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护的铜箔电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1709发布日期:2018-11-30 19:5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流电源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维护的铜箔电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锂电子电池和印刷电路板的发展,国内对铜箔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铜箔的生产设备一般包括生箔机及铜箔整流电源(比如可控硅整流电源、高频开关电源)及冷却系统。生箔机主要由阴极辊、阳极槽、阳极板、进液系统、抛磨系统、喷淋系统、收卷系统、电控系统八部分组成。铜箔整流电源的负极与生箔机的阴极辊连接,铜箔整流电源的正极与生箔机的阳极板连接。铜箔整流电源通电后对阳极槽内的硫酸铜溶液进行电解,阴极辊上形成电解铜箔,收卷系统把生成后的电解铜箔进行收卷。铜箔整流电源较重且体积大,一般布置在一楼,生箔机一般布置在略低于二楼的生箔机平台上。目前较多的铜箔整流电源输出母排均为在柜顶输出,与二楼夹层平台的阴极辊、阳极板连接。由于一二楼层高较高,铜箔整流电源顶部母排至阴极辊、阳极板的连接母排长度都很长,所以母排用量大、成本高,现场母排安装工作量较大,电量损耗也较大。

与铜箔整流电源进行电气连接的阴极辊,阳极槽布置在生箔机平台上,阴极辊与阳极板分布在辊体的四侧,各有电气连接端,此四处电气连接端呈90度直角分布,且相邻的连接端电气极性相反。一般阴极辊与阳极槽周围空间狭小,进液系统、抽风系统、电控系统的多种管道连接穿插其中。此空间同时需要满足生箔机自身定期检修的便利性要求。生箔机的负载电流一般在数万安,大电流决定了生箔机与铜箔整流电源之间的连接一般为铜排或者铝排,此类连接母排的截面规格一般为数百毫米宽度,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因此,现有技术中铜箔整流电源与生箔机的电气连接结构形式对整个生箔机周边的空间分布与检修操作都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铜箔电源结构,其结构紧凑、安装维护方便。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维护的铜箔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结构包括四个电源模块,每个电源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源单机和用于封装或支撑所述电源单机的支架,所述四个电源模块分布于生箔机安装平台的四个角部区域,并经各自的支架固定于生箔机的四个角部区域;每个电源模块的正极与负极在模块的同一侧输出,每个电源模块中的每个电源单机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到邻近的生箔机阳极板,每个电源模块中的每个电源单机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到邻近的生箔机阴极辊。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生箔机附近的有效空间,减少整体电气、结构连接排用量,而且便于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每个电源模块中的电源单机平放安装于所述支架内且上下对应叠放,所述每个电源单机的正极和负极均位于所述支架朝向生箔机的一侧;生箔机的四个角部区域设置延伸平台,所述电源模块通过其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延伸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每个电源模块中的电源单机竖直安装于所述支架内且左右对应叠放,所述电源单机的正极和负极均位于所述支架竖直朝上的一侧,所述电源模块通过其支架固定安装于生箔机的四个角部区域的外围侧边。

进一步的,每个电源模块设置有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所述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经绝缘柱固定于支架的顶部;正极汇流排与对应的所述电源模块内的所有电源单机的正极连接,所述负极汇流排与对应的所述电源模块内的所有电源单机的负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单机的正极和负极为一长一短错开。方便与汇流排连接时,留有足够的维护空间。所述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位于相对的两侧,分别从支架的两侧输出,从而能更好地与生箔机的阴极及阳极相连,能减少连接点的数量和连接排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汇流排、负极汇流排、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均设有用于对其进行水冷的水冷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结构包括有与外部水管连接的汇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对应电源单机分别设置有抽屉隔层,电源单机以抽屉的形式滑入抽屉隔层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电源单机安装于支架内,形成各自独立分布的电源模块,模块化后的电源,不管是维护和安装均变的更方便,也使得结构更紧凑;支架安装在生箔机所在的平台,减少了连接排的用量,也减少了连接排的连接点。

2、本实用新型将电源模块分布在生箔机的四个角对应的位置区域,可有效避开生箔机的液体管道、抽风系统、电控装置等,使得整体结构更合理,不管是对生箔机还是对电源模块的安装和维护都将更方便。

