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轮式整体移运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864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轮式整体移运钻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轮式整体移运钻机。
背景技术
目前沙漠戈壁地域钻机用井架底座在钻完井搬家时 ,第一种情况就是井架底座分 别全部下放拆掉后,按各个部件独立包装运输;第二种情况是井架下放后,整体单独作为 一运输单元,通过移运装置进行移运,底座拆掉后,各个部件单独运输或者相反第三种情 况是井架和底座分别下放后,井架(包括井架附件、二层台、高压管汇、天车、游车等)作为 一个整体的运输单元,通过井架整体移运装置,进行移运,同时底座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输单 元,通过底座整体移运装置进行移运,井架底座共需要两套独立的整体移运装置。运输安装 时需要大吨位的起吊设备,运输设备成本大,造成设备闲置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轮式整体移运钻机,实现了井架底座 在工作位置不用下放进行整体移运,井架和底座均处于下放位置进行整体移运,拆掉井架 将底座单独整体移运三种移运方式,减少拆卸、运输和安装工作量,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 便。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轮式整体移运钻机,包括井架和底座,底座 由上层底座、中层底座和下层底座构成,中层底座的上下端分别铰接在上层底座和下层底 座上,下层底座上固定有加高座,井架的下支脚铰接在加高座的顶端,液压起放系统的下端 铰接在下层底座上,上端铰接在中层底座的上部,下层底座的前后两端均通过销轴与鹅颈 梁的一端连接,鹅颈梁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移运装置连接,下层底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液 压升降系统。所述下层底座由左基座和右基座组成,左基座和右基座上均固定有加高座,左基 座和右基座的前后两端均通过销轴与鹅颈梁的一端连接,且前后两端两鹅颈梁之间连接有 弓形连接梁,左基座和右基座的前后两端两侧均设置液压升降系统。所述中层底座由立柱和斜拉杆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立柱的下端铰接在左基座和 右基座,上端铰接在上层底座上,斜拉杆的下端铰接在左基座和右基座上,上端铰接在立柱 的上端部,液压起放系统的下端铰接在左基座和右基座上,上端铰接在立柱的上端部。所述移运装置为拖车。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1、本实用新型井架底座采用液压系统升降,使整个移运过程中不用拆卸移运拖 车,操作简单方便,节约移运了成本,满足快速搬迁、快速安装的要求。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受力合理,重量轻,实现了多种状态的移运,减少了 资源浪费,节约了钻井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3、本实用新型中层底座和下层底座中间无横向连接梁,留有通过采油树足够大的空间。4、井架的下支脚铰接在下层底座的加高座上,井架放倒后与整体移运装置互不干 涉,整个移运过程中不用拆卸拖车,减少了移运装置拆卸和安装工作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位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位置整体移运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低位移运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井架底座低位移运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层底座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3、4、5、6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轮式整体移运钻机,包括井架1和底座2,底座2由上层底座3、中层底座 4和下层底座5构成;下层底座5由左基座15和右基座16组成,无横向连接梁,使左、右基 座之间留有足够大的空间通过采油树的;左基座15和右基座16上均固定有加高座6,左基 座15和右基座16的前后两端均通过销轴13与鹅颈梁10的一端连接,且前后两端两鹅颈 梁10之间连接有弓形连接梁11,鹅颈梁10的另一端通过销轴13与移运装置20连接 ’左 基座15和右基座16的前后两端两侧均设置液压升降系统12。中层底座4由立柱17和斜 拉杆18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无横向连接梁,使左、右立柱之间留有足够大的空间通过采 油树的;立柱17的下端铰接在左基座15和右基座16,上端铰接在上层底座3上,斜拉杆18 的下端铰接在左基座15和右基座16上,上端铰接在立柱17的上端部。液压起放系统7的 下端铰接在左基座15和右基座16上,上端铰接在立柱17的上端部。上层底座3由左右上 座、立根盒、绞车梁及转盘梁等构件组成。井架1的下支脚铰接在加高座6的顶端,井架1 放倒后与整体移运装置互不干涉,减少了拖车9、鹅颈梁10、弓形连接梁11的拆卸和安装工 作量。本实用新型移运方式一在沙漠戈壁等无运输条件限制的地域可对井架底座在工 作位置整体前后两个方向移运。移运前首先通过液压升降系统12将井架底座2抬高,将鹅 颈梁10通过销轴13与左基座15和右基座16相连,使拖车9的轮胎自动落地,回缩油缸, 将牵引车8与拖车9的前端连接变可以实现整体移运。移运到位后,先伸出液压升降系统 12的液缸将井架底座2抬高,去掉鹅颈梁10与基座之间的连接销轴13,随着液压升降系统 12液缸的归位,井架底座2下降至地面,与拖车9的轮胎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上,实现了在 整个移运过程中,不用拆卸拖车9。本实用新型移运方式二地理条件受限,井架和底座均需下放到低位,不用拆卸, 对井架底座进行整体移运。首先通过井架起放系统18将井架1下放到低位,并将井架的顶 端固定在牵引车8上,然后通过液压起放系统7将底座2下放到低位,移运过程与移运状态 一相同。移运到位后,先伸出液压升降系统12的液缸将井架底座2抬高,去掉鹅颈梁10与 基座之间的连接销轴13,随着液压升降系统12液缸的归位,井架底座2下降至地面。然后通过液压起放系统7将底座2升起,再通过井架起放系统19将井架1升起。 本实用新型移运方式三下放井架和底座后,拆掉井架,单独对底座进行整体移 运。移运过程与与移运状态一相同。移运到位后先下降井架底座2,然后将底座2升起,最 后将井架的下支脚铰接在加高座6的顶端,通过井架起放系统19将井架1升起。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轮式整体移运钻机,包括井架(1)和底座(2),其特征是底座(2)由上层底座(3)、中层底座(4)和下层底座(5)构成,中层底座(4)的上下端分别铰接在上层底座(3)和下层底座(5)上,下层底座(5)上固定有加高座(6),井架(1)的下支脚铰接在加高座(6)的顶端,液压起放系统(7)的下端铰接在下层底座(5)上,上端铰接在中层底座(4)的上部,下层底座(5)的前后两端均通过销轴(13)与鹅颈梁(10)的一端连接,鹅颈梁(10)的另一端通过销轴(13)与移运装置(20)连接,下层底座(5)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液压升降系统(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轮式整体移运钻机,其特征是所述下层底座(5)由左 基座(15)和右基座(16)组成,左基座(15)和右基座(16)上均固定有加高座(6),左基座(15)和右基座(16)的前后两端均通过销轴(13)与鹅颈梁(10)的一端连接,且前后两端两 鹅颈梁(10)之间连接有弓形连接梁(11),左基座(15)和右基座(16)的前后两端两侧均设 置液压升降系统(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轮式整体移运钻机,其特征是所述中层底座(4)由立 柱(18)和斜拉杆(17)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立柱(18)的下端铰接在左基座(15)和右基 座(16),上端铰接在上层底座(3)上,斜拉杆(17)的下端铰接在左基座(15)和右基座(16) 上,上端铰接在立柱(18)的上端部,液压起放系统(7)的下端铰接在左基座(15)和右基座(16)上,上端铰接在立柱(18)的上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轮式整体移运钻机,其特征是所述移运装置 (20)为拖车(9)。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轮式整体移运钻机,包括井架和底座,底座由上层底座、中层底座和下层底座构成,中层底座的上下端分别铰接在上层底座和下层底座上,下层底座上固定有加高座,井架的下支脚铰接在加高座的顶端,液压起放系统的下端铰接在下层底座上,上端铰接在中层底座的上部,下层底座的前后两端均通过销轴与鹅颈梁的一端连接,鹅颈梁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移运装置连接,下层底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液压升降系统。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井架底座在工作位置不用下放进行整体移运,井架和底座均处于下放位置进行整体移运,拆掉井架将底座单独整体移运三种移运方式,减少拆卸、运输和安装工作量,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
文档编号E21B7/02GK201598977SQ20092024590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2日
发明者于国玲, 孙守仁, 惠向彻, 李治平, 陈德刚 申请人: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