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潜油泵井下油水分离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676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潜油泵井下油水分离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泵,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潜油泵井下油水分离采注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油水分离是在地面安装专门的油气水分离器中进行。而采油和注水分别在不同井中进行,将采出来的油水混合物经过专门的分离器使油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油输送到输油泵站,而分离出来的水则通过地面泵站加压后注入水井的目标层,这种方式的采油注水存在着设备庞大,购置、建设、使用费用高、能耗高、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和不足,还有的转注水油井中有的油层尚需继续采油,有的地层段又需注水,对于这种情况时,上述采油注水设备就完全无能为力,而尚需采油的油层也就随之被水淹没,造成很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不具存在同一口井中,一套设备同时进行采油和采出水分离回注两种工艺特点的电动潜油泵井下油水分离采注装置,即将采出的油水混合物分离成油水单相状态,将油采出地面,将水注入同井的注水层,大大的节约了生产设备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潜油泵井下油水分离采注装置包括依次安设、连接的电缆、电缆接头、补偿器、电机、保护器、双通道泵、交叉流道装置、油水旋流分离装置、封隔器和上、下吸入口,所述交叉流道装置包括与双通道泵相连的流道体及其上安设的与油套环空相连通,与油管柱相连通与双通道泵相连通的三交叉流道结构,所述油水旋流分离装置包括与交叉流道装置和封隔器相连接的壳体及其上设置的上下锥形流道;所述电缆接头包括与上吸入口相连接的联接头及依次相连的密封体、壳体、底座、绝缘管以及引入联接头内腔、密封体中心的引接电缆和与其相连的引线插头和与其相连接的电机引出线;所述双通道泵为上中下三串连结构,包括与离心泵总成构成外流道的外壳体和分别连接于离心泵总成两端的、其上设置有与外流道相连通孔道的上接头和下座体。
其中,所述电缆接头的联接头上设置有侧孔,引接电缆从该孔中穿过。
其中,所述上接头上设置有与外壳体和离心泵总成构成的外流道及油管柱相连通的孔道。
其中,所述新通道泵为上中下三串联结构,其上接头上设置有与外壳体和离心泵总成构成的外流道相连通的孔道。
其中,所述电机为上下双套串联结构。
其中,所述保护器和双通道泵均为上中下三套串联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1、一套设备在同一口井中完成油水分离、采油和注水两套工艺同时进行的特点,既解决了同井需采油层的采油问题,又解决了同井需注水层的注水问题,举两得。
2、简化了采注和油水分离工艺,节约了设备和能源,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管柱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图1所示的电缆连接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按图1所示的双通道泵外流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按图1所示的双通道泵上接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4,一种电动潜油泵井下油水分离采注装置,包括依次安设连接的电缆1、电缆接头2、上吸入口3、补偿器4、电机5、6、保护器7、8、9、双通道泵10、11、12、交叉流道装置13、油水旋流分离装置14、封隔器15、17和下吸入口16。所述交叉流道装置13包括流道体131及其上安设的与油套环空相连通,与油管柱相连通,与双通道泵相连通的三交叉流道132。油水旋流分离装置14包括与交叉流道装置13和封隔器15相连接的壳体141及其上设置的上下锥形流道142和143。电缆接头2包括与上吸入口3相连接的联接头21及依次相连的密封体23、壳体26、底座29、绝缘管30以及引入联接头21内腔、密封体23中的引接电缆22和与其相连接的引线插头25及与其相连的电机引出线27和与其相连、安装于绝缘管30下端部的引线终端插头31。在壳体26与密封体23和底座29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件24、28。双通道泵10、11、12包括与离心泵总成103构成外流道105的外壳体104,离心泵总成103上端连接上接头101,其上设置有孔道108,离心泵总成下端连接下座体106,其上设置有孔道107,孔道108和107与外流道105相连通。双通道泵11和12的上接头上也设有孔道111和121,它们也与外流道105相连通(如图4)。
电缆接头2的联接头21上设置有4个侧孔32,该侧孔中的一个孔中穿过引接电缆22。
电机5、6为双串联结构。保护器7、8、9和双通道泵10、11、12均为三串联结构。上封隔器15上端与油水旋流分离装置14相连,下部连接下吸入口16。采油层18和注水层19之间安设下封隔器17。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潜油泵井下油水分离采注装置包括依次安设连接的电缆、电缆接头、补偿器、电机、保护器、双通道泵、交叉流道装置、油水旋流分离装置、封隔器和上、下吸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流道装置包括流道体及其上安设的与油套环空相连通,与油管柱相连通,与双通道泵相连通的三交叉流道结构;所述油水旋流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和上下锥形流道;所述电缆接头包括依次相连的联接头、密封体、壳体、底座、绝缘管以及引入联接头内腔、密封体中心的引接电缆和与其相连的引线插头和连接在该引线插头上的的电机引出线;所述双通道泵包括与离心泵总成构成外流道的外壳体和分别连接于离心泵总成两端的、其上设置有与外流道相连通孔道的上接头和下座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潜油泵井下油水分离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接头的联接头上设置有侧孔,引接电缆从该孔中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潜油泵井下油水分离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上设置有与外壳体和离心泵总成构成的外流道及油管柱相连通的孔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潜油泵井下油水分离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道泵的上接头上设置有与外壳体和离心泵总成构成的外流道相连通的孔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潜油泵井下油水分离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上下双套串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潜油泵井下油水分离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器和双通道泵均为上中下三套串联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潜油泵井下油水分离采注装置,包括依次安设连接的电缆、电缆接头、补偿器、电机、保护器、双通道泵、交叉流道装置、油水旋流分离装置、封隔器和上、下吸入口,所述交叉流道装置包括流道体及其上安设的与油套环空相连通,与油管柱相连通,与双通道泵相连通的三交叉流道结构;所述油水旋流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和上下锥形流道;所述电缆接头包括依次相连的联接头、密封体、壳体、底座、绝缘管以及引入联接头内腔、密封体中心的引接电缆和与其相连的引线插头和连接在该引线插头上的电机引出线;所述双通道泵包括与离心泵总成构成外流道的外壳体和分别连接于离心泵总成两端的、其上设置有与外流道相连通孔道的上接头和下座体。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于石油单井采注工艺中。
文档编号E21B43/40GK2668849SQ20032012132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3日
发明者付明森, 周茂群, 张风梅, 李波 申请人:胜利石油管理局无杆采油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