据权利要求I或3或4所述的一种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或普通炭块大面所开凹槽深度为原厚度的30% 6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电解槽用侧部内衬是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和耐火砖的复合块,或者是普通炭块和耐火砖的复合块。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和耐火砖的复合块、普通炭块和耐火砖的复合块可以采用耐火胶泥粘接,也可以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或普通炭块大面开设凹槽,在凹槽内嵌入耐火砖。所述凹槽为单向开通、双向开通或封闭。应用此材料的电解槽可以大幅减少侧部的热量散失,提高电能利用率,降低吨铝电耗。
文档编号C25C3/08GK202369656SQ20112046520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
发明者刘风琴, 杨宏杰, 焦庆国 申请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