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平衡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75095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气压平衡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系统,特别是一种气压平衡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电解过程中,若电解槽的氢室与氧室的压力差较大,会造成氢或氧气的渗透至另一侧,所以在运行中必须随时调整槽内氢、氧两侧的压力。现有压力平衡控制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浮球调节阀和薄膜调节阀这二种结构。浮球调节阀的缺点是设备大,结构复杂;薄膜调节阀的缺点是:薄膜阀关闭时阀芯与阀座闭合不严、阀芯与阀座闭合过紧以及阀杆与阀杆导向装置摩擦过大造成阀杆动作迟钝,均可造成薄膜阀阀门开度异常,从而引起较大液位偏差。当将氢气和氧气用作焊割用燃气时,由于将所产气体完全按比例使用,火焰为氧化焰。当需要中性焰时,上述方法不可有效调节火焰。同时上述方法不能控制机器开闭,需要外接气压开关或传感器检测机器内部气压后控制电解槽的开闭,因此与正常工作相比关机时气压升高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压平衡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液位偏差大、结构复杂的不足之处,同时可灵活控制气体使用比例和机器开闭。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压平衡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平衡瓶、第二平衡瓶,所述的第一平衡瓶下端设有连通气体A气源的进气管A,第二平衡瓶下端设有连通气体B气源的进气管B,第一平衡瓶与第二平衡瓶的底部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在一起;第一平衡瓶的上部设有连通气体A用气终端的出气管A,第二平衡瓶的上部设有连通气体B用气终端的出气管B,出气管A、出气管B的管路上设有压差控制组件,所述出气管B的管路上还设有溢流阀控制装置及溢流阀。
[000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溢流阀控制装置包括溢流控制电磁阀,该溢流控制电磁阀安装在出气管B的管路上,所述的第二平衡瓶上还安装有溢流传感器,所述溢流控制电磁阀的开与闭通过该溢流传感器检测的液位来控制。
[0006]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溢流控制电磁阀与第二平衡瓶之间还安装有一个安全阀。
[0007]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压差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压差控制电磁阀、第二压差控制电磁阀,所述的第一压差控制电磁阀安装在出气管A上,第二压差控制电磁阀安装在出气管B上;
[0008]所述的第一平衡瓶上还安装有第一电磁阀开闭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差控制电磁阀的开与闭通过该第一电磁阀开闭传感器检测的液位来控制;
[0009]所述的第二平衡瓶上还安装有第二电磁阀开闭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差控制电磁阀的开与闭通过该第二电磁阀开闭传感器检测的液位来控制;
[0010]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气压平衡控制系统还包括有补水装置,补水装置包括第一补水传感器、第二补水传感器、水栗,所述的第一补水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平衡瓶的第一电磁阀开闭传感器下方,第二补水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平衡瓶的第二电磁阀开闭传感器下方,水栗连通第一平衡瓶或第二平衡瓶。
[0011]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之气压平衡控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控制稳定可靠:
[0013]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将压差控制组件分别安装在出气管A、出气管B的管路上,并在出气管B的管路上安装溢流阀控制装置及溢流阀;使用时气体从第一平衡瓶的进气管A进入第一平衡瓶;从第一平衡瓶的出气管A流出进入气体A用气终端;气体B从第二平衡瓶的进气管B进入第二平衡瓶;从第二平衡瓶的出气管B流出进入气体B用气终端;通过压差控制组件控制第一平衡瓶、第二平衡瓶的压力平衡,系统内压力平衡后平衡瓶内的液位会长时间稳定在某一区域,且平衡瓶内压力波动小,使得进气管A和进气管B的出口处压差非常小,其控制比较稳定可靠。
[0014]2.结构简单:
[0015]由于本实用新型整个控制系统中无复杂的机械机构,其结构简单可靠。
[0016]3.可灵活控制气体使用比例和机器开闭:
