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5374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的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基础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方法。(二)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其基础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和地下室外墙混 凝土施工中有效地防止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大体 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但主要是在混凝土早期降温过程中, 由于内外降温速度不同而引起的,他包括了外部条件(主要为基础约束) 和内部条件(混凝土温度不均匀性引起的自身约束)两方面的因素。(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它通过在基 础混凝土施工中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浇注、养护等一系列工艺,有效地防 止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和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的裂缝出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 在基础混凝土施工中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根据施工期间的气温 条件,混凝土运输距离,现场塌落度要求浇捣方案提出的初凝时间具体确定配合比,选定配合比水泥砂石水为l: 3.52:4.86:0.44;(2) 浇注混凝土浇注从后浇带开始,按斜面分层法振捣,根据当 时的气温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每浇注一段长度,及时高速泵送管,循序热循环推进,混凝土塌落度在现场出料时严格控制为16 18cm;(3) 养护包括混凝土的测温和养护ivca. 混凝土的测温i .选择的温度计应准确有效反映被测物体的真实温 度情况,ii.做好温测点的布置,iii.测试温度记录以下数据;b.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i.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同时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ii.提高新浇注的混凝土表面和四周内外温差,iii.进行保温 保湿。上述所说的养护步骤中的混凝土的测温,其温测点的布置平面一般为 规则建筑l/4部分均匀布置,包括中心、边缘处及厚度变化处,不规则建 筑物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布设。上述所说的养护步骤中混凝土的测温,其测试温度记录以下数据要求混凝土入模温度、每次测温时间、各测点温度值;各部分保温材料覆盖 和去除时间;浇水养护或恢复温度时间;异常情况如雨、风等发生的时间。上述所说的养护步骤中混凝土测温中的保温保湿,是在结构物四周设 模板保护和在模板外侧覆盖挂层状保温材料。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1、本基础混凝土施工中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既 保证了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又减少了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同 时达到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2、本基础浪凝土施工中的浇注能较好 的适应泵送工艺,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泵送效率,简化了混凝土的泌 水处理,保证一次到顶自然流淌式浇注,保证上下层浇注间隔不超过初凝 时间,混凝土在斜面处不出现冷缝;3、合理的布置泵车及泵管,对连续 性浇注不留施工缝及成品保护非常重要;4、掺加UEA膨胀剂能对混凝土 起到补偿收縮作用,有效地提高结构抗渗能力;5、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表 面和外墙混凝土表面均无明显裂缝出现,达到了预期目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 一种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工 艺步骤(1) 在基础混凝土施工中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根据施工期间的气温 条件,混凝土运输距离,现场塌落度要求浇捣方案提出的初凝时间具体确 定配合比,选定K合比水泥砂石水为l: 3.52:4.86:0.44;原材料的选用a. 水泥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出厂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按批 量进行抽样试验检测;b. 采用的中砂,细度模数u产2.5 3.0,含泥量小于2%。通过0.315mm 筛孔的砂不小于15°/。;c. 石子规格为5-25mm,最在粒径为25mm,含泥量小于1%,针片状 含量小于10%;d. 粉煤灰原灰符合II级灰技术要求,掺加磨细的II级灰来改善可泵 性,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e. 掺加减水剂便于泵送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f. 掺加UEA膨胀剂起补偿混凝土收縮作用。(2) 浇注混凝土浇注从后浇带开始,按斜面分层法振捣,根据当 时的气温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每浇注一段长度,及时高速泵送管,循序 循环推进,混凝土塌落度在现场出料时严格控制为16 18cm;(3) 养护包括混凝土的测温和养护a. 混凝土的测温i .选择的温度计应准确有效反映被测物体的真实温度情况,ii. 做好温测点的布置其温测点的布置平面一般为规则建筑1/4部分均匀布置,包括中心、边缘处及厚度变化处,不规则建筑物选择有代表 性的位置布设,iii. 测试温度记录以下数据测试温度记录以下数据要求混凝土入 模温度、每次测温时间、各测点温度值;各部分保温材料覆盖和去除时间; 浇水养护或恢复温度时间;异常情况如雨、风等发生的时间;b.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i. 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同时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ii. 提高新浇注的混凝土表面和四周内外温差,iii. 进行保温保湿,在结构物四周设模板保护和在模板外侧覆盖挂层 状保温材料。
权利要求
1、一种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在基础混凝土施工中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根据施工期间的气温条件,混凝土运输距离,现场塌落度要求浇捣方案提出的初凝时间具体确定配合比,选定配合比水泥∶砂∶石∶水为1∶3.52∶4.86∶0.44;(2)浇注混凝土浇注从后浇带开始,按斜面分层法振捣,根据当时的气温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每浇注一段长度,及时高速泵送管,循序循环推进,混凝土塌落度在现场出料时严格控制为16~18cm;(3)养护包括混凝土的测温和养护ivca.混凝土的测温i.选择的温度计应准确有效反映被测物体的真实温度情况,ii.做好温测点的布置,iii.测试温度记录以下数据;b.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i.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同时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ii.提高新浇注的混凝土表面和四周内外温差,iii.进行保温保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说的养护步骤中的混凝土的测温,其温测点的布置平面一般为规则 建筑l/4部分均匀布置,包括中心、边缘处及厚度变化处,不规则建筑物 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布设。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说的养护步骤中混凝土的测温,其测试温度记录以下数据要求混 凝土入模温度、每次测温时间、各测点温度值;各部分保温材料覆盖和去 除时间;浇水养护或恢复温度时间;异常情况如雨、风等发生的时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说的养护步骤中混凝土测温中的保温保湿,是在结构物四周设模板 保护和在模板外侧覆盖挂层状保温材料。
全文摘要
一种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它通过在基础混凝土施工中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浇注、养护等一系列工艺,有效地防止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和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的裂缝出现。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1.本基础混凝土施工中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既保证了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又减少了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同时达到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2.本基础混凝土施工中的浇注能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控制混凝土配合,提高泵送效率,保证上下层浇注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混凝土在斜面处不出现冷缝;3.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和外墙混凝土表面均无明显裂缝出现,达到了预期目的。
文档编号E02D15/02GK101130989SQ20061001542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3日
发明者张新旺, 王文华, 王桂云 申请人:天津市森宇建筑技术法律咨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