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500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镀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技术。



背景技术:

工件电镀之前需要将其有序夹至电镀支架上,通常同一批次电镀的工件数量很多,此时需要大量的人工来夹装工件,工件电镀完成后,又需大量工人拆卸工件,目前,电镀行业在工人夹拆工件这一方面就需投入大量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人力的、效率高、可同时自动夹取多个工件的电镀支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支架构件、工件定位格,支架构件包括架子、有规律地布设在架子下面的数个爪单元、带动各个爪单元同步动作的动力机构,数个爪单元的位置关系与工件定位格上定位格的位置关系对应,爪单元包括固定在架子下面的导杆、铰接在导杆下部的至少两对摆杆、套接在导杆上的导套、一端相互铰接后铰接在导套上而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最上面的一对摆杆上的两连杆、一对爪杆,一对爪杆分别与位于两侧的摆杆铰接,爪杆与摆杆铰接的各铰接点到该铰接点所在的摆杆与导杆的铰接点间的距离相同,各连杆上的两铰接点间的距离相同,各连杆在摆杆上的铰接点到该铰接点所在的摆杆与导杆的铰接点间距离相同,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至少两皮带轮、皮带、由两皮带轮分别带动的两丝杆、套接在丝杆上的丝杆套、连接在两丝杆套上的横梁,爪单元上的导套连接在横梁上,电机通过其中一皮带轮和皮带带动其他的皮带轮转动,皮带轮则带动丝杆转动。

工作时,通过移送机构将支架构件移动到工件定位格的正上方,使爪单元正对着工件定位格上相应的定位格,然后启动电机,通过皮带轮、皮带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丝杆套上下移动,使爪杆往下伸的同时,每个爪单元上的一对爪杆做抓爪的动作,将工件定位格上的工件抓取出来,由于有工件定位格,因此,各个工件的放置姿态及高度基本一致,而在横梁的带动下,各个爪单元往下移动的距离及抓取的动作都是同步进行的,只要预先依据工件的形状大小设定好支架构件与工件定位格间的距离,就能保证抓取的顺利完成。

这里,在工件定位格底部设置有高度调节器,以便根据需要调节工件定位格的高度,来适应爪单元准确抓取不同尺寸外形的工件。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节省人力的、效率高、可同时自动夹取多个工件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c处的爪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c处的爪单元的夹持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构件a、工件定位格b,支架构件a包括带有与移动机构相连的支架拉环14的架子1、有规律地布设在架子1下面的数个爪单元c、带动各个爪单元c同步动作的动力机构d,数个爪单元c的位置关系与工件定位格b上的用于放置工件A的定位格b1的位置关系对应,爪单元c包括固定在架子1下面的导杆2、铰接在导杆2下部的至少两对摆杆3、套接在导杆2上的导套4、一端相互铰接后铰接在导套4上而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最上面的一对摆杆3上的两连杆5、一对下端内侧面带有防滑齿15的爪杆6,一对爪杆6分别与位于两侧的摆杆3铰接,爪杆6与摆杆3铰接的各铰接点到该铰接点所在的摆杆3与导杆2的铰接点间的距离e相同,各连杆5上的两铰接点间的距离f相同,各连杆5在摆杆3上的铰接点到该铰接点所在的摆杆3与导杆2的铰接点间距离g相同,动力机构d包括电机7、至少两皮带轮8、皮带9、由两皮带轮8分别带动的两丝杆10、套接在丝杆10上的丝杆套11、连接在两丝杆套11上的横梁12,爪单元c上的导套4连接在横梁12上,电机7通过其中一皮带轮8和皮带9带动其他的皮带轮8转动,皮带轮8则带动丝杆10转动。

在工件定位格b底部设置有高度调节器13,,高度调节器13是旋接在工件定位格b底部四个角上的螺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