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电解液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2336发布日期:2018-07-07 19:30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银电解液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银电解液循环系统存在的使用不方便,质量差,功能不够完善,安全性能差,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银具有多种制作方法,电解是其中的一种方法.电解反应中银离子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金属银,即为电解银,电解精炼银是为了制取纯度较高的银,电解时阳极泥熔炼所得的金银合金作阳极,以不锈钢作阴极,以硝酸银的水溶液作电解液,在电解槽中通以直流电,进行电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银电解液循环系统使用不方便,质量差,功能不够完善,安全性能差,制造成本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银电解液循环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银电解液循环系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顶部设有伺服器,所述伺服器下部设有真空过滤器,所述真空过滤器左侧设有导电头,所述导电头下部两侧设有电解液冷却泵,所述电解液冷却泵下部设有银电解液循环槽,所述银电解液循环槽中间设有银电解液循环泵,所述银电解液循环泵上部设有控制装置,所述防污装置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下部设有调节按键,所述调节按键下部设有防尘格网,所述防尘格网右上部设有工作芯片,所述工作芯片外部设有防尘面板,所述防尘面板外部设有工作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与调节按键配合使用,所述显示屏最上层是面板,所述面板是亚克力材质的,所述面板下面是LCD板,所述LCD板下面是背光板,所述显示屏具体采用多点式电容触摸屏。

优选的,所述防尘面板与防尘格网配合使用,所述防尘面板具体采用透明钢化玻璃的防尘面板。

优选的,所述工作芯片与显示屏连接在一起,所述工作芯片具体采用SPCEO61A工作芯片。

优选的,所述真空过滤器上设有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银电解液循环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银电解液循环系统,通过控制装置、银电解液循环槽和银电解液循环泵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使用。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适用性广,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最佳使用效果,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进而降低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银电解液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伺服器、3导电头、4电解液冷却泵、5真空过滤器、6控制装置、61显示屏、62防尘面板、63工作芯片、64防尘格网、65调节按键、66工作指示灯、7银电解液循环槽、8银电解液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银电解液循环系统,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顶部设有伺服器2,所述伺服器2下部设有真空过滤器5,所述真空过滤器5左侧设有导电头3,所述导电头3下部两侧设有电解液冷却泵4,所述电解液冷却泵4下部设有银电解液循环槽7,所述银电解液循环槽7中间设有银电解液循环泵8,所述银电解液循环泵8上部设有控制装置6,所述防污装置6包括显示屏61,所述显示屏61下部设有调节按键62,所述调节按键62下部设有防尘格网64,所述防尘格网64右上部设有工作芯片63,所述工作芯片63外部设有防尘面板62,所述防尘面板62外部设有工作指示灯66。

显示屏61与调节按键62配合使用,所述显示屏61最上层是面板,所述面板是亚克力材质的,所述面板下面是LCD板,所述LCD板下面是背光板,所述显示屏61具体采用多点式电容触摸屏,所述防尘面板62与防尘格网64配合使用,所述防尘面板62具体采用透明钢化玻璃的防尘面板,所述工作芯片63与显示屏61连接在一起,所述工作芯片63具体采用SPCEO61A工作芯片,所述真空过滤器5上设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银电解液循环槽7与银电解液循环泵8配合工作,电解液冷却泵4的设置灵活使用,通过真空过滤器5可以过滤、显示屏61与工作芯片63提高了工作效率,防尘面板62与防尘格网64防止灰尘进入,在调节按键65与工作指示灯66的配合下适用性广,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最佳使用效果,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进而降低维修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