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铝电解质倒换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8523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铝电解质倒换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铝电解质倒换斗,它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为斜向上延伸的弧形倒嘴结构,所述弧形倒嘴结构的宽度为由大渐小;且所述箱体的外部各棱边均设置有加强筋,在位于箱体上部两侧的加强筋上对称设置有两对吊鼻;本实用新型即能够将熔融状态的热铝电解质倒换到其他电解槽中,而不用停止电解槽等待铝电解质冷却后再取出,节省了生产的能耗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热铝电解质倒换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铝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铝电解质倒换斗。

【背景技术】
[0002]铝电解槽内液体分为两种,一种是电解质液体,一种是铝液体。铝液体在电解质的下部。电解质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熔化氧化铝粉的熔质,其成份为Na3AlF6,电解质容量大小根据电解槽的生产需要,一般正常情况下电解质深度保持在16--21cm,低于16cm时,电解质熔解氧化铝的能力下降,电解槽内易造成沉淀。高于21cm时阳极钢爪容易被电解质熔化,铝内铁含量会增加,影响原铝质量。为保持铝电解工艺所规定的电解质深度16--21cm的范围内,对电解槽内电解质水平高于21cm的要人工取到电解质箱子里面,或取到电解质倒换工具里面倒入低于16cm的电解槽内,以追求电解质达到工艺要求范围。
[0003]如果电解槽电解质没有低于16cm的就放在电解质箱子里面等待冷却后倒出来,摆放在电解厂房内指定的地方,以做备用。
[0004]对于电解槽电解质水平低于16cm的槽子之前通常都是将冷却后的电解质块用手推车拉到电解槽前,一锨一锨的加入到电解槽内来提高电解质水平,这样的方法在电解槽高温生产中其作用较大,随着电解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大铝厂为响应十二五规划要求,开始降低能耗,走低温电压道路。低温低电压的技术条件生产,电解质水平更不好保持时长出现偏低现象,向以前那样添加电解质块,电解槽温度会更加偏低,出现突发效应,电解质发粘等不良现象,给正常生产带来较大的副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正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热铝电解质倒换斗。
[0006]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铝电解质倒换斗,它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为斜向上延伸的弧形倒嘴结构,所述弧形倒嘴结构的宽度为由大渐小;且所述箱体的外部各棱边均设置有加强筋,在位于箱体上部两侧的加强筋上对称设置有两对吊鼻。
[0007]在位于所述箱体底部的加强筋上前后设置有支架。
[0008]所述设置于箱体外部各棱边的加强筋以及位于箱体底部的支架均为槽钢加工而成。
[0009]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电解工人用测量工具测量出那个槽子电解质水平高于21cm的将电解槽内电解质人工用勺子取出来倒在铝电解质倒换斗里,天车工用天车将电解质倒换工具吊运到电解质水平低于16cm的电解槽子的出铝口处,现场工人将电解质倒换工具前面的两根吊链去掉,然后天车工人将电解质倒换工具后部吊起,倒出里面的热电解质,然后将前面的两根链条挂好,将电解质倒换工具摆放到指定位置。
[0010]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即能够将熔融状态的热铝电解质倒换到其他电解槽中,而不用停止电解槽,等待铝电解质冷却后再取出,节省了生广的能耗和成本,提闻了生广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3]图中:1、箱体;2、加强筋;3、吊鼻;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0015]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铝电解质倒换斗,它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1,所述箱体I的一端为斜向上延伸的弧形倒嘴结构,所述弧形倒嘴结构的宽度为由大渐小;且所述箱体I的外部各棱边均设置有加强筋2,在位于箱体上部两侧的加强筋上对称设置有两对吊鼻3。
[0016]在位于所述箱体底部的加强筋上前后设置有支架4。
[0017]所述设置于箱体外部各棱边的加强筋2以及位于箱体底部的支架4均为槽钢加工--? 。
【权利要求】
1.一种热铝电解质倒换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为斜向上延伸的弧形倒嘴结构,所述弧形倒嘴结构的宽度为由大渐小;且所述箱体的外部各棱边均设置有加强筋,在位于箱体上部两侧的加强筋上对称设置有两对吊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铝电解质倒换斗,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箱体底部两侧的加强筋上前后设置有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铝电解质倒换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于箱体外部各棱边的加强筋以及位于箱体底部的支架均为槽钢加工而成。
【文档编号】C25C3/06GK204125540SQ201420588607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3日
【发明者】刘俊森, 刘驰, 吴中华, 王良科 申请人:郑州发祥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