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435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量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领域井口所用的阀门,尤其是流量控制阀。
技术背景随着油田的发展,地下可采储量的减少。而目前一些低产油气井 的举升装置由于没有有效的控制装置,不能根据井液的流量控制举升 装置,使一些低产油气井的举升装置经常空转,作无效功,造成电力 资源浪费,维修及管理成本的增高,不利于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油气井举升装置不能根据井液的流量控制举升装 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量控制阀,该流量控制阀具有可根 据井液流量变化自动控制举升装置的频率及开关状态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流量控制阀包括阀帽及阀杆,阀帽 下阀芯上端齿条式阀杆上套有弹簧,阀帽内置有与阀杆上的齿相啮合 的齿轮,齿轮的轴上连接有凸轮片,凸轮片径向表面与触点开关相触, 轴端头连接有电位器,阀帽内横向置有扶正轴,扶正轴内端头置于阀 杆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流量控制阀由于采取上述方 案,井液推动阀杆向上移动。如果流量变小,阀杆在自身重量和弹簧 的压縮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扶正轴起到阻止齿条阀杆转动的作用。阀 杆上下移动带动齿轮的轴转动,齿轮的轴转动一方面带动凸轮片控制 触点开关,另一方面带动电位器的滑线电阻变化。就是说,井液流量 变化推动阀杆上下移动,进而带动齿轮的轴来回转动,齿轮轴来回转 动又通过凸轮片控制触点开关,而且还使电位器的电阻相应变化。从 而解决了由于井下产出液在短时间内采完,地层没来得及补充,而电 机和变频器仍在继续工作的问题,达到控制举升装置的开关,有效的 解决举升装置空转及实现自动调节举升装置电机转速的问题,节约了 电力资源,提高了举升装置利用率,降低了釆油成本。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A-A向剖面图。图中1-阀杆,2-阀帽,3-弹簧,4-齿轮,5-轴,6-凸轮片,7-触点开关,8-电位器,9-扶正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结合图2所示,该流量控制阀包括阀帽2及阀杆1,阀帽2 下阀芯上端齿条式阀杆1上套有弹簧3,阀帽2内置有与阀杆1上的 齿相啮合的齿轮4,齿轮4的轴5上连接有凸轮片6,凸轮片6径向 表面与触点开关7相触,轴5端头连接有电位器8,阀帽2内横向置 有扶正轴9,扶正轴9内端头置于阀杆1的凹槽内。实际使用时,首先将该流量控制阀连接在井口上,触点开关7 及电位器8分别与举升设备的配电箱内的开关及变频器相连。在油气 井正常生产时,井液从阀进口进入,通过阀芯向上推动阀杆l上移, 如果流量变小,阀杆1在自身重量和弹簧3的压縮力作用下向下移动。 扶正轴9起到阻止阀杆转动的作用。阀杆1上移的距离根据流量大小 的不同而不同,流量越大,上移的距离越大,流量变小,阀杆l在自 身重量和弹簧3的压缩力下向下移动,阀杆1与齿轮4的轴5相连, 阀杆带动轴5转动,阀杆l上移的距离越大,轴5转动的角度越大, 也就是说液体流量越大,轴5转动的角度越大,轴5随着流量的变化 转动的角度发生变化,轴5上连接凸轮片6,凸轮片6控制触点开关 7,轴5转动一定角度通过凸轮片6触动触点开关7,当轴5回转到 原角度时,轴5上的凸轮片6离开触点开关7,从而解决了由于井下 产出液在短时间内采完,地层没来得及补充,而电机和变频器仍在继 续工作的问题,达到控制举升装置的开关,有效的防止举升装置空转, 节约了电力资源,提高了举升装置利用率,降低了采油成本;因轴5 上还连接电位器8,在凸轮片6转动的同时,轴5来回转动也带动电 位器8转动,轴5来回转动就带动电位器8的电阻大小变化,这样可 根据流量变化实现自动调节变频器的频率,进而实现自动调节举升装 置电机转速,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流量控制阀,包括阀帽(2)及阀杆(1),其特征在于阀帽(2)下阀芯上端齿条式阀杆(1)上套有弹簧(3),阀帽(2)内置有与阀杆(1)上的齿相啮合的齿轮(4),齿轮(4)的轴(5)上连接有凸轮片(6),凸轮片(6)径向表面与触点开关(7)相触,轴(5)端头连接有电位器(8),阀帽(2)内横向置有扶正轴(9),扶正轴(9)内端头置于阀杆(1)的凹槽内。
专利摘要一种流量控制阀。主要解决现有油气井举升装置不能根据井液的流量控制举升装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阀帽(2)下阀芯上端齿条式阀杆(1)上套有弹簧(3),阀帽(2)内置有与阀杆(1)上的齿相啮合的齿轮(4),齿轮(4)的轴(5)上连接有凸轮片(6),凸轮片(6)径向表面与触点开关(7)相触,轴(5)端头连接有电位器(8),阀帽(2)内横向置有扶正轴(9),扶正轴(9)内端头置于阀杆(1)的凹槽内。该流量控制阀具有可根据井液流量变化自动控制举升装置的频率及开关状态的特点。
文档编号E21B34/02GK201083110SQ200720175999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7日
发明者赵井侠 申请人:赵井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