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式单体液压支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790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循环式单体液压支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煤矿工作面用的恒阻式支护设备——一种内循环式单体 液压支柱,用于煤矿井下低煤层机械化采煤或炮采工作面,对于提高安全作业和 工作效率有良好的效果。二、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支柱主要有外注式和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有结构简单、制造技术成熟、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但存 在一定的不足工作液由巷道中的泵站经高压软管及注液枪供给,用注液枪将工 作液从三用阀注液孔注入支柱内腔,使之'升高并支设;卸载时把卸载手把插入三用阀的卸载孔内并旋转,乳化液经卸载阀注入老塘,从而实现降柱。但是把乳化 液直接排到老塘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而且使低煤层作业面的工作环境严重 恶化。这种作业方式移动时需要同时移动高压胶管和注液枪,还必须移动巷道中 的泵站。这无形中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使成本大大提高。 现有的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是把手摇泵、阀置于活柱体内,操作手摇泵的 手摇机构装在柱头上,这种结构使活柱体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增大。由于手摇泵、阀放置在活柱体内,所以它的高度就受到限制,对于采煤高度低于0.7m的煤层就 不能采用。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承载能力大、升柱快、回柱便利、 密封性能可靠的内循环式单体液压支柱。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循环式单体液压支柱,包括顶盖、底座、架体、手摇泵、多个单向阀、柱塞、柱塞筒、溢流阀、安全阀、卸载阀;手摇泵设有高压端和低压端;架 体设置在底座上,架体上端内侧设有柱塞,柱塞的上端设有顶盖,柱塞外套设有 柱塞筒,柱塞筒设置在架体上,架体的内侧与柱塞筒外侧形成外储油腔;柱塞下 端与柱塞筒及架体形成内储油腔;架体上端设有压盖,压盖上设有通气孔,此通 气孔与外储油腔和柱塞筒的上部相通;外储油腔经单向阀I、 II分别与手摇泵的高压端和低压端相连通;内储油腔经单向阀m、 IV分别与手摇泵的高压端和低压端相连通;内储油腔和外储油腔设有并联的卸载阀和安全阀;手摇泵的低压端和 外储油腔间设有溢流阀。上述的内循环式单体液压支柱,单向阀、手摇泵、卸载阀、安全阀、溢流阀 设置在架体下部。为加强其密封效果,在外储油腔内设有橡胶囊,油液设置在此橡胶囊内。 采用上述结构的内循环式单体液压支柱,其可有如下工作过程 关闭卸载阀,用手摇动手摇泵,使手摇泵的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当手柄向下 运动时,手摇泵的低压端和高压端分别经单向阀I 、 II从外储油腔吸液,单向阀 III、 IV关闭;当手柄向上运动时,单向阀I、 II关闭,手摇泵的高压端和低压端分别通过单向阀m、 IV向内储油腔充液,活塞向上运动,此时手摇泵的高、低压 端同时向内储油腔充液;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手摇泵低压端继续通过单向阀I吸液,当手柄向上运 动时,压力不足以将单向阀IV打开但已超过溢流阀的压力设定值,低压端的油液通过溢流阀流回外储油腔,而高压端继续通过单向阀n从外储油腔吸液,通过单 向阀in向内储油腔内充液,只有高压端工作; 需要降柱时,将卸载阀打开即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1、 不需要泵站及管路系统,结构紧凑,效率髙,不需要将油液注入老塘,对环境无污染,同时节约了油液;2、 手摇泵设有高压端和低压端,.升柱快;3、 设有的橡胶囊,油液存储其内,防止支柱在倾斜和横卧时油液外溢;4、 将手摇泵设于架体上,增大了其升柱高度,使用环境增大;5、 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大。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原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 一种内循环式单体液压支柱,.包括顶盖l、底座2、架体3、手摇泵4、 多个单向阀5、柱塞7、柱塞筒9、溢流阀6、安全阔15、卸载阀16;手摇泵4 设有高压端41和低压端42;架体3设置在底座2上,架体3上端内侧设有柱塞7, 柱塞7的上端设有顶盖1,柱塞7外套设有柱塞筒9,柱塞筒9设置在架体3上, 架体3的内侧与柱塞筒9外侧形成外储油腔11;柱塞7下端与柱塞筒9及架体3 形成内储油腔10;架体3上端设有压盖13,压盖13上设有通气孔14,此通气孔 14与外储油腔11和柱塞筒9的上部相通;外储油腔11经单向阀I 51、 1152分别与手摇泵4的高压端41和低压端42相连通; 内储袖腔10经单向阀11153、IV54分别与手摇泵4的高压端41和低压端42相连通; 内储油腔IO和外储油腔11设有并联的卸载阀16和安全阀15; 手摇泵4的低压端42和外储油腔11间设有溢流阀6。上述的内循环式单体液压支柱,单向阀5、手摇泵4、卸载阀16、安全阀15、 溢流阀6设置在架体3下部。为加强其密封效果,在外储油腔内设有橡胶囊,油 液存储在此橡胶囊内。根据井下的实际情况,选择好合适的支护位置。将内循环式单体液压支柱直立放置,然后用手摇动手把使手摇泵4的活塞实现上下往复运动,在压差的作用 下打开低压油路的单向阀151、 1152,使外储油腔ll和内储油腔IO实现连通。 当压力到达一定程度时,手摇泵.4的低压端42不工作,仅其高压端41工作,系 统转入高压油路,同理实现继续升柱。当升柱压力达到用户要求时,并确保支护 安全,至此完成升柱。当煤层出现瞬间高压时,内储油腔IO的油液通过安全阀15连通外储油腔11, 实现溢流而保证支柱的安全使用。降柱时用手动松开卸载阀16即可,使内储油腔IO和外储油腔11实现连通, 实现降柱。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大.、升柱快、條柱便利、,密封性 能可靠、环保、不需泵站和管路系统、管理方便等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内循环式单体液压支柱,包括顶盖(1)、底座(2)、架体(3)、手摇泵(4)、多个单向阀(5)、柱塞(7)、柱塞筒(9)、溢流阀(6)、安全阀(15)、卸载阀(16);手摇泵(4)设有高压端(41)和低压端(42);架体(3)设置在底座(2)上,架体(3)上端内侧设有柱塞(7),柱塞(7)的上端设有顶盖(1),柱塞(7)外套设有柱塞筒(9),柱塞筒(9)设置在架体(3)上,架体(3)的内侧与柱塞筒(9)外侧形成外储油腔(11);柱塞(7)下端与柱塞筒(9)及架体(3)形成内储油腔(10);架体(3)上端设有压盖(13),压盖(13)上设有通气孔(14),此通气孔(14)与外储油腔(11)和柱塞筒(9)的上部相通;其特征在于外储油腔(11)经单向阀I、II(51、52)分别与手摇泵(4)的高压端(41)和低压端(42)相连通;内储油腔(10)经单向阀III、IV(53、54)分别与手摇泵(4)的高压端(41)和低压端(42)相连通;内储油腔(10)和外储油腔(11)设有并联的卸载阀(16)和安全阀(15);手摇泵(4)的低压端(42)和外储油腔(11)间设有溢流阀(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循环式单体液压支柱,包括顶盖、底座、架体、手摇泵、多个单向阀、柱塞、柱塞筒、溢流阀、安全阀、卸载阀;外储油腔经单向阀I、II分别与手摇泵的高压端和低压端相连通;内储油腔经单向阀III、IV分别与手摇泵的高压端和低压端相连通;内储油腔和外储油腔设有并联的卸载阀和安全阀;手摇泵的低压端和外储油腔间设有溢流阀。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大、升柱快、降柱便利、密封性能可靠、环保、不需泵站和管路系统、管理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E21D15/45GK201170103SQ20082001885
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1日
发明者成立良, 菲 杨 申请人:山东新煤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