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抛光溶液及抛光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88458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表面抛光溶液及抛光工艺的制作方法
金属表面抛光溶液及抛光工艺,属于电化学领域,该溶液及其处理工艺用于金属制品表面电抛光,特别适用于仪器仪表制造、轻工和医疗器具零件的处理。
众所周知,钢件电化学抛光用的溶液的主要成分是磷酸和盐酸,这种溶液的缺点是毒性大,使用高价磷酸,且有化学侵蚀性。采用硫酸铵(NH4)2SO4水溶液(质量占2~6%)进行处理,其工艺范围受到限制,其中钢材40Cr13制品在上述电解质中没有抛光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抛光溶液及其抛光工艺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工艺范围宽,工件表面处理效果好的新型抛光溶液及抛光工艺。
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表面抛光溶液是用硫酸铵,硫酸钠和水组成,其中硫酸铵为0.2~20%,硫酸钠为0.2~20%,其余为水。
使用上述金属表面抛光溶液进行金属表面抛光处理工艺直流电压为110~290V,电解质温度为50~99℃,处理时间为2~10min,金属表面粗糙度Ra≤0.68μm,反射系数ρ≥12%。
本方案的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溶液和处理工艺,工艺处理范围大;成本低,效果好,特别对于小件,复杂件效果最佳。
本发明方案的实施例如表1.表2所示。表1为不同组分的电解质,表2为采用表1中各种组分的电解质对40Cr13和1Cr18Ni9Ti两种钢材进行表面抛光处理结果。电解质的成分为(NH4)2SO4、Na2SO4和水,其中(NH4)2SO4取(0.1~21)%,Na2SO4取(21~0.1)%,水取(78.9~80)%。用以上3种成分组成5种不同组分比例的电解质,在电解处理工况为电压110~290V,电解质温度50~99℃,处理时间为2~10min,表面原始粗糙度Ra 0.65~0.68μm,反射系数ρ=12%的情况下,对40Cr13和1Cr18Ni9Ti进行表面抛光处理,得到的抛光结果为40Cr13的Ra为0.01~0.28μm,ρ为(48~68)%;1Cr18Ni9Ti的Ra为0.08~0.24μm,ρ为(54~72)%。从表2中的结果可以看出,当硫酸铵的浓度低于0.2%时,由于溶液中硫酸铵浓度过低,溶液中硫酸铵的饱和程度不足,导致抛光过程不稳定。将硫酸铵的浓度提高到最佳值以上时,就使溶液过饱和,在正极上大量放热,从而导致表面粗糙度增加,光泽降低。降低硫酸钠的浓度,导致抛光不均匀,零件的光泽下降,不同区域光泽不一样。提高硫酸钠的浓度,易产生腐蚀效应,从而使光泽降低,粗糙度增加。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电解质组份的浓度和工艺,既可抛光镍络钢(12Cr18Ni9Ti),又可抛光含碳量高的不锈钢(40Cr13),可以使抛光表面的粗糙度降低到Ra=0.08μm,达到反光表面(ρ达72%)。
将电解质浓度提高到20%,可以强化抛光过程,对已进行过预处理的表面,可使抛光过程缩至2min。
上述实施例的试样样品采用40Cr13和1Cr18Ni9Ti钢的20×60×2mm的钢板。前者的抛光时间为4min,后者的抛光时间为5min,表面粗糙度是是用251型表面光度仪——面型仪测量的,表面光泽是用φ0-1型光度计的反射系数值评价的。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表面抛光溶液及抛光工艺,其特征是它由硫酸铵、硫酸钠和水组成,其中硫酸铵和硫酸钠各为(0.2~20)%,其余为水。
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抛光溶液进行金属表面抛光处理工艺,其特征是电压为110~290V,电解质温度50~99℃,处理时间为2~10min,金属表面粗糙度Ra≤0.68μm,反射系数ρ≥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金属表面抛光溶液及抛光工艺,属于电化学领域,用于金属表面抛光处理。其特点是采用各为(0.2~20)的硫酸铵和硫酸钠,其余为水的电解液,处理工况为电解质温度为50~99℃,处理时间为2~10min,金属表面粗糙度Ra≤0.68μm,反射系数ρ≥12%,可对各种不锈钢工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该溶液及工艺可明显提高表面处理质量,扩大工艺处理范围,成本低,特别适用于小件、复杂件表面处理。
文档编号C25F3/00GK1151451SQ95120179
公开日1997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8日
发明者黎志勤, 黎苏, 黎晓鹰, 张学逢, 肖兴华, 卡萨布斯基, 萨维斯基 申请人:黎志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