3、本实用新型将电源模块平放式分布在生箔机的四个角部外围平台,使得电源模块均有邻近的阳极板和阴极辊的电气连接端,每个电源模块的供电距离基本一致,不会出现电气路径长短不一的情况,使得供电更合理,且电源单机的正极和负极位于支架朝向生箔机的同一侧面也使得连接排的用量更少,减少了连接排的连接点,连接排的安装路径顺畅,不会出现迂回的情况,使得结构更紧凑。

4、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模块通过电源单机以抽屉的形式滑入抽屉隔层中,安装维护省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实施例一(图1中未示出阴极辊7),生箔机3安装在生箔机平台1上面,生箔机平台1通过其下面的支柱支撑,生箔机3的其中相对的两侧设有用于与阴极辊7连接的电气连接端5,阳极板6位于另外两相对的侧边。该电源结构包括四个电源模块2。

如图2所示,电源模块2包括支架21和两个电源单机22,支架21为矩形框架用于封装或支撑所述电源单机,电源单机22平放安装于支架21内,两个电源单机22上下对应分布叠放,电源单机22的控制端和核心元器件部分位于朝向外边的侧面。电源单机22的重量约为数十公斤,为了方便维护和安装,电源单机22除了直接安装于支架21内,也可以设置为抽屉结构,使得电源单机22可以以抽屉的形式推进和拉出支架,具体结构可以为:支架21设有上下两抽屉隔层,电源单机22的下面安装有滑轮,电源单机分别水平滑入对应的抽屉隔层内,该抽屉结构更方便了电源单机的安装和维护。

电源单机22的正极24和负极23位于支架的朝向生箔机的同一侧面。四个电源模块2分布在生箔机3的四个角对应的外围延伸平台,通过各自的支架21安装固定于生箔机外围延伸平台1的上面。每个电源模块2中的两电源单机22的正极输出端24通过连接排41与其邻近的生箔机的阳极板6连接,电源模块2的两电源单机22的负极输出端23通过另一条连接排42与其邻近的生箔机的阴极辊的电气连接端5连接。另外,每个电源模块2内的电源单机22的具体数量为根据额定电流的需要设定,也可以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电源模块2一般有数千安培甚至数万安培的大电流输出,体积却相当紧凑,一般不超过0.5立方米,重量一般为数百公斤。大电流、小体积、重量大是电源模块的特点,本实施例中生箔机及电源均处于高空(相对于一楼空间)中的生箔机平台上面,平放式的结构布局,使得机构的受力点与操作平台均在平面上,对于安装维护等操作的安全性与便利性尤为突出。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为实施例二,该生箔机3也安装在生箔机平台1上面,生箔机平台1通过其下面的支柱支撑。该电源结构也包括四个电源模块2。

如图4所示,电源模块2包括支架21和两个电源单机22,电源单机22竖直安装于支架21内,两个电源单机22左右对应分布,电源单机22的控制端和核心元器件部分位于下面。电源单机22的正极24和负极23均位于支架21竖直朝上的一侧,且负极23长于正极24,使得正极和负极相互错开,留出足够的维护空间,从而更方便正极和负极的连接处的安装和维护。四个电源模块2分布于生箔机的四个角对应的区域,通过其支架21安装于生箔机平台1的外围侧边。

每个电源模块还分别设置有正极汇流排25和负极汇流排26,正极汇流排25和负极汇流排26均为横向安装,正极汇流排25与对应的电源模块内的两个电源单机的正极24连接,正极汇流排25再通过连接排41与其邻近的生箔机的阳极板6连接,负极汇流排26与对应的电源模块内的两个电源单机的负极23连接,负极汇流排26再通过连接排42与其邻近的生箔机的阴极辊的电气连接端5连接。支架21的两侧上面分别对应正极汇流排25和负极汇流排26设置有固定柱27,固定柱27由绝缘材料制成,正极汇流排25和负极汇流排2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柱27的上部连接,从而对正极汇流排25和负极汇流排26达到更好的支撑和固定。如图中所示,正极汇流排25的输出端从支架21的右侧突出,而负极汇流排26的输出端从支架21的左侧突出,可见,正极汇流排25和负极汇流排26的与连接排连接的连接端分别位于相对的两侧,这样错开的目的是使得正极汇流排、负极汇流排与连接排的安装和维护更方便。

正极汇流排25和负极汇流排26上均设有用于对其进行水冷的水冷结构,该水冷结构为在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上分别开有水流通道28。该水冷结构包括有汇水管29,流经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的水体汇集至汇水管29后再与外部水管连接。在正极输出端24和负极输出端23也可设有用于对其进行水冷的水冷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