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穿链式内盖的口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1816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穿链式内盖的口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管线的防盗口圈,具体地是将内盖设置为穿链式以提高防盗或意外打开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类通讯、电力或供热管道铺设过程中,均需设置用于地下管线安装和维修用的窨井。为防止封堵窨井的人(手)孔口圈被盗,或是由于儿童等未成年人意外打开口圈而发生意外,往往在口圈外盖与口圈底座、或是井壁之间设置固定一根防盗链。
上述现有结构虽可起到部分防盗的作用,但由于未采用锁闭结构而可从外部进入窨井内部,从而会导致对内部设施的破坏。
因而在口圈防盗的前提下实现口圈的安全锁闭,是现有管道铺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课题内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穿链式内盖的口圈,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在口圈内盖加锁固定装置的结构方案。
所述具有穿链式内盖的口圈,主要由底座、内盖和外盖构成。
在内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穿链孔,其中穿设有防盗链,穿链孔可设置在内盖圆周的边缘、中心或其他任意部位上。
当穿链孔设置在内盖圆周的边缘处时,防盗链设置为一段式结构,其下端连接着一个固定环,而固定环插入并固定在底座的下部。
在防盗链的最上端连接着外形大于穿链孔的挡环。在防盗链上可连接有一锁。
与此固定环位置相对的底座内壁上,可设置一限位短柱。限位短柱在垂直方向上高于内盖,以实现对内盖的限位固定作用。限位短柱与内盖的净距为2-10mm。
当需将口圈封闭时,首先将内盖的一侧倾斜放入限位短柱下部,从而可将整个内盖平整地放置在底座内;然后,再将防盗链向上拉紧,同时将锁紧固在防盗链上;最后,将外盖放置在上述所有结构的最外部。
当需将口圈打开时,先打开外盖和锁,再将内盖从限位短柱下部倾斜地抽出即可。
另外,也可将穿链孔设置在内盖的中心部位,则此时需以下结构的改进防盗链由圆环与三段式链条连接而成。圆环和其中两段链条位于穿链孔的下部,另一段链条穿设过穿链孔,并位于内盖之上。
这段穿设过内盖的链条的上端连接着外形大于穿链孔的挡环。
对应于防盗链的下部两段链条,在底座下部的相应部位固定有二个固定环。
其中一段链条的一端直接固定在一固定环内,另一段链条的一端设置有一挂钩。
当需将口圈封闭时,首先将挂钩挂入与其对应的一固定环内;然后,将内盖放进底座内,再将防盗链向上拉紧,将锁紧固在防盗链上;最后,将外盖放置在上述所有结构的最外部。
当需将口圈打开时,先打开外盖和锁,再将口圈内盖从底座上移走,最后将挂钩从固定环上摘下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穿链式内盖的口圈,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上述口圈设置有锁闭结构,可防止从外部侵入窨井中,起到较好保护作用;2、同时,也可避免因意外打开而出现的安全事故。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口圈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1是口圈内盖的正面剖示图;图2-2是口圈内盖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1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实施2的剖面示意图。
结合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穿链式内盖的口圈,包括有底座1,内盖2,外盖3,穿链孔4,防盗链5,限位短柱6,固定环7,挡环8,圆环9,挂钩10,锁11。
其中,在图2-1至图3中,穿链孔4位于口圈内盖2的边缘。在图4中穿链孔4位于口圈内盖2的中心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穿链式内盖的口圈,主要由底座1、内盖2和外盖3构成。
其中,内盖2设置在底座1内。位于内盖2上部、可用于铺盖在口圈开口处的是外盖3。
在底座1的、在垂直方向上高于内盖2的内壁上,设置一限位短柱6。限位短柱6与内盖2净距为6mm。
在内盖2的圆周边缘处设置有一穿链孔4,其中穿设有防盗链5。防盗链5的下端连接着固定环7。
固定环7插入并固定在底座1的下部,并且处在与限位短柱6相反的一侧。
防盗链5的最上端连接着外形大于穿链孔4的挡环8。防盗链5的长度约相当于口圈的直径。
当需将口圈封闭时,首先将内盖2的一侧倾斜放入限位短柱6的下部,从而可将整个内盖2平整地放置在口圈底座1内。
然后,再将防盗链5向上拉紧,同时将锁11锁固在防盗链5上。
最后,将外盖3放置在上述所有结构的最外部,则不仅可将口圈完全封闭以保护窨井内的管线和设施不会偷盗或损毁。而且,防盗链5和锁11被置于外盖3的内部加以防护,则长时间后不会发生锈蚀等问题。
当需将口圈打开时,先打开外盖3和锁11,再将内盖2从限位短柱6下部倾斜地抽出。
由于防盗链5上端的挡环8,其外形尺寸大于穿链孔4,所以口圈内盖2这时仍然连接在防盗链5上,使用较为方便。
由于防盗链5的下端连接着固定环7,而固定环7又固定在底座1的下部,所以即使打开外盖3和内盖2,也不能将内盖2盗走。
实施例2,参考图1和图4,所述具有穿链式内盖的口圈,主要由底座1、内盖2和外盖3构成。
其中,在内盖2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一穿链孔4,其中穿设有防盗链5。
防盗链5由圆环9与三段链条连接而成,其中每段链条的长度约相当于口圈的半径。
圆环9和其中两段链条位于穿链孔4下部,另一段链条穿设过穿链孔4,并位于内盖2之上。这段穿设过内盖2的链条上端连接着外形大于穿链孔4的挡环8。
防盗链5的下部两段链条中,其中一段链条的一端固定在一固定环7内,这个固定环7插入并固定在口圈底座1的下部;另一段链条的端部设置有一挂钩10,可通过挂钩10挂入到一固定环7内。
当需将口圈封闭时,首先将挂钩10挂入与其对应的一固定环7内。
然后,将内盖2放进底座1内,再将防盗链5向上拉紧,将锁11锁在穿链孔4处的防盗链5上。
最后,将外盖3放置在上述所有结构的最外部。
当需将口圈打开时,先打开外盖3和锁11,再将内盖2从底座1内移走,最后将挂钩10从固定环7上摘下来。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穿链式内盖的口圈,主要由底座、内盖和外盖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内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穿链孔,其中穿设有防盗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穿链式内盖的口圈,其特征在于穿链孔设置在内盖边缘处,防盗链设置为一段式结构,其下端连接着一个固定环,固定环插入并固定在底座下部,防盗链的最上端连接着外形大于穿链孔的挡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穿链式内盖的口圈,其特征在于与固定环位置相对的底座内壁上设置一限位短柱,在垂直方向上限位短柱高于内盖,限位短柱与内盖的净距为2-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穿链式内盖的口圈,其特征在于穿链孔设置在内盖的中心部位,防盗链由圆环与三段式链条连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穿链式内盖的口圈,其特征在于圆环和其中两段链条位于穿链孔的下部,另一段链条穿设过穿链孔并位于内盖之上;这段穿设过内盖的链条的上端连接着外形大于穿链孔的挡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穿链式内盖的口圈,其特征在于对应于防盗链的下部两段链条,在底座下部的相应部位固定有二个固定环;其中一段链条的一端直接固定在一固定环内,另一段链条的一端设置有一挂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穿链式内盖的口圈,主要由底座、内盖和外盖构成。在内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穿链孔,其中穿设有防盗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穿链式内盖的口圈可实现口圈内盖加锁固定功能,从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E02D29/14GK2644517SQ0323776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30日
发明者杨志平 申请人:杨志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