[001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液位达到第一电磁阀开闭传感器的位置时,第一压差控制电磁阀关闭,第一平衡瓶内的液位下降;当液位低于第一电磁阀开闭传感器的位置时,第一压差控制电磁阀开启;当液位达到第二电磁阀开闭传感器的位置时,第二压差控制电磁阀关闭,第二平衡瓶内的液位下降;当液位低于第二电磁阀开闭传感器的位置时,第二压差控制电磁阀开启;当液位低于第一补水传感器、第二补水传感器中的其中一个时,水栗开启补水;当气体A用气终端关机时,第一平衡瓶内的气体A聚集,第二平衡瓶内的气体B通过溢流阀排出,第二平衡瓶内的液位上升,达到溢流传感器时,产气系统关闭,溢流控制电磁阀关闭,以防止气体B继续溢流,造成液体从溢流阀排出;当气体A用气终端开启时,第一平衡瓶内的气体A排出,第二平衡瓶内的液位下降,产气系统开启,溢流控制电磁阀打开。
[0018]当气体A和气体B都完全使用时,系统的全部阀门都开启;当仅使用部分气体B时,气体B使用量在气体B用气终端控制,第二平衡瓶内气体B有富余,第二平衡瓶内压力升高;第一压差控制电磁阀间断开启,维持压力平衡;第二压差控制电磁阀、溢流控制电磁阀常开,部分气体B从溢流阀排出。
[0019]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用气的需要灵活控制气体使用比例,从而有效调节火焰。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根据用气的需要灵活控制机器的开闭,无需外接气压开关或传感器,从而可保证其工作气压的稳定性。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气压平衡控制系统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1]图1:实施例一所述本实用新型之气压平衡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实施例二所述本实用新型之气压平衡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实施例三所述本实用新型之气压平衡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实施例四所述本实用新型之气压平衡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在上述附图中,各标号说明如下:
[0026]1-第一平衡瓶,2-进气管A,3-连通管,4-进气管B,5_第二平衡瓶,
[0027]6-溢流阀控制装置,601-溢流控制电磁阀,602-溢流传感器,
[0028]7-出气管B,8-溢流阀,
[0029]9-压差控制组件,901-第一压差控制电磁阀,902-第二压差控制电磁阀,
[0030]903-第一电磁阀开闭传感器,904-第二电磁阀开闭传感器,
[0031]10-出气管A,11-气体B用气终端,12-气体A用气终端,
[0032]14-安全阀,
[0033]13-补水装置,131-第一补水传感器,132-第二补水传感器,133-水栗。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实施例一:
[0035]一种气压平衡控制系统(参见图1),包括第一平衡瓶1、第二平衡瓶5,所述的第一平衡瓶I下端设有连通气体A气源的进气管A2,第二平衡瓶5下端设有连通气体B气源的进气管B4,第一平衡瓶I与第二平衡瓶5的底部之间通过连通管3连接在一起;第一平衡瓶I的上部设有连通气体A用气终端12的出气管A10,第二平衡瓶5的上部设有连通气体B用气终端11的出气管B7,出气管A10、出气管B7的管路上设有压差控制组件9,该压差控制组件9为公知技术,所述出气管B7的管路上还设有溢流阀控制装置6及溢流阀8。
[0036]所述的溢流阀控制装置6包括溢流控制电磁阀601,该溢流控制电磁阀601安装在出气管B7的管路上,所述的第二平衡瓶5上还安装有溢流传感器602,所述溢流控制电磁阀601的开与闭通过该溢流传感器602检测的液位来控制。
[0037]上述的气体A为氢气,所述的气体B为氧气。
[0038]实施例二:
[0039]一种气压平衡控制系统(参见图2),包括第一平衡瓶1、第二平衡瓶5,所述的第一平衡瓶I下端设有连通气体A气源的进气管A2,第二平衡瓶5下端设有连通气体B气源的进气管B4,第一平衡瓶I与第二平衡瓶5的底部之间通过连通管3连接在一起;第一平衡瓶I的上部设有连通气体A用气终端12的出气管A10,第二平衡瓶5的上部设有连通气体B用气终端11的出气管B7,出气管A10、出气管B7的管路上设有压差控制组件9,所述出气管B7的管路上还设有溢流阀控制装置6及溢流阀8。
[0040]所述的溢流阀控制装置6包括溢流控制电磁阀601,该溢流控制电磁阀601安装在出气管B7的管路上,所述的第二平衡瓶5上还安装有溢流传感器602,所述溢流控制电磁阀601的开与闭通过该溢流传感器602检测的液位来控制。
[0041]所述的压差控制组件9包括第一压差控制电磁阀901、第二压差控制电磁阀902,所述的第一压差控制电磁阀901安装在出气管AlO上,第二压差控制电磁阀902安装在出气管B7上;
[0042]所述的第一平衡瓶I上还安装有第一电磁阀开闭传感器903,所述第一压差控制电磁阀901的开与闭通过该第一电磁阀开闭传感器903检测的液位来控制;
[0043]所述的第二平衡瓶5上还安装有第二电磁阀开闭传感器904,所述第二压差控制电磁阀902的开与闭通过该第二电磁阀开闭传感器904检测的液位来控制。
[0044]上述的气体A为氢气,所述的气体B为氧气。
[0045]实施例三:
[0046]—种气压平衡控制系统(参见图3),包括第一平衡瓶1、第二平衡瓶5、补水装置13,所述的第一平衡瓶I下端设有连通气体A气源的进气管A2,第二平衡瓶5下端设有连通气体B气源的进气管B4,